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4 篇 期刊文献
  • 5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1 篇 工学
    • 5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8 篇 光学工程
    • 21 篇 电气工程
    • 1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生物工程
  • 66 篇 理学
    • 50 篇 物理学
    • 24 篇 化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主题

  • 8 篇 分子束外延
  • 6 篇 纳米酶
  • 5 篇 电催化
  • 5 篇 二维材料
  • 5 篇 锂离子电池
  • 5 篇 液晶
  • 4 篇 量子光学
  • 4 篇 涡旋光
  • 3 篇 石墨烯
  • 3 篇 生物催化
  • 3 篇 声学超构材料
  • 3 篇 轨道角动量
  • 3 篇 铁电
  • 3 篇 析氧反应
  • 3 篇 太赫兹
  • 2 篇 核壳结构
  • 2 篇 荧光探针
  • 2 篇 纳米压印
  • 2 篇 雾度
  • 2 篇 硅基集成

机构

  • 150 篇 南京大学
  • 14 篇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
  • 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4 篇 东南大学
  • 4 篇 江苏省功能材料设...
  • 4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4 篇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
  • 3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3 篇 人工微结构科学与...
  • 3 篇 郑州大学
  • 3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3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2 篇 璞璘科技有限公司
  • 2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2 篇 张家港市国泰华荣...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2 篇 山东大学

作者

  • 17 篇 陆延青
  • 16 篇 邹志刚
  • 14 篇 陈延峰
  • 13 篇 周豪慎
  • 13 篇 何平
  • 13 篇 祝世宁
  • 12 篇 卢明辉
  • 10 篇 李朝升
  • 9 篇 魏辉
  • 9 篇 芦红
  • 8 篇 胡伟
  • 8 篇 张勇
  • 7 篇 黄唯纯
  • 6 篇 刘建国
  • 5 篇 冯建勇
  • 5 篇 胡小鹏
  • 5 篇 李晨
  • 5 篇 袁洪涛
  • 5 篇 周健
  • 4 篇 罗文俊

语言

  • 16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探究锡在钠离子电池层状铬基正极材料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0年 第2期9卷 385-391页
作者: 卞静静 褚世勇 奚凯颖 郭少华 周豪慎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功能材料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当今社会,人类对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因此,对电化学储能这项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剧增。迄今,广泛应用的锂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等优点,但是它的发展受限于越来越少的锂储量。钠离子电池的潜在应用有望解决这一问题,钠在地球中的储量丰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器学习在大型粒子加速器中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收藏 引用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1年 第9期33卷 92-106页
作者: 万金宇 孙正 张相 白宇 蔡承颖 储中明 黄森林 焦毅 冷用斌 李标斌 李京祎 李楠 卢晓含 孟才 彭月梅 王生 张成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武汉430074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上海201204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广东东莞523803
机器学习技术在近十几年发展迅猛,并被广泛地用于解决复杂的科学工程问题。最近十年间,基于机器学习的粒子加速器相关研究也开始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趋势。国际上许多加速器实验室开始尝试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处理加速器中的海量复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螯合型Fe2+探针的构筑及性质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 2019年 第11期35卷 2031-2037页
作者: 李泽冉 朱健萍 于涵洋 陈韵聪 何卫江 郭子建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南京210008
铁是人体的必需过渡金属元素,体内铁离子平衡的紊乱与多种疾病相关。发展铁离子探针,实现细胞和生命体中铁离子时空分布的跟踪与成像,对铁离子生理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将BODIPY荧光团与三联吡啶通过乙烯基偶联,构建了新型Fe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阵列结构传感器的集成化和小型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物理 2019年 第1期48卷 22-28页
作者: 梁瑜章 徐挺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表面等离激元由于其异常的光学特性在高灵敏度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棱镜式表面等离激元传感器由于庞大的体积和昂贵的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表面等离激元金属纳米阵列结构传感器的出现为实现低成本、小型化和集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过Sn粉归中还原反应Pb-Sn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制备效率达到24.8%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
通过Sn粉归中还原反应Pb-Sn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制备效率达到24.8%的...
收藏 引用
第七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作者: 林仁兴 肖科 朱嘉 谭海仁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通过串联宽带隙和窄带隙钙钛矿来构建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增加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低性能的窄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严重的限制了全钙钛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在这里,我们通过引入金属锡粉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稳相光催化材料β-Fe2O3:拉曼光谱、相变及抑制相变的策略
亚稳相光催化材料β-Fe2O3:拉曼光谱、相变及抑制相变的策略
收藏 引用
第七届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作者: 李朝升 张宁斯 邹志刚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经典α-FeO用于光电催化分解水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它是间接带隙半导体,吸光系数小、导电性差、空穴扩散长度短,制约其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β-FeO是一种直接带隙半导体,带隙比α-FeO小,光电催化分解水的太阳能-氢能理论转换效率达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声学超构材料名词术语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材料进展 2021年 第1期40卷 1-6,20,21页
作者: 黄唯纯 颜士玲 李鑫 卢明辉 李勇 王兆宏 张燕妮 吴生提 郭宇春 范强 钱斯文 张和伟 孙亚轩 卢成绪 陈延峰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同济大学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功能材料与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49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陕西西安710072 南京理工大学发射动力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94 株洲国创轨道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412000 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102200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266101 南京大学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 江苏南京210093 上海普信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200335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118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北京100043
近30年来,声学超构材料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不断成熟与完善。以增材制造技术、飞秒激光加工等为代表的各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为复杂的声学超构材料的数字化设计制造奠定了基础,极大地推动了这类材料的实用化进程。这些发展吸引了学术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无机材料-微生物复合的半人工光合作用
收藏 引用
无机化学学 2019年 第9期35卷 1521-1534页
作者: 熊威 冯建勇 马为民 赵劲 李朝升 邹志刚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南京210093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南京210093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200234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江苏省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基于无机材料-微生物复合半人工光合系统是在自然光合作用和人工光合作用研究进展到一定阶段,为克服各自的缺陷,实现微生物与无机材料优势互补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体系。该体系的主要优势是将微生物的催化选择性与无机材料的光响应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固界面离子输运及光热驱动的全固态锂-空气电池研究
固-固界面离子输运及光热驱动的全固态锂-空气电池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菁青论坛
作者: 何平 储能材料与技术中心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能源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固态锂电池,尤其是全固态锂空气电池,采用无机固态电解质代替液态电解质,在开发高能量、安全、宽温度范围的储能器件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在这类电池电解质/电极材料中存在着不良的电荷储存和传输,这使得当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生物催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0年 第7期50卷 682-697页
作者: 高利增 魏辉 曲晓刚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纳米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101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系南京210093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学实验室长春130022
纳米生物催化领域包括:(ⅰ)利用纳米技术或纳米材料调控生物催化剂的效率;(ⅱ)直接利用纳米材料或技术实现生物催化功能,并拓展生物催化在非友好环境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纳米生物催化已成为纳米生物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纳米载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