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5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5 篇 医学
    • 13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20 篇 临床医学
    • 42 篇 中西医结合
    • 31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3 篇 口腔医学
  • 14 篇 理学
    • 13 篇 生物学
    • 1 篇 生态学
  • 10 篇 工学
    • 5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农学
    • 7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5 篇 教育学
    • 5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8 篇 甘氨酸
  • 17 篇 细胞凋亡
  • 16 篇 内毒素
  • 15 篇 脂多糖类
  • 13 篇 大鼠
  • 13 篇 小鼠
  • 11 篇 凋亡
  • 10 篇 姜黄素
  • 9 篇 发热
  • 8 篇 心肌细胞
  • 7 篇 肿瘤坏死因子
  • 7 篇 学习
  • 7 篇 记忆
  • 7 篇 脂多糖
  • 7 篇 一氧化氮
  • 7 篇 育亨宾
  • 7 篇 细胞培养
  • 6 篇 脓毒症
  • 6 篇 家兔
  • 6 篇 小檗碱

机构

  • 279 篇 暨南大学
  • 40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7 篇 中山大学
  • 10 篇 皖南医学院
  • 8 篇 广州医学院
  • 8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6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6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6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5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5 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
  • 4 篇 广东药学院
  • 4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4 篇 广东医学院
  • 4 篇 暨南大学-香港大学...
  • 4 篇 新乡医学院
  • 4 篇 武汉大学
  • 4 篇 深圳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
  • 3 篇 遵义医学院

作者

  • 100 篇 陆大祥
  • 67 篇 王华东
  • 55 篇 王彦平
  • 55 篇 戚仁斌
  • 49 篇 胡巢凤
  • 48 篇 lu da-xiang
  • 37 篇 李楚杰
  • 36 篇 颜亮
  • 34 篇 付咏梅
  • 30 篇 董军
  • 29 篇 qi ren-bin
  • 28 篇 wang hua-dong
  • 27 篇 wang yan-ping
  • 22 篇 hu chao-feng
  • 16 篇 dong jun
  • 16 篇 fu yong-mei
  • 14 篇 朱丽红
  • 14 篇 王达安
  • 13 篇 张穗梅
  • 13 篇 孙丽萍

语言

  • 3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318 条 记 录,以下是221-230 订阅
排序:
GLU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夏尔巴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 第6期30卷 558-560页
作者: 王圣巍 孙学川 闫惠琴 申勇 延安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陕西延安716000 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广东广州510500
目的:探讨夏尔巴人群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高原低氧适应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04例夏尔巴人及90名汉族对照个体GLUT1+22999(G→T),-2841(A→T)单核苷酸多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系统对内毒素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2年 第1期10卷 8-9页
作者: 马春杰 朱伟杰 李菁 钟瑜 暨南大学生殖免疫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目的 :探讨小鼠 1细胞和 2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系统对内毒素的敏感性。方法 :获取小鼠 1细胞胚胎和 2细胞胚胎 ,分别与 3个内毒素剂量 (0 .7,7,70EU/ml)组共培养 ,计算各阶段胚胎的发育率。结果 :小鼠 1细胞和 2细胞胚胎的内毒素0 .7EU/ml...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肾脏缺血预处理第二窗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3年 第6期24卷 6-11页
作者: 孙晓四 谭敦勇 颜亮 马春会 程少冰 张穗梅 杨皓庄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观察肾脏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第二窗保护作用,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作用机制。方法:对大鼠肾动脉进行4次循环的5min夹闭/5min放开造成缺血预处理,24h后进行45min夹闭/24h放开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活血降脂方对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5年 第6期31卷 1087-1092页
作者: 胡巢凤 孙丽萍 周晗 杨钦河 陆大祥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 广东深圳518020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探讨活血降脂方对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小鼠,分别用不同剂量的活血降脂方(由人参、三七、天麻组成,命名为GST)给小鼠灌胃2周,检测血脂、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并观察肝指数和肝脏病理变化,筛选出药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促黑素对IL-1β刺激家兔离体下丘脑释放cAMP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7年 第2期 215-215页
作者: 王达安 胡巢凤 杨皓庄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广州 510632
本研究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法观察α-促黑素(α-MSH)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家兔下丘脑组织释放环一磷酸腺苷(cAMP)的影响。结果显示,IL-1β(50ng/ml培养液)与下丘脑组织培养后40min,培养上清液中的cAMP含量显著高于未加IL-1β的对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基叔丁基醚对16HBE细胞增殖的毒物兴奋效应及其意义
收藏 引用
理学杂志 2011年 第2期25卷 103-106页
作者: 吴赤蓬 江淑仪 陈秉 陈小玲 方昌勇 钟雪云 暨南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广东省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目的研究甲基叔丁基醚(MTBE)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产生细胞增殖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的剂量范围及其毒理学意义。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TBE对16HBE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剂量-效应关系;采用SCGE试验检测MTBE在能诱导细胞增殖horm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兔静脉灌注水杨酸钠对内毒素性发热及其脑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7年 第2期 216-216页
作者: 王达安 董军 杨皓庄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广州 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本研究探讨了精氨酸加压素在水杨酸解热机制中的作用。将32只封闭群新西兰家兔分为4组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静脉注射内毒素(10EU/ml,2ml/kg体重)后90min,动物体温明显升高,并且脑中隔区的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MCP-1通过影响钾通道的开放进而影响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年 第A10期26卷 2050-2050页
作者: 唐红梅 董军 陆大祥 戚仁斌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来源: 评论
叶黄素抑制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年 第6期32卷 1043-1050页
作者: 张婵娟 赵佳仪 黄翠芹 李勤 王珍 甘丹卉 朱丽红 陆大祥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 国家中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护理系 安徽池州247099
目的:观察叶黄素(lutein)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处理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细胞系)的保护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特异性蛋白Brn-3和神经微管结合蛋白MAP-2的表达来鉴定RGC-5细胞;将RGC-5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MSH对ET、IL—1发热效应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7年 第2期 215-215页
作者: 胡巢凤 王华东 王彦平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广州 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内毒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致热原,能激活单核细胞产生释放内生致热原;后者作为发热共同信息分子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中枢,导致下丘脑组织cAMP等发热介质的释放,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致体温升高。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