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7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9 篇 历史学
    • 86 篇 考古学
    • 27 篇 中国史
  • 20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7 篇 整理者
  • 7 篇 《集成》
  • 7 篇 甲骨文
  • 6 篇 金文
  • 5 篇 考释
  • 4 篇 张家山汉简
  • 4 篇
  • 4 篇 西周金文
  • 3 篇
  • 3 篇
  • 3 篇 铭文
  • 3 篇 里耶秦简
  • 3 篇 岳麓秦简
  • 3 篇 敦煌文献
  • 3 篇 城旦舂
  • 3 篇 字形分析
  • 3 篇 研究
  • 3 篇 研究者
  • 3 篇 二年律令
  • 2 篇 放马滩简

机构

  • 40 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
  • 39 篇 复旦大学
  • 37 篇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
  • 19 篇 NOT FOUND
  • 8 篇 NOT FOUND
  • 6 篇 NOT FOUND
  • 1 篇 日本山梨县立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
  • 1 篇 南京大学文学院

作者

  • 22 篇 谢明文
  • 10 篇 张传官
  • 10 篇 邬可晶
  • 10 篇 周波
  • 6 篇 陈剑
  • 6 篇 广濑薰雄
  • 6 篇 程少轩
  • 5 篇 郭永秉
  • 5 篇 张富海
  • 4 篇 蒋玉斌
  • 3 篇 张小艳
  • 3 篇 刘娇
  • 3 篇 裘锡圭
  • 2 篇 高中正
  • 2 篇 孙超杰
  • 2 篇 施谢捷
  • 2 篇 郭理远
  • 1 篇 李豪
  • 1 篇 蔡一峰
  • 1 篇 李霜洁

语言

  • 1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談老官山漢簡醫書中所見的診損至脈論
談老官山漢簡醫書中所見的診損至脈論
收藏 引用
2017年“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廣瀨薰雄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本文作为其一个尝试,探讨老官山汉简医书中所见的诊损至脉论。所谓诊损至脉论是关于呼吸次数和脉搏次数的比例的理论。首先确定"平"(正常)之脉的呼吸次数和脉搏次数的比例,以此为标准,把脉搏次数比"平脉"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戰國策》校補二則
《戰國策》校補二則
收藏 引用
2017年“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張傳官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笔者认为《战国策》此处文句当作“以为楚与魏谋之”,楼兰纸书此处所记并无脱文;而今本则衍一“燕”字。前引《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整理者谓此纸书“经对照今本《战国策》,只有极少数的个别字有脱漏,这说明我国自古以来对古籍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尚書·多方》校讀一則
《尚書·多方》校讀一則
收藏 引用
2017年“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張富海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尚书·多方》:"今我曷敢多诰,我惟大降尔四国民命.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又我周王享天之命."末句中的"夹介乂"三字连用,颇为可怪,旧有多种解释,撮述如下.伪孔传云:"夹,近也.正因为"夹&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里耶秦簡(貳)》醫方校讀
《里耶秦簡(貳)》醫方校讀
收藏 引用
2017年“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周波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第九层除出土大量的秦代文书类简牍外,也包含有部分医方简牍.根据学者及考察,这些医方见于简9-244、简9-1569、简9-1590、简9-1630、简9-1633、简9-1954、简9-2097、简9-2296。这其中除简9-1569上可拼缀里耶秦简8-16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說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近年出土戰國文獻給古史傳說研究帶來的若干新知與反思
收藏 引用
第六届出土文献青年学者论坛
作者: 郭永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古史传说的研究,因为方法、材料、立场等各种原因,可以说是先秦史研究中头绪最为纷繁、意见最难得到统一的一个领域,不说清代以前学者的研究,就是近代自"古史辨"运动勃兴以来从事于此的学者便不知凡几,然而古史传说研究裹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説《盤庚》篇的“設中”--兼論甲骨、金文“中”的字形
説《盤庚》篇的“設中”--兼論甲骨、金文“中”的字形
收藏 引用
2017年“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裘錫圭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尚书·盘庚》中篇记盘庚将迁於殷,因其民不愿迁徙,对他们作了一次训话.这次训话的最後一段説: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華簡《繫年》抄寫時代之估測——兼從文字形體角度看戰國楚文字區域性特徵形成的複雜過程
收藏 引用
文史 2016年 第3期 5-42页
作者: 郭永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本文將《繫年》中的大量字形與抄寫時代較早的新蔡葛陵簡、曾侯乙墓竹簡等楚系簡牘文字進行比較,發現《繫年》的字形特徵具有相當古老、正統的特色,尤其是與下葬年代在楚悼王元年(前401年)到悼王七年(前395年)之間的葛陵簡的字形特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侯古堆一号墓编镈“■”字补释
收藏 引用
华夏考古 2016年 第3期 123-124页
作者: 谢明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200433
本文以为侯古堆一号墓所出编镈的末尾一字应释作"■"(shi),与以往研究不同。又根据"■"在东周古文字中的用字习惯,认为它应读为"逝",在铭文中讳称死亡。
来源: 评论
也談“隸首”爲“九九乘法表”專名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研究 2016年 第1期 119-126页
作者: 程少軒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大學藏秦簡《魯久次問數于陳起》是一篇十分重要的古代數學文獻,内容涉及數學、數術、醫學、建築等諸多方面。竹簡内容一經公布,①立刻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魯久次問數于陳起》篇末句説:凡數之保(寶)莫急酈=首=(酈首,酈首)者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據北大漢簡拼綴、編排、釋讀阜陽漢簡《蒼頡篇》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16年 第1期 165-189页
作者: 張傳官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蒼頡篇》[1]是目前公布的字數最多的《蒼頡篇》版本,可以與其他出土簡本《蒼頡篇》對讀,尤其可以爲我們重新拼綴、編聯、釋讀殘簡、碎簡較多的阜陽漢簡《蒼頡篇》[2]提供極大的幫助。下文就分拼綴、編排、釋讀三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