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73 篇 期刊文献
  • 76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75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09 篇 医学
    • 551 篇 临床医学
    • 10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5 篇 中西医结合
    • 4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5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9 篇 口腔医学
    • 2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7 篇 中医学
    • 1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78 篇 工学
    • 7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9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作物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45 篇 烧伤
  • 35 篇 磁共振成像
  • 16 篇 增生性瘢痕
  • 16 篇 2型糖尿病
  • 15 篇 整合素连接激酶
  • 14 篇 成纤维细胞
  • 14 篇 瘢痕
  • 14 篇 糖尿病
  • 13 篇 白癜风
  • 12 篇 预后
  • 11 篇 治疗
  • 10 篇 护理
  • 10 篇 诊断
  • 9 篇 危险因素
  • 9 篇 体层摄影术
  • 9 篇 尖锐湿疣
  • 8 篇 体层摄影术,x线计...
  • 8 篇 并发症
  • 8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8 篇 大鼠

机构

  • 16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14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82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68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46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4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28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27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26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 24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1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1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3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 13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12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1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1 篇 暨南大学
  • 11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11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作者

  • 75 篇 李叶扬
  • 66 篇 曾旭文
  • 61 篇 李孝建
  • 56 篇 梁治平
  • 54 篇 李其林
  • 49 篇 张志
  • 36 篇 冉建民
  • 35 篇 李罡
  • 30 篇 劳干诚
  • 30 篇 曹阳
  • 29 篇 林伟华
  • 27 篇 孙敬恩
  • 26 篇 谢有富
  • 26 篇 步军
  • 25 篇 陈宾
  • 24 篇 过新民
  • 24 篇 陈松
  • 23 篇 张立贤
  • 23 篇 戴丽冰
  • 23 篇 汤文彬

语言

  • 75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
750 条 记 录,以下是491-500 订阅
排序: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 第17期26卷 3251-3253页
作者: 王爱群 曹阳 彭亮 张志 张立贤 李德唯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广州市51022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严重烧伤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E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TEAS组选用"足三里"穴在麻醉诱导30min前开始至术毕持续进行TAES,术后连续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围术期高容量血液稀释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10年 第21期31卷 2786-2788页
作者: 周宁 李德维 陈剑龄 张艳 曹阳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 广州510220
目的探讨术前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对重度烧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深度Ⅱ~Ⅲ度,面积30%~80%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创面中的表达及其调控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10年 第7期31卷 815-817页
作者: 李罡 李叶扬 米兰 孙敬恩 戴丽冰 潘姝 张莹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510220
目的探讨大鼠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ILK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选取15只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分别于烫伤后第1、5、10、15、20天分别随机选取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尖锐湿疣患者抑郁情绪和CD4^+、CD8^+以及NK细胞相关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10年 第22期31卷 2941-2943页
作者: 黄永华 李其林 盛文婷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 510220
目的对尖锐湿疣(CA)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调查并探讨其与CD4+、CD8+以及NK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和NK细胞活性。结果 CA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率为48.6%,与文化程度、性别、婚否、病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烧伤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持续杀菌时间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10年 第12期31卷 1549-1550页
作者: 沈仲华 潘丽沁 潘姝 李叶扬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感染实验室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510220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烧伤患者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持续时间。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患者中的深、浅Ⅱ度创面的患者共150例,按酸性氧化电位水作用不同时间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通过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烧伤创面上应用酸性氧化电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共振腹部静脉成像CE-MRA与3D-SPGRE技术的应用比较分析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0年 第14期26卷 2545-2547页
作者: 钟敏之 曾旭文 黎庆梅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 广州市510220
目的:探讨两种腹部静脉成像的方法,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运用磁共振血管减影方法(CE-MRA)和三维扰相梯度回波(3D-SPGRE)方法分别进行扫描,收集48例腹部静脉成像患者图像进行分析。CE-MRA18例、3D-SPGRE技术30例,观察其成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磺胺嘧啶银凝胶与磺胺嘧啶银霜剂的体外抑菌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年 第11期30卷 965-966页
作者: 黎月玲 黄作君 廖国辉 古淑仪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药剂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东广州510220 广东药学院 广东广州510006
目的:比较磺胺嘧啶银(SD-Ag)凝胶剂与霜剂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应用改进的琼脂扩散法,在同等条件下比较SD-Ag2种剂型对3种常见烧伤感染细菌的抑菌情况。结果:SD-Ag凝胶在3种含细菌平板上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霜剂(P<0.01),分别为金黄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增生性瘢痕水泡液β转化生长因子的变化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 第3期16卷 195-197页
作者: 谢有富 陈辉 黎庆梅 梁达荣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州510220
目的 研究早期瘢痕组织β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的变化,以探索TGF-β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并利用瘢痕水泡液作为研究增生性瘢痕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封闭负压疗法修复严重深度烧伤创面
收藏 引用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0年 第1期5卷 47-48页
作者: 李罡 李叶扬 林伟华 黄峻 梁岷 汪锦伦 邓忠远 张旭辉 江斌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510220
严重深度烧伤创面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深部组织损伤,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较严重,甚至出现神经、肌肉、肌腱及骨骼等组织外露,部分组织还可呈渐进性坏死,难以彻底清创。单纯自体皮移植修复严重深度烧伤创面的过程中常可因创面坏死组织积聚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药周期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 第2期27卷 106-109页
作者: 黄英源 邓敏端 杨秀文 黎庆梅 李雅文 陈粮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 广东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 广东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 广东广州510220 广州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妇科 广东广州510410
【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远期疗效及对阴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RVVC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敏感药物进行强化治疗及巩固治疗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