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 篇 农学
    • 13 篇 作物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植物保护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态学

主题

  • 9 篇 产量
  • 8 篇 水稻
  • 3 篇 源库
  • 3 篇 氮素吸收利用
  • 3 篇 品种类型
  • 2 篇 库容类型
  • 2 篇 磷素利用
  • 2 篇 氮素吸收
  • 2 篇 磷素吸收
  • 2 篇 氮高效水稻
  • 1 篇 钾素吸收
  • 1 篇 氮磷关系
  • 1 篇 机插秧
  • 1 篇 育苗配套措施
  • 1 篇 根系性状
  • 1 篇 co2浓度升高
  • 1 篇 钾素利用
  • 1 篇
  • 1 篇 库容量类型
  • 1 篇 机插水稻

机构

  • 12 篇 扬州大学
  • 5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 3 篇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3 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
  • 2 篇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
  • 2 篇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
  • 2 篇 扬州职业大学
  • 1 篇 江苏省常州市农业...
  • 1 篇 江苏省五图河农场...
  • 1 篇 连云港市海州区农...
  • 1 篇 上海农场
  • 1 篇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

作者

  • 12 篇 董桂春
  • 12 篇 王余龙
  • 10 篇 姚友礼
  • 9 篇 舒小伟
  • 8 篇 陈琛
  • 8 篇 黄建晔
  • 8 篇 唐东南
  • 7 篇 chen chen
  • 7 篇 周娟
  • 6 篇 wang yulong
  • 5 篇 高英博
  • 5 篇 dong gui-chun
  • 5 篇 shu xiaowei
  • 5 篇 huang jianye
  • 5 篇 zhou juan
  • 5 篇 dong guichun
  • 4 篇 tang dongnan
  • 4 篇 shu xiao-wei
  • 4 篇 yao youli
  • 4 篇 wang yu-long

语言

  • 1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水稻内参基因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5年 第2期53卷 7-13页
作者: 唐思源 刘欣 姚友礼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可为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但量化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时需要使用内参基因来计算,因此,内参基因的选择合理与否会影响目的基因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理想的内参基因应该在所研究生物体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影响水稻遗传群体株系氮素高效吸收的主要根系性状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15年 第4期29卷 390-398页
作者: 陈琛 羊彬 朱正康 曹文雅 罗刚 周娟 王祥菊 于小凤 袁秋梅 仲军 王熠 黄建晔 王余龙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扬州225009 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扬州225009
在群体水培条件下,采用遗传背景相似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成熟期单株吸氮量和单株籽粒产量两个性状进行聚类,将供试群体分为6种类型,并按单株吸氮量从低到高排序分为A、B、C、D、E和F类。结果表明:1)供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高效水稻主要源库性状的基本特及其调控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17年 第2期31卷 185-194页
作者: 陈琛 张家星 李万元 唐东南 罗刚 王祥菊 莫兰婧 吕旻珈 周娟 梁国华 黄建晔 王余龙 姚友礼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镇江212400 扬州职业大学
【目的】本研究皆在阐明氮高效水稻源库性状的基本特。【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于2012-2014年设计了两个试验。2012年和2013年,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遗传群体114个水稻株系为供试材料,依据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两个性状将114个株系群体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通道蛋白PIP家族调控植物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4年 第21期52卷 1-9页
作者: 贲琳丽 刘欣 姚友礼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质膜水通道蛋白(PIPs)是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膜蛋白,是水通道蛋白(AQPs)的亚家族之一,有助于水分、CO_(2)和H_(2)O_(2)的跨膜转运,在维持多种非生物胁迫环境下植株的水分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PIPs定位于质膜,通常以四聚体形式发挥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异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 2020年 第6期34卷 561-573页
作者: 周娟 舒小伟 赖上坤 许高平 黄建晔 姚友礼 杨连新 董桂春 王余龙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天津300112
【目的】探明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对FACE(大气CO2浓度增高)响应的差异。【方法】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对不同类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1)FACE处理极显著提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高效吸收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特
收藏 引用
核农学报 2019年 第4期33卷 781-789页
作者: 陈琛 唐东南 舒小伟 徐杰皎 高英博 黄建晔 王余龙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镇江212400
为探究氮高效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基本特及其与氮素吸收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于2012-2013年,以114个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水稻为供试材料,研究其产量、氮磷吸收利用等性状,并以成熟期吸氮量和产量将供试材料聚类分成6种不同氮效率类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插秧育苗配套措施对水稻秧苗素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23年 第16期51卷 82-90页
作者: 舒小伟 徐杰姣 徐萱 唐东南 赵士茹 丁周宇 杨英 王树深 伏桐 周娟 姚友礼 王余龙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省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常州213001
为探明机插秧育苗配套措施对水稻秧苗素质、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以(未培肥)素土为床土,进行壮秧剂比较、秧田期施氮、播种量、秧龄和每穴苗数试验。结果表明:素土配施壮秧剂和秧田期施氮提升了秧苗素质,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年 第4期40卷 736-746页
作者: 周娟 舒小伟 许高平 赖上坤 杨连新 董桂春 王余龙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天津3001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大气CO_(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钾素吸收、钾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使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平均增加24.17%,常规籼稻增幅最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年 第12期39卷 2726-2734页
作者: 周娟 舒小伟 许高平 赖上坤 杨连新 王余龙 董桂春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天津30011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江苏宿迁223800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大气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条件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及磷素吸收、分配、运转、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ACE处理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24.17%,常规粳稻、杂交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库容群体水稻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基本特
收藏 引用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0年 第4期41卷 9-15页
作者: 陈琛 舒小伟 徐杰姣 于小凤 高英博 唐东南 周娟 黄建晔 王余龙 姚友礼 董桂春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扬州225009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苟容212400 连云港市海州区农林水利局 江苏连云港2220000
在大田条件下,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水稻遗传群体114个株系为供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群体按库容量分成6种不同类型,研究其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基本特。结果表明:①供试群体库容量差异极大,变幅为676.80~1326.43 g·m-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