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8 篇 期刊文献
  • 3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3 篇 农学
    • 175 篇 作物学
    • 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园艺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16 篇 工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0 篇 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主题

  • 40 篇 水稻
  • 39 篇 产量
  • 21 篇 小麦
  • 13 篇 甘蓝型油菜
  • 12 篇 品种
  • 11 篇 糯玉米
  • 9 篇 品质
  • 8 篇 棉花
  • 8 篇 淀粉体
  • 8 篇 油菜毯状苗
  • 7 篇 冬小麦
  • 7 篇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 7 篇 氮素吸收
  • 7 篇 粳型水稻
  • 6 篇 稻米品质
  • 6 篇 糊化特性
  • 6 篇 拔节期追氮
  • 6 篇 淀粉
  • 6 篇 玉米
  • 6 篇 穗重

机构

  • 202 篇 扬州大学
  • 8 篇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
  • 8 篇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
  • 6 篇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5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5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4 篇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
  • 4 篇 key laboratory o...
  • 3 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3 篇 连云港市园艺蔬菜...
  • 3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
  • 2 篇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
  • 2 篇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
  • 2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
  • 2 篇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
  • 2 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作者

  • 41 篇 王余龙
  • 34 篇 董桂春
  • 30 篇 陆卫平
  • 29 篇 陆大雷
  • 28 篇 刘立军
  • 26 篇 郭文善
  • 24 篇 wang yu-long
  • 23 篇 王忠
  • 22 篇 dong gui-chun
  • 21 篇 朱新开
  • 21 篇 冷锁虎
  • 20 篇 杨光
  • 20 篇 左青松
  • 19 篇 杨建昌
  • 17 篇 杨连新
  • 17 篇 周娟
  • 17 篇 于小凤
  • 16 篇 lu wei-ping
  • 16 篇 李春燕
  • 16 篇 yang guang

语言

  • 2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小麦内胚乳细胞及其淀粉体的发育
收藏 引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13年 第4期33卷 818-824页
作者: 荆彦平 刘大同 李栋梁 李小刚 曾惜 顾蕴洁 王忠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为了探明小麦内胚乳细胞发育和淀粉体生长的规律,以不同发育天数的小麦颖果为材料,利用树脂半薄切片和胚乳细胞分离等方法研究了内胚乳细胞及其淀粉体的形态、数目和生长过程。结果如下:(1)小麦内胚乳细胞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形态,内含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薯块根生长及其淀粉体发育过程的解剖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 第12期33卷 2415-2422页
作者: 荆彦平 李栋梁 刘大同 余徐润 胡慕兰 顾蕴洁 王忠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为了探明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规律,该试验以甘薯品种‘徐薯22’为材料,采用树脂半薄切片等方法对甘薯块根的生长及其淀粉体的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甘薯块根完成初生生长的时间短,块根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籼稻品种的一些相关性状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09年 第3期23卷 289-296页
作者: 董桂春 李进前 张彪 周娟 张传胜 张岳芳 杨连新 黄建晔 王余龙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常规籼稻代表品种(2001年为88个、2002年为122个)为材料,对植株的干物质量、氮素含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育期、株高、成穗率、穗部性状等进行了测定。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江苏中籼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根系形态生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1年 第6期37卷 1020-1030页
作者: 张耗 黄钻华 王静超 王志琴 杨建昌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3个中熟籼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据品种种植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特点将其分为早期高秆(ET)、矮秆(DC)、半矮秆(SDC)和超级稻(SR)4个类型,研究了中籼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根系形态生理性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年 第1期17卷 48-54页
作者: 陆大雷 郭换粉 董策 陆卫平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以苏玉糯1号、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研究了拔节期追氮量(N0、150和300kg/hm2)对鲜食糯玉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拔节期追氮量的增加,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下降,糊化温度升高,而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复值呈先降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植方式和磷素水平互作对陆稻和水稻产量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1年 第8期37卷 1423-1431页
作者: 张亚洁 华晶晶 李亚超 陈莹莹 杨建昌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粳型陆稻中旱3号和粳型水稻扬辐粳8号为材料,设置裸地旱种和水种2种种植方式及3种磷素(P2O5)水平:低磷(LP),45kg hm-2;常磷(NP),90kg hm-2;高磷(HP),135kg hm-2。结果表明,在旱种条件下,增加施磷量,陆稻和水稻HP和NP的产量和磷素累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5种谷物胚乳表层细胞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32卷 57-63页
作者: 王慧慧 熊飞 王峰 刘智 顾蕴洁 王忠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和扫描电镜研究水稻、大麦、小麦、高粱、玉米5种谷物胚乳表层细胞的结构。结果表明:胚乳表层细胞的分化具有位置效应,且不同谷物胚乳表层细胞的发育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粒重较大的谷物其胚乳表层细胞比粒重较小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菜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1年 第10期37卷 1852-1859页
作者: 左青松 葛云龙 刘荣 殷璀艳 唐瑶 杨光 冷锁虎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2007—2008年度以98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在不施氮肥(N0)和施纯氮150kghm–2(N1)2个处理下,通过测定成熟期不同器官干重、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聚类并分析其氮素积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覆草对旱种直播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1年 第10期37卷 1809-1818页
作者: 张自常 李鸿伟 王学明 袁莉民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直播水稻品种扬稻6号(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并设覆草(麦秸秆)旱种、无覆盖旱种和无覆盖水种(出苗后保持浅水层)处理,研究了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结果表明,与无覆盖水种(对照)相比,两旱种处理的产量都有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鲜食期和成熟期糯玉米粉理化特性的差异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0年 第12期36卷 2170-2178页
作者: 陆大雷 郭换粉 董策 陆卫平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5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其鲜食期和成熟期籽粒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糯玉米粉的最大吸收波长鲜食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禾盛糯1512成熟期的蓝值高于鲜食期,其余品种鲜食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成熟期糯玉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