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31 篇 期刊文献
  • 227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4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80 篇 医学
    • 1,129 篇 中西医结合
    • 1,12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4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3 篇 中医学
    • 16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9 篇 工学
    • 2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34 篇 理学
    • 23 篇 化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27 篇 农学
    • 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 篇 作物学
    • 6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兽医学
    • 4 篇 园艺学
    • 2 篇 林学
  • 13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8 篇 管理学
    • 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94 篇 化学成分
  • 73 篇 含量测定
  • 53 篇 川芎
  • 50 篇 指纹图谱
  • 46 篇 挥发油
  • 38 篇 hplc
  • 37 篇 质量标准
  • 35 篇 提取工艺
  • 35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2 篇 质量评价
  • 30 篇 总黄酮
  • 29 篇 冬虫夏草
  • 26 篇 中药
  • 26 篇 高效液相色谱
  • 24 篇 半夏
  • 24 篇 研究进展
  • 23 篇 质量控制
  • 22 篇 药理作用
  • 22 篇 中药材
  • 22 篇 鉴别

机构

  • 1,455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36 篇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
  • 34 篇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
  • 24 篇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
  • 24 篇 四川大学
  • 20 篇 江西中医药大学
  • 16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
  • 16 篇 成都大学
  • 10 篇 成都医学院
  • 9 篇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
  • 8 篇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8 篇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
  • 8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8 篇 重庆希尔安药业有...
  • 7 篇 泸州老窖博士后科...
  • 7 篇 四川省中药材有限...
  • 7 篇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
  • 6 篇 西南医科大学
  • 6 篇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
  • 6 篇 绵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50 篇 彭成
  • 111 篇 李敏
  • 108 篇 李小芳
  • 106 篇 刘友平
  • 101 篇 陈鸿平
  • 86 篇 傅超美
  • 84 篇 peng cheng
  • 71 篇 张梅
  • 69 篇 蒋桂华
  • 60 篇 陈林
  • 59 篇 郭力
  • 59 篇 曾南
  • 57 篇 li min
  • 56 篇 li xiao-fang
  • 49 篇 liu you-ping
  • 47 篇 邓赟
  • 47 篇 胡慧玲
  • 45 篇 国锦琳
  • 43 篇 卢先明
  • 42 篇 zhang mei

语言

  • 1,45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458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斑马鱼模型评价何首乌中18种成分的肝脏毒性
收藏 引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年 第5期30卷 744-752页
作者: 全云云 周忆梦 刘美辰 李芸霞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育部中药材标准化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成都611137
首次用斑马鱼模型探索何首乌中18种成分的肝脏毒性作用,为何首乌的肝毒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对肝脏荧光转基因斑马鱼给以高、中、低剂量的18种何首乌主要成分72 h,并分别于给药后24、48、72 h用荧光显微镜对其进行拍照。拍好的图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乌头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通报 2020年 第8期47卷 2450-2457页
作者: 陈茂婷 胡琪琪 书剑琴 李文敏 王光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611137
【背景】四川江油地区栽培乌头极易发生根腐病,植株染病后枯萎死亡,最终影响药材产量。因发病因素和致病菌多样,乌头根腐病的防治向来困难。【目的】鉴定四川江油地区栽培乌头根腐病病原菌,为病害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术麸炒过程中辅料蜜麸的挥发性成分动态变研究
收藏 引用
药物分析杂志 2017年 第3期37卷 386-392页
作者: 潘欢欢 刘飞 陈鸿平 陈美君 张鑫 范胤哲 刘友平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成都611137
目的: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辅料蜜麸挥发性成分的动态变规律,揭示辅料蜜麸在白术麸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提取蜜麸中挥发性成分,顶空进样参数:样品瓶加热温度120℃,样品环温度140℃,传输线温度160℃;以气相色谱-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水分吸附数学模型研究大黄的安全贮藏水分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0年 第12期51卷 3165-3172页
作者: 兰志琼 艾青青 杨吉玉 何芳 刘晓芬 卢先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贮藏与养护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7
目的通过对不同初始含水率的大黄在相对湿度20%~85%,温度分别为5、15、25、35℃条件下的吸湿规律进行研究,为大黄安全贮藏水分的控制及合理贮藏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黄药材分别贮藏于温度为5、15、25、35℃,湿度为45%、60%、75%条件下,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冬虫夏草虫草素生物合成研究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17年 第19期48卷 4044-4050页
作者: 黄羽琪 童锌芯 陶向 王玉贤 彭成 汪松虎 国锦琳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611137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四川成都610041
目的对冬虫夏草进行转录组测序,为虫草素生物合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Illumina/Solex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冬虫夏草菌丝体和子实体转录组进行测序、数据组装,分析并预测虫草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差异表达量,发现代谢途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云端-互联便携式近红外技术现场快检西红花真伪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年 第10期40卷 3029-3037页
作者: 李庆 闫晓剑 赵魁 李蘭 彭善贵 罗霄 文永盛 严铸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成都611137 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4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质量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45 成都虹微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41
利用云端-互联便携式近红外技术结合学计量学对名贵药材西红花与其常见伪品(红花、玉米须、莲须、菊花、纸浆)和掺伪品进行现场快速真伪鉴别及掺伪量的定量预测。用移动手机控制的PV500R-I便携式近红外仪采集西红花与其伪品和掺伪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分析套作蔬菜对麦冬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学杂志 2015年 第23期50卷 2039-2043页
作者: 吴发明 王盼 蔡晓洋 殷莉丽 包小红 周娟 李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检测院 成都611000
目的通过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分析,评价麦冬套作蔬菜的可行性。方法以川麦冬单作为对照,对套作蔬菜麦冬田产能进行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麦冬的主要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建立麦冬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加速实验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变与药效成分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年 第23期25卷 139-144页
作者: 李倩 何芳 艾青青 刘晓芬 连艳 兰志琼 卢先明 蒋桂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贮藏与养护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目的:基于色度学分析原理研究大黄贮藏过程中颜色值变与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大黄变色机制研究及提升品质评价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加速试验方法,将同一批大黄药材贮藏在高温(40±5)℃,高湿RH(92. 5±5)%,强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甘草中2种成分同时测定的附子理中丸溶出行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 第5期43卷 952-958页
作者: 江茂源 张臻 石金凤 章津铭 傅超美 林夏 刘玉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四川成都611137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澳门999078
通过同时测定甘草苷、甘草酸2种成分的溶出度,对附子理中丸的溶出行为进行初步研究,为附子理中丸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为体内溶出行为研究奠定基础。建立附子理中丸中甘草苷、甘草酸的HPLC同时检测方法;测定5个厂家15个批次附子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厚朴乙醇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收藏 引用
中成药 2020年 第2期42卷 283-289页
作者: 王潇 王婷 成颜芬 何单 刘芳 傅超美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目的制备厚朴乙醇提取物固体分散体。方法药材经70%乙醇提取后,溶剂法制成固体分散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载体(PEG6000⁃F68)比、药载比、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厚朴酚、和厚朴酚总溶出度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制备工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