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8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5 篇 教育学
    • 65 篇 教育学
  • 35 篇 管理学
    • 35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法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主题

  • 7 篇 教育改革
  • 6 篇 基础教育
  • 5 篇 课堂
  • 5 篇 终身教育
  • 4 篇 终身学习
  • 4 篇 教育公平
  • 3 篇 中国
  • 3 篇 政策
  • 3 篇 美国
  • 3 篇 国际比较
  • 2 篇 发展战略
  • 2 篇 挑战
  • 2 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
  • 2 篇 专业化
  • 2 篇 课程标准
  • 2 篇 可持续发展教育
  • 2 篇 变革与发展
  • 2 篇 素质教育
  • 2 篇 义务教育
  • 2 篇 立德树人

机构

  • 71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71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7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6 篇 中国教育学会
  • 4 篇 “生命·实践”教育学...
  • 3 篇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
  • 3 篇 广西师范大学
  • 2 篇 “生命实践”教育学...
  • 2 篇 重庆开放大学
  • 2 篇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
  • 2 篇 华东理工大学
  • 2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1 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 1 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
  • 1 篇 上海市崇明区教育...
  • 1 篇 四川师范大学
  • 1 篇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
  • 1 篇 上海智能教育研究...
  • 1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 篇 全国教学论专业委...

作者

  • 21 篇 李政涛
  • 11 篇 范国睿
  • 8 篇 杨小微
  • 6 篇 li zhengtao
  • 6 篇 fan guorui
  • 6 篇 宁本涛
  • 6 篇 黄忠敬
  • 4 篇 吴遵民
  • 4 篇 金忠明
  • 4 篇 李栋
  • 4 篇 li dong
  • 3 篇 huang zhongjing
  • 3 篇 程豪
  • 3 篇 唐立宁
  • 3 篇 yang xiaowei
  • 3 篇 li jiacheng
  • 3 篇 cheng hao
  • 3 篇 李家成
  • 3 篇 吴洁
  • 2 篇 wang zhankui

语言

  • 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9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美育”究竟是什么——兼论美育在育人目标体系中的特殊性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5年 第3期46卷 79-90页
作者: 王占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上海200062
从西方思想史上看,真正意义上的“美育”肇始于18世纪末康德美学对鲍姆嘉滕将“美学”作为“感性学”的理性认知偏差的矫正。康德认为,作为一个兼有“先验”和“心理”含义的调节认识能力与欲求能力的中间领域,动词意义上的“美学”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建构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5年 第1期46卷 43-56页
作者: 李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上海200026
概念体系是理解学科本土问题的理论基石,是诠释学科时代命题的思维框架,是回应学科世界议题的思想质料。作为学科特质表征的基本单元,中国教育学概念体系始终处于沉迷传统与汲古慧今的古今之异、本土建构与外来移植的中西之交、名不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再造新智人:人工智能时代的育人革命
收藏 引用
中国远程教育 2025年 第3期45卷 3-13页
作者: 李政涛 中国教育学会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人机矛盾是当今与未来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机关系成为教育中的主要关系。为化解人机矛盾,以人机关系为视角,我们应当再造新智人,推动智能时代的育人革命。新智人是能够与人工智能竞争的人,是能够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的人,是拥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专业化挑战与新师道构建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2期 70-75页
作者: 金忠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传统师道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格特征正面临着世界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五重挑战,即职业定位对学而优则仕、实科教育(科学)对古典教育(人文)、个性教育社会(集体)教育、民主观念对权威意识及多元取向对单一标准的冲击,同时也面临重建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理性”到“理由”: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规范性审视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4年 第3期45卷 87-99页
作者: 唐汉卫 黄忠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上海200062
在真实社会生活中,社会与情感能力不仅是平衡能力,也有道德上的对错之分。从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角度看,规范性维度不可回避。在规范性问题上,不能再用理性至上的等级化眼光看待理性和情感关系。二者平等交融,共同为规范性奠基。社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海派教育学人的理论探索与学脉传承——以孟宪承、刘佛年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2年 第1期43卷 91-99页
作者: 黄书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上海200062
海派教育学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他们勇立潮头,持续倡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教育学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深入透析"中外"、"古今"关系的教育学核心论题;扎根实践,不断挖掘教育学变革创新的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跨以成人:跨界教育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3年 第5期44卷 43-57页
作者: 李政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上海200062
继终身教育之后,人类教育将步入“跨界教育”的时代。学会跨界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存之外的第五大人类学习的支柱。如何“跨以成人”、“跨界生长”,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成为当代教育的基本问题。跨界教育的产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3年 第12期44卷 39-52页
作者: 李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上海200062
学科体系勾勒学科成长的演变面貌,体现学科内外的整体结构,回应学科发展的时代呼唤,彰显学科变革的学人智慧。作为教育学内外建制结构系统的学科体系,始终处于经典标准与新型框架、知识演进与社会需求、一家之言与百家争鸣的内外张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蒋南翔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开拓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3年 第8期44卷 15-24页
作者: 黄书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上海200062
蒋南翔在长期革命活动和教育实践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探索与开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他注重在时代变局中赓续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髓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功能,突显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和结合本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转化融通在合作研究中生成——四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 2021年 第1期42卷 31-58页
作者: 叶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200062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教育研究中一个根本性的方法论问题,也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深层问题。从一般到特殊再到具体三个层面,展现了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及其如何实现转化融通。首先,在哲学层面上,通过对影响我国教育学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