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8 篇 期刊文献
  • 3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4 篇 医学
    • 107 篇 中医学
    • 47 篇 临床医学
    • 30 篇 中西医结合
    • 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口腔医学
  • 8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7 篇 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1 篇 化学
  • 6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20 篇 针刺
  • 15 篇 综述
  • 13 篇 电针
  • 12 篇 艾灸
  • 10 篇 针灸
  • 6 篇 中医药
  • 6 篇 针灸疗法
  • 5 篇 中医
  • 5 篇 神经影像
  • 5 篇 系统评价
  • 5 篇 功能性消化不良
  • 5 篇 机器学习
  • 4 篇 类风湿性关节炎
  • 4 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4 篇 穴位敏化
  • 4 篇 meta分析
  • 4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4 篇 疗效
  • 4 篇 针刺疗法
  • 4 篇 随机对照试验

机构

  • 154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24 篇 四川大学
  • 18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
  • 16 篇 针灸与时间生物学...
  • 16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10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8 篇 辽宁中医药大学
  • 8 篇 陕西中医药大学
  • 8 篇 电子科技大学
  • 7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6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
  • 5 篇 针灸防治老年疾病...
  • 5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4 篇 四川省骨科医院
  • 4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4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3 篇 成都医学院
  • 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作者

  • 40 篇 余曙光
  • 29 篇 唐勇
  • 21 篇 尹海燕
  • 21 篇 蔡定均
  • 18 篇 刘旭光
  • 18 篇 周奇志
  • 17 篇 曾芳
  • 16 篇 卢圣锋
  • 15 篇 吴巧凤
  • 14 篇 梁繁荣
  • 12 篇 尹涛
  • 11 篇 王蕾
  • 10 篇 赵凌
  • 9 篇 马玉琼
  • 9 篇 魏焦禄
  • 9 篇 李瑛
  • 8 篇 何昭璇
  • 8 篇 金荣疆
  • 7 篇 宋开源
  • 6 篇 张承舜

语言

  • 19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与推拿学院实验针灸教研室"
191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针灸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收藏 引用
生命科学 2022年 第5期34卷 517-524页
作者: 尹涛 滕雨可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灸脑科学研究中心针灸与时间生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经过20余年的发展,针灸神经影像学逐渐成为了中医针灸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该文从“经穴效应特异性”、“针刺效应机理”、“针刺效应影响因素”、“基于神经影像表征的针刺疗效预测”四个方面对既往针灸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嘌呤能信号和胞外核苷酸酶在疲劳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2年 第8期43卷 929-935页
作者: 沈诞 余嘉惠 汪丽娜 沈雪勇 王丽娜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经典著作教研室 上海200433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实验针灸教研室 上海201203 复旦大学航空航天系上海市针灸机制与穴位功能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433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 上海201203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中心 上海201203
疲劳是一种主观不适感,往往表现为多样的躯体和精神主诉;其不仅可发展为独立的疾病,也可作为多种疾病的症状,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疲劳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水平改变和能量代谢异常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ATP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道疾病与生物钟节律紊乱关系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22年 第18期38卷 2363-2366页
作者: 左晓彤 吴巧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与内稳态调节研究所 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与时间生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5
生物钟能够广泛调节机体的行为和生理功能,研究发现肠道也具有生物钟节律且受中枢生物钟节律的调控。生物钟节律紊乱现象广泛存在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以及结直肠癌等多种肠道疾病中,与此同时生物钟节律紊乱也会对胃肠道动力、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课程思政课在实验针灸学教学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 第6期21卷 42-44页
作者: 李娜 刘翼天 卢峻 任秀君 嵇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实验针灸教研室 北京100029
以课程思政为重点,充分挖掘实验针灸学课程的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结合时事热点融入实验针灸学的教学中,体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并且在课程的学习中将中医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实施价值引领,加强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刺对偏头痛治疗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生理学报 2021年 第3期73卷 433-445页
作者: 刘路 田甜 徐韬 王亚楠 倪夕秀 李晓 何振曦 高山 梁繁荣 赵凌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四川省针灸与时间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偏头痛是以中重度头痛及各种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针刺作为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在偏头痛防治方面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少的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客观评估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并为探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临床-功能脑网络多维特征预测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
基于临床-功能脑网络多维特征预测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
收藏 引用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2024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
作者: 尹涛 毛杨科 张攀 何昭璇 孙睿睿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脑科学研究中心 针灸防治老年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目的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安全有效,但不同患者间个体疗效差异显著。提前预判患者对针刺治疗的响应将有助于制定个性化处方,从而提高针刺疗效。本研究旨在基于临床-神经影像标志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灸材料学:针灸学科新分支
收藏 引用
针刺研究 2021年 第6期46卷 515-517,545页
作者: 尹海燕 王绪 余曙光 唐勇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610075 针灸与时间生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5
结合材料学与针灸学自身的发展,提出针灸材料学分支学科概念。针灸材料学可能是未来针灸工具革新的重要方向,需加强学科内涵、外延的进一步梳理和发展,加强针灸材料的分类、应用范围、研发及标准建设等工作,以针灸材料学的发展促进新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刺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的循证评价与中枢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 2024年 第S1期39卷 268-268页
作者: 尹涛 何昭璇 曾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防治老年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5
大量的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证实,针灸能显出改善胃肠脑动力障碍。本研究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等功能性胃肠疾病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价针刺治疗上述功能性胃肠病治疗效应的基础之上,采用包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针灸调节溃疡性结肠炎肠屏障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医师在线 2023年 第9期13卷 82-86页
作者: 左晓彤 黄琴 吴巧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与内稳态调节研究所 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与时间生物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75
溃疡性结肠炎(UC)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现代难治病之一,肠屏障紊乱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针灸能够多环节、多靶点地调节机体,对UC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针灸治疗UC的研究不断增多,临床发现针灸可以通过多途径调节UC肠屏障功能。本...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术汤对大鼠的安全性及改善消化性不良的药效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房 2025年 第9期36卷 1059-1064页
作者: 陈鑫源 熊常州 李炯汾 余康怡 徐欢 王樱遐 廖丹 陶俊宇 杨子仪 林才志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宁530200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南宁5302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宁530200 广西高发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200 广西特色实验动物病证模型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200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成都610075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病科 南宁530219
目的研究双术汤对大鼠的安全性及其改善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药效作用。方法安全性实验方面:取4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双术汤低、中、高剂量组[108、216、324 g/(kg·d),以生药量计,下同],每天给予相应药物,连续14 d;记录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