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7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9 篇 历史学
    • 86 篇 考古学
    • 27 篇 中国史
  • 20 篇 文学
    • 2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6 篇 哲学
    • 6 篇 哲学
  • 4 篇 法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7 篇 整理者
  • 7 篇 《集成》
  • 7 篇 甲骨文
  • 6 篇 金文
  • 5 篇 考释
  • 4 篇 张家山汉简
  • 4 篇
  • 4 篇 西周金文
  • 3 篇
  • 3 篇
  • 3 篇 铭文
  • 3 篇 里耶秦简
  • 3 篇 岳麓秦简
  • 3 篇 敦煌文献
  • 3 篇 城旦舂
  • 3 篇 字形分析
  • 3 篇 研究
  • 3 篇 研究者
  • 3 篇 二年律令
  • 2 篇 放马滩简

机构

  • 40 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
  • 39 篇 复旦大学
  • 37 篇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
  • 19 篇 NOT FOUND
  • 8 篇 NOT FOUND
  • 6 篇 NOT FOUND
  • 1 篇 日本山梨县立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
  • 1 篇 南京大学文学院

作者

  • 22 篇 谢明文
  • 10 篇 张传官
  • 10 篇 邬可晶
  • 10 篇 周波
  • 6 篇 陈剑
  • 6 篇 广濑薰雄
  • 6 篇 程少轩
  • 5 篇 郭永秉
  • 5 篇 张富海
  • 4 篇 蒋玉斌
  • 3 篇 张小艳
  • 3 篇 刘娇
  • 3 篇 裘锡圭
  • 2 篇 高中正
  • 2 篇 孙超杰
  • 2 篇 施谢捷
  • 2 篇 郭理远
  • 1 篇 李豪
  • 1 篇 蔡一峰
  • 1 篇 李霜洁

语言

  • 10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内藤湖南舊藏甲骨整理札記五種
收藏 引用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9年 第1期 436-444页
作者: 蔣玉斌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内藤湖南(1866—1934)本名虎次郎,字炳卿,號湖南,是日本著名的中國史學家。他在20世紀初就與中國甲骨學者有較密切的交流,見證了早期甲骨學的材料搜集和研究情况,向日本學者介紹了甲骨文和殷墟,還發表了一些利用甲骨文研究古史的論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説冢
收藏 引用
青铜器与金文 2019年 第1期 123-129页
作者: 謝明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説文》:"冢,高墳也。从勹、豖聲。"李家浩先生在《戰國時代的"冢"字》一文中釋出了許多戰國時代的"冢"字,但在該文中,李先生相信《説文》對"冢"字的分析。[1]然而不少古文字研究者對《説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清華簡《越公其事》字詞考釋三則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19年 第2期 155-160页
作者: 蔡一峰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七輯收録有《越公其事》一篇,全篇共75支簡,分十一章。簡文詳細叙述了勾踐滅吴的過程,與傳世本《國語》中的《吴語》和《越語》密切相關,内容相當重要,有很高的史學價值。該篇甫一面世就備受矚目,研究成果日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甲骨文字證真例說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 2019年 第1期9卷 36-51页
作者: 蔣玉斌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上海200433
甲骨文字的真僞考辨,是研究和利用甲骨文資料前的第一步工作。甲骨辨僞業已受到學者的重視,並有較多辨僞成果。但在具體研究中,也有一些把真跡真品判作僞刻僞骨的例子。如果不作一番證實的研究以恢復這些甲骨文字的正當身份,就會使珍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说“坤”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字学报 2019年 第1期 -页
作者: 张富海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200433
提要"坤"字的本义是卦名。传世文献和马王堆帛书《周易》及汉魏碑刻用"川"字或其异体"巛"为"坤",属于音近假借。碧落碑及清华简《筮法》等用"■"字为"坤",也是假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亞(凶)大子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亞(凶)大子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十一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古文字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謝明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来源: 评论
戰國工官屬吏中的成童——再談三晉銘刻中所見“孺子”的身份
收藏 引用
岭南学报 2018年 第2期 109-128,11页
作者: 郭永秉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協同創新中心
本文結合《陝西金文集成》著録的春成孺子鼎和邵陰下官銅箍銘文,對戰國文字資料中與斠量器物有關的'孺子'的身份再次進行了探討,否定了過去對三晉銘刻中所見的部分'孺子'身份的判斷,認爲這些'孺子'是工官中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趾不正則心卓”“付孫”解——清華簡六語詞札記兩則
收藏 引用
简帛 2018年 第2期 29-36,349页
作者: 高中正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本文對清華簡六中的兩處語詞進行考釋。第一則認爲《管仲》簡3~5大意是用心跟其他身體部位的關係來類比君、臣,其中'趾不正則心卓'句,'卓'當讀爲'掉'或'悼',訓爲'摇動'。'悼'的摇動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說“脊”、“骴”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18年 第2期 165-173页
作者: 鄔可晶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説文·十二上·■部》:脊,背吕也。从■、从肉。同書:■,背吕也。象脅肋也。小徐本'■'字條末有'讀若乖'三字(即韻書所注'古懷切'之音),爲大徐本所無。過去的説文學家大都贊同'■'、'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試爲西周金文和清華簡《攝命》所謂“粦”字進一解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18年 第2期 29-39页
作者: 陳劍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清華簡(捌)·攝命》篇四見的一個可以分别隸定作'■'、'■'和'■'的新字,爲西周金文舊所謂'粦'字的重新釋讀提供了重要綫索。馬楠和李學勤先生先後就此寫有專文討論,[1]我拜讀後深受啓發,同時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