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医学
    • 14 篇 中西医结合
    • 1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主题

  • 3 篇 红景天苷
  • 2 篇 地黄饮子
  • 2 篇 中医药
  • 2 篇 药理机制
  • 2 篇 缺氧
  • 2 篇 肾精亏虚
  • 2 篇 没食子酸
  • 2 篇 帕金森病
  • 1 篇 临床前
  • 1 篇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 1 篇 响应面
  • 1 篇 检索增强生成
  • 1 篇 三果汤
  • 1 篇 空间转录组
  • 1 篇 桂枝汤
  • 1 篇 作用机制
  • 1 篇 受体
  • 1 篇 柯里拉京
  • 1 篇 天冬
  • 1 篇 多重光技术

机构

  • 15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4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3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
  • 2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 1 篇 成都三勒浆药业集...
  • 1 篇 成都第一制药有限...
  • 1 篇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
  • 1 篇 彭州市第三人民医...
  • 1 篇 成都东软学院
  • 1 篇 筑波大学
  • 1 篇 成都市三勒浆药业...
  • 1 篇 成都市中草药研究...
  • 1 篇 四川省中药饮片有...
  • 1 篇 出生缺陷与相关妇...
  • 1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
  • 1 篇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
  • 1 篇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作者

  • 4 篇 张浩
  • 4 篇 魏盛
  • 4 篇 王小博
  • 4 篇 孟宪丽
  • 4 篇 耿希文
  • 3 篇 黄浩洲
  • 3 篇 陈洁
  • 3 篇 张定堃
  • 3 篇 陈丹
  • 3 篇 吴纯洁
  • 3 篇 chen jie
  • 3 篇 韩丽
  • 3 篇 陈小睿
  • 3 篇 张三印
  • 2 篇 liu zibo
  • 2 篇 刘子博
  • 2 篇 meng xian-li
  • 2 篇 张雅婷
  • 2 篇 刘晓语
  • 2 篇 叶洵

语言

  • 1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重症肺炎与信号通路的关系及中药调控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5年 第8期31卷 294-302页
作者: 罗成 宁博 张馨月 霍誉之 吴新辉 叶远航 王飞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成都610032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成都610093 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彭州611931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610072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危急重症之一,具有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有研究表明重症肺炎的发生、发展与多条信号通路的密切相关。目前,重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药大语言模型的关键技术与构建策略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4年 第17期55卷 5747-5756页
作者: 萧文科 宋驰 陈士林 陈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四川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草基因组学研究院 四川成都611137
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通过处理和理解自然语言数据,实现高质量的信息检索、知识提取等功能,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基于中医药大模型发展现状,梳理了LLM开发过程中的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法,概述了检索增强生成、混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间通信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23年 第5期52卷 667-674页
作者: 任丽萍 潘贤润 刘天元 杨煜 宁琳 张杨 成都东软学院健康医疗科技学院 成都611844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成都611137 筑波大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日本筑波3058577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成都611137
基于配体-受体(L-R)互作的细胞间通信是细胞相互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单细胞水平上系统地解析细胞间通信网络及功能迅速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生物信息学家已开发了大量细胞间信号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熊胆粉改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及其作用靶点预测
收藏 引用
中国医药学杂志 2023年 第15期43卷 1680-1687,1704页
作者: 刘子博 田瑶 陶婷 叶洵 魏大能 吴纯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四川成都611137
目的:探究熊胆粉对3-硝基苯磺酸(3-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诱导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熊胆粉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药效物质、作用靶点和潜在通路。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阳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景天苷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前抗凋亡特性研究: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收藏 引用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3年 第2期6卷 121-135页
作者: 王小博 张雅婷 侯娅 江虹 张艺 张三印 孟宪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眉山医院药学部 中国四川眉山620010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中国四川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成都中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术传承创新研究中心 四川成都611137
目的红景天苷(Sal)是藏药红景天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凋亡潜能。目前,关于Sal的抗凋亡机制研究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结果。我们以Sal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CD)中的作用为例,进行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以提供Sal在预防和治疗HICD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煎煮时间对三果汤化学成分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年 第7期35卷 1212-1221页
作者: 邓璇 仇敏 黄浩洲 樊三虎 张定堃 罗传红 韩丽 林俊芝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成都611137 成都市三勒浆药业集团 成都610000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代谢性疾病中医药调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2
探究煎煮时间对三果汤成分转化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采用HPLC法跟踪煎煮过程中三果汤的成分变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筛选出12个差异成分,其中已鉴定的有7个,它们在煎煮过程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替代策略的再思考
收藏 引用
环球中医药 2023年 第3期16卷 387-394页
作者: 田瑶 王成维 吴雨柔 刘子博 叶洵 王晨 张三印 吴纯洁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 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珍稀濒危动植物药材在中医药临床使用中优势明显,需求量大,因其资源稀缺与临床用药需求矛盾凸显,极大限制中医药的发展,积极寻找和开发替代品是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理论层面与实际应用中不难发现不同替代策略均有各自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没食子酸通过NF-κB通路对缺氧诱导的 BV2小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 第2期47卷 11-17页
作者: 陈洁 陈科 孟宪丽 王小博 陈小睿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四川成都611137
目的:建立BV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研究没食子酸通过NF-κB通路对缺氧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取BV2小胶质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通过三气培养箱建立BV2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模型,低剂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缔合胶体稳态重构思路的中药多酚口服液稳定性改善研究:以三勒浆口服液为例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4年 第22期55卷 7625-7632页
作者: 江宇柔 余强 李格菲 李梦琪 张定堃 韩丽 樊三虎 郑有德 许润春 黄浩洲 林俊芝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7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药学院 四川成都610100 成都三勒浆药业集团四川华美制药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45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93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代谢性疾病中医药调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72
目的 基于三勒浆口服液(Sanajon Oral Liquid,SOL)多元沉淀形成原理,通过优化稳定剂的选择,改善中药口服液SOL的稳定性,并评估复配稳定剂的优化效果。方法 以离心沉淀量为关键评价指标,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黄原胶、亚硫酸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环路鉴定技术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4年 第8期32卷 1059-1064页
作者: 崔雅茹 高倩 李自发 胡明会 张浩 耿希文 王新宇 魏盛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济南250355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济南25035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 济南250355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脑科学交叉学科研究中心 济南250355*神经环路鉴定技术在中医药脑科学领域的应用
神经环路是由不同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是大脑功能实现的物质载体。神经环路鉴定技术通过对特定神经环路的结构追踪及其活动操纵,研究其对脑功能的充分性和必要性,对理解脑疾病发病机制尤为关键。作为神经科学与脑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