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7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9 篇 历史学
    • 86 篇 考古学
    • 27 篇 中国史
  • 20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7 篇 整理者
  • 7 篇 《集成》
  • 7 篇 甲骨文
  • 6 篇 金文
  • 5 篇 考释
  • 4 篇 张家山汉简
  • 4 篇
  • 4 篇 西周金文
  • 3 篇
  • 3 篇
  • 3 篇 铭文
  • 3 篇 里耶秦简
  • 3 篇 岳麓秦简
  • 3 篇 敦煌文献
  • 3 篇 城旦舂
  • 3 篇 字形分析
  • 3 篇 研究
  • 3 篇 研究者
  • 3 篇 二年律令
  • 2 篇 放马滩简

机构

  • 40 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
  • 39 篇 复旦大学
  • 37 篇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
  • 19 篇 NOT FOUND
  • 8 篇 NOT FOUND
  • 6 篇 NOT FOUND
  • 1 篇 日本山梨县立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
  • 1 篇 南京大学文学院

作者

  • 22 篇 谢明文
  • 10 篇 张传官
  • 10 篇 邬可晶
  • 10 篇 周波
  • 6 篇 陈剑
  • 6 篇 广濑薰雄
  • 6 篇 程少轩
  • 5 篇 郭永秉
  • 5 篇 张富海
  • 4 篇 蒋玉斌
  • 3 篇 张小艳
  • 3 篇 刘娇
  • 3 篇 裘锡圭
  • 2 篇 高中正
  • 2 篇 孙超杰
  • 2 篇 施谢捷
  • 2 篇 郭理远
  • 1 篇 李豪
  • 1 篇 蔡一峰
  • 1 篇 李霜洁

语言

  • 1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谈谈甲骨文摹写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重要字形信息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1年 第1期 27-41,154,155页
作者: 蒋玉斌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甲骨文摹写看似操作性工作,实际上需要“认清字形”,这不仅关涉摹本、释文的准确与否,还直接影响到字头或异体的确立、文字的考释、构形规律及刻写规律的总结等。本文从五个方面讨论摹写时可多加注意或需要提高的地方:一、注意分析字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张禹碑铭补释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1年 第2期 95-101,157,158页
作者: 韦玉熹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依据新著录的张禹碑拓片图版,重新分析了"家""年""升""大""[䇲]"等字形,指出旧释"众有黍储""入迁农官""荣拜太傅"应分别改释为"家有年储&qu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结合古文字文献用字论“兕”“弟”“雉”等字的上古声母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1年 第1期 140-145,158页
作者: 李豪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通过考察"兕"字的战国文字字形,结合"兕""弟""雉"在文献中的通用情况,并通过谐声分析,指出这三个字的上古声基都是*l-,对这几个字的上古音构拟提出了新的看法。
来源: 评论
利用谐声构拟上古音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1年 第1期 132-139,158页
作者: 张富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汉字的谐声是构拟上古音的重要材料,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利用谐声构拟上古音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说文》的谐声标准过宽,其谐声分析多有不可信者,如“尼”“冀”“良”等字,需要做一番甄别工作;二、谐声材料是不同时代的累积,所谓谐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抄古文札记一则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1年 第3期 103-106,157页
作者: 孙超杰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传抄古文“解”“懈”写法怪异,旧不得善解。根据出土文献中“毄”字的写法及其用字习惯,我们认为传抄古文“解”“懈”即为“毄”,二者属于音近通假的关系,并借此解释了一处金文辞例。
来源: 评论
在《李学勤文集》发布会上的发言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1年 第2期 120-123页
作者: 裘锡圭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作者在发言中回忆了他与李学勤先生六十多年来的交往情况,并以战国文字研究和殷墟卜辞研究为例着重讲了李先生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方面所起的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来源: 评论
宋右师延敦铭文补说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0年 第3期 62-68,156页
作者: 郭理远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结合新见的宋右师延敦铭文照片,对该铭已有的释读意见进行补充,重点讨论了"■""■""乍"等字的释读。
来源: 评论
《嶽麓簡(肆)》校字拾遺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研究 2020年 第1期 192-224页
作者: 陳劍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本文主要就《嶽麓書院藏秦簡(肆)》(以下簡稱"《嶽麓簡(肆)》")談一些釋字方面的補充意見,也涉及個别校勘問題。下面按原書簡序逐條列舉。或是先引原釋文,或是逕出略經校改的新釋文,再講本文要討論的問題。所引釋文與原書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就篇》人名新證(續二)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研究 2020年 第1期 302-326页
作者: 張傳官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本文將沿用于省吾、劉釗、邢義田等先生的研究方法,1結合傳世典籍、出土文獻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對《急就篇》的人名進行新證研究。2其中,前人所使用的漢印材料較少,本文將進行大量補充;古代人名在出土材料(尤其是璽印)中不僅有諸多異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汉简《苍颉篇》释读举隅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20年 第4期 123-133,158页
作者: 张传官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本文以汉简《苍颉篇》的释读为中心,通过旧有材料的新释字、后出材料提供新释读、据后出材料辨析诸家异说三个方面共五个例子的讨论,考察在新材料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对旧有材料进行新释读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认为汉简(尤其是旧有材料)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