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8 篇 期刊文献
  • 3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3 篇 农学
    • 175 篇 作物学
    • 2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园艺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林学
  • 16 篇 工学
    • 5 篇 农业工程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0 篇 理学
    • 6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主题

  • 40 篇 水稻
  • 39 篇 产量
  • 21 篇 小麦
  • 13 篇 甘蓝型油菜
  • 12 篇 品种
  • 11 篇 糯玉米
  • 9 篇 品质
  • 8 篇 棉花
  • 8 篇 淀粉体
  • 8 篇 油菜毯状苗
  • 7 篇 冬小麦
  • 7 篇 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 7 篇 氮素吸收
  • 7 篇 粳型水稻
  • 6 篇 稻米品质
  • 6 篇 糊化特性
  • 6 篇 拔节期追氮
  • 6 篇 淀粉
  • 6 篇 玉米
  • 6 篇 穗重

机构

  • 202 篇 扬州大学
  • 8 篇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
  • 8 篇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
  • 6 篇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5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5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4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
  • 4 篇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
  • 4 篇 key laboratory o...
  • 3 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3 篇 连云港市园艺蔬菜...
  • 3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
  • 2 篇 新疆农垦科学院棉...
  • 2 篇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
  • 2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
  • 2 篇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
  • 2 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作者

  • 41 篇 王余龙
  • 34 篇 董桂春
  • 30 篇 陆卫平
  • 29 篇 陆大雷
  • 28 篇 刘立军
  • 26 篇 郭文善
  • 24 篇 wang yu-long
  • 23 篇 王忠
  • 22 篇 dong gui-chun
  • 21 篇 朱新开
  • 21 篇 冷锁虎
  • 20 篇 杨光
  • 20 篇 左青松
  • 19 篇 杨建昌
  • 17 篇 杨连新
  • 17 篇 周娟
  • 17 篇 于小凤
  • 16 篇 lu wei-ping
  • 16 篇 李春燕
  • 16 篇 yang guang

语言

  • 21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稻茬小麦公顷产量 9000 kg 群体钾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性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4年 第6期40卷 1035-1043页
作者: 丁锦峰 訾妍 杨佳凤 潘婷 封超年 朱新开 李春燕 彭永欣 郭文善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扬州大学小麦研究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以扬麦20为材料,通过基本苗和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及比例的调控,建立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研究籽粒产量9000 kg hm–2群体钾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籽粒产量≥9000 kg hm–2(超高产)群体钾素吸收高峰期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筛分细度对糯玉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粮油学报 2011年 第9期26卷 52-55页
作者: 陆大雷 闫发宝 陆卫平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扬州225009
以糯玉米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筛分细度(100目、200目和400目)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样筛孔径的变小,淀粉中小颗粒的比例增多,结晶度升高,但淀粉颗粒并未受到破坏。淀粉的膨胀势和溶解度以过细筛(400目)处理下最大。筛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冬小麦氮平衡指数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空间结构及关系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 第15期29卷 91-97页
作者: 宋森楠 宋晓宇 陈立平 杨贵军 崔贝 金秀良 谭昌伟 郭文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扬州225009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097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7
氮素的吸收对其最终籽粒蛋白质含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研究分析了冬小麦胁迫荧光参数氮平衡指数(nitrogen balance index,NBI)与籽粒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并且建立了半方差函数。采用指示值等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肥水平对不同育种时代粳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华北农学报 2009年 第5期24卷 123-129页
作者: 殷春渊 张庆 魏海燕 张洪程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马群 杭杰 张胜飞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选育时期不同(两个选育时代)的1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于施氮量为0,225,300 kg/hm2纯氮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下两选育时代的水稻品种产量、物质生产积累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选育时代的更替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固定和染色方法对小麦胚乳细胞结构显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2年 第9期38卷 1688-1697页
作者: 王玲玲 刘智 熊飞 李栋梁 周卫东 陈义芳 王忠 扬州大学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以扬麦16小麦颖果为材料,采用戊二醛-四氧化锇(GA-OsO4)或高锰酸钾固定,并分别用5种染色方法[甲苯胺蓝-O(TBO)、多色性染液、高碘酸-希夫试剂(PAS)、考马斯亮蓝和PAS-TBO]进行半薄切片染色,对超薄切片进行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9年 第12期42卷 4187-4196页
作者: 董桂春 居静 李进前 于小风 田昊 张彪 周娟 王余龙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扬州大学环境资源学院
【目的】研究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为大穗型品种遗传改良及从栽培角度调控源库提高穗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群体水培条件下,2001年、2002年分别以88个、122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测定叶面积、干物重(包括根系)、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 2013年 第9期39卷 1644-1651页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闫发宝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 浙江东阳322100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差异与主成分分析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13年 第21期34卷 16-19页
作者: 陆大雷 王鑫 闫发宝 陆卫平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影响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的主要参数。方法:采用质构分析(TPA)法研究鲜食糯玉米籽粒物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糯玉米籽粒物性91个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且变异程度以黏着性最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年 第3期31卷 60-64页
作者: 陆大雷 闫发宝 陆卫平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以我国近年来新育成的22个甜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同一供肥水平下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提高甜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各基因型产量、生育期、磷素吸收量和磷素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鲜果穗和鲜籽粒产量变幅为7 32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油菜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及农艺性状差异
收藏 引用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年 第2期32卷 235-239页
作者: 左青松 刘荣 石剑飞 唐瑶 杨光 冷锁虎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2007~2008年度以98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系)为材料,通过测定初花期和成熟期不同器官干重和氮素含量以及成熟期植株农艺性状,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系)按氮素籽粒生产效率(NUEg)从低到高依次分为6类,并研究不同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