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TRA)在中国医院外周介入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各单位开展桡动脉入路的具体需求,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发展TRA在外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Committee of I...
详细信息
目的调查经桡动脉入路(transradial access,TRA)在中国医院外周介入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各单位开展桡动脉入路的具体需求,以便更好地推广和发展TRA在外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22年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Committee of Interventional Oncology of China Anti-Cancer Association)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全国范围内调查TRA外周介入手术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0家医院参与了调查问卷填写,结果显示TRA外周介入手术量远低于经股动脉入路(transfemoral access,TFA),且在各医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阻碍TRA开展的首要因素是无合适的导管和桡动脉穿刺困难。86.67%的医疗机构希望器械改进或研发新器械,尤其是导管、微导管、导丝。60.00%医疗机构希望能加强系统性培训以及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结论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已熟练掌握TRA外周介入手术,但须加强系统性培训及进一步普及TRA在外周介入的应用,而且更适合TRA的器械亟待研发。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营养风险相关因素并建立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接受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4例,分为营养不良组(389例)和营...
详细信息
目的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营养风险相关因素并建立营养不良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我院接受PFNA内固定术老年患者574例,分为营养不良组(389例)和营养良好组(185例),比较2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环境、医学等因素共39个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分析筛选营养风险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年龄偏高、BMI指数偏低、术后SAS评分偏高、骨折前较少锻炼、农民、经济压力较高,及术前白蛋白、前蛋白、血红蛋白偏低,骨折前Barthel指数偏低是PFNA内固定术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纳入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该类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AUC(95%CI)=0.995(0.987~1.000),在阈概率>0.02时采用本模型预测PFNA内固定术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均可临床获益。结论基于年龄、BMI指数、经济压力、骨折前锻炼情况及术前白蛋白等指标构建老年患者PFNA内固定术术后营养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