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38 篇 期刊文献
  • 5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9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17 篇 医学
    • 920 篇 临床医学
    • 12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9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87 篇 中西医结合
    • 6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7 篇 口腔医学
    • 27 篇 中医学
    • 2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特种医学
  • 107 篇 工学
    • 9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3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9 篇 管理学
    • 19 篇 公共管理
  • 14 篇 理学
    • 14 篇 生物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农学
    • 3 篇 作物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59 篇 烧伤
  • 30 篇 磁共振成像
  • 29 篇 治疗
  • 26 篇 护理
  • 21 篇 诊断
  • 20 篇 预后
  • 20 篇 糖尿病
  • 18 篇 2型糖尿病
  • 17 篇 成纤维细胞
  • 16 篇 并发症
  • 16 篇 肝纤维化
  • 15 篇 心力衰竭
  • 15 篇 瘢痕
  • 15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14 篇 老年人
  • 14 篇 增生性瘢痕
  • 14 篇 大鼠
  • 14 篇 白癜风
  • 14 篇 整合素连接激酶
  • 13 篇 危险因素

机构

  • 247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7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38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12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83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6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57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56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48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 37 篇 暨南大学
  • 35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35 篇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
  • 33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30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23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3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2 篇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
  • 1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18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

作者

  • 71 篇 李叶扬
  • 68 篇 李孝建
  • 61 篇 李其林
  • 61 篇 曾旭文
  • 60 篇 舒建昌
  • 56 篇 梁治平
  • 46 篇 戴丽冰
  • 44 篇 吴同果
  • 40 篇 张志
  • 38 篇 张素平
  • 37 篇 韦建瑞
  • 35 篇 冉建民
  • 32 篇 徐武华
  • 32 篇 李罡
  • 31 篇 曹阳
  • 28 篇 劳干诚
  • 28 篇 陈宾
  • 28 篇 林伟华
  • 27 篇 沈雁
  • 26 篇 陈辉

语言

  • 1,29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乳腺科,广东 广州 510220"
1292 条 记 录,以下是1141-1150 订阅
排序:
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63例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学刊 2005年 第3期23卷 539-540页
作者: 郭元琦 陈丽仪 符文彬 区轩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510120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针灸科 广东广州510000 广州中医药大学
目的 :验证薄氏腹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以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 (MPQ)为客观指标 ,评价腹针治疗 6 3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比治疗前MPQ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P <0.0 0 1 ) ,总有效率 96.8%,3个月复发率为 8....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空肠间质瘤并下消化道出血1例
收藏 引用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年 第2期21卷 216-216页
作者: 李琪毅 舒建昌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患者,男,80岁,因黑便2 d于2004年6月29日收入院,伴轻度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
来源: 评论
多种质子泵抑制剂致白细胞减少1例
收藏 引用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年 第6期21卷 757-757页
作者: 吴雄健 舒建昌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患者,男,71岁,因“反复腹痛30余年,再发3d”于2005年7月1日入院。30余年前始,患者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以饥饿及夜问痛为甚,与体位改变无明显相关,无放射至其他部位,进食后疼痛可以缓解,多于天气变冷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乳癌放疗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华整形外杂志 2004年 第1期20卷 13-15页
作者: 李叶扬 梁岷 汪锦伦 矫立仁 黄峻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州510220
目的 探讨乳癌放射性治疗 (下简称放疗 )后放射性溃疡的治疗方法 ,阐述放疗后臂丛神经损伤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方法  1999年以来分别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转移、皮肤软组织扩张、局部皮瓣转移和局部延迟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乳癌放疗后放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瘢痕水泡液TNF、IL-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华整形外杂志 2004年 第1期20卷 71-72页
作者: 谢有富 吕海峰 陈怡霓 梁达荣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510220
现已证实TNF、IL-6在组织修复和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但体内瘢痕组织中TNF、IL-6的研究尚少见报道.我们检测了深度烧伤愈后早期血液和瘢痕水泡液中TNF、IL-6的变化,以期探讨瘢痕水泡液成分和水泡液中TNF、IL-6的变化在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瘢痕水泡液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对瘢痕形成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4年 第23期8卷 4760-4761页
作者: 谢有富 吕海峰 陈怡霓 梁达荣 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目的研究瘢痕早期的水泡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探索研究瘢痕的新方法和瘢痕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深度烧伤患者愈后增生性瘢痕的水泡液,以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患者血和瘢痕水泡液中TNF,IL-6的含量,监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贝那普利、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年 第3期24卷 163-164页
作者: 韦建瑞 王西平 余慧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 :了解长期联合应用贝那普利 +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安全性。方法 :6 8例CHF患者在应用贝那普利及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分为两组 ,治疗组加用螺内酯 4 0mg·d-1口服 ,对照组不加用螺内酯。随访时间为 1年。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冲振荡肺功能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评估
收藏 引用
临床荟萃 2004年 第20期19卷 1160-1162页
作者: 潘海燕 汪得喜 伍惠红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 广东广州510220
脉冲振荡肺功能技术(impulse oseillometry system,IOS)是通过对测定的呼吸波进行计算机频谱分析,推算出整个呼吸系统的呼吸阻抗。其突出的优点是受试者可以自主呼吸,无需配合,无创伤性,患者无痛苦,适用范围广,特别是可用于老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胸腺肽对白癜风患者疗效及对其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4年 第2期20卷 101-103页
作者: 李其林 朱培成 杨娴 广东 广州 510220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皮肤科 广东 广州 510220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
目的 观察胸腺肽对白癜风患者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50例白癜风患者血清IgA、IgG、IgM和43例患者的C3、C4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做对照;用胸腺肽治疗,并与常规疗法做对照。其中,试验组32例治疗前后均检测I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尾加压素Ⅱ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 第6期24卷 642-645页
作者: 左辉华 洪介民 郭衡山 韦建瑞 何艳华 李志樑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第四附属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心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220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 广东广州510282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能否诱导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心肌细胞体外培养40 h后,换无血清DMEM继续培养24 h,应用流式细胞仪和3H-亮氨酸(3H-Leu)掺入法观察不同浓度UⅡ作用24 h后对心肌细胞大小和蛋白掺入率的影响。结果10-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