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9 篇 期刊文献
  • 14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3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20 篇 工学
    • 339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6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4 篇 电气工程
    • 5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0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0 篇 机械工程
    • 8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8 篇 土木工程
    • 7 篇 建筑学
    • 7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冶金工程
    • 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8 篇 理学
    • 23 篇 化学
    • 19 篇 物理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天文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农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36 篇 数值模拟
  • 29 篇 熔盐
  • 29 篇 传热
  • 21 篇 太阳能
  • 20 篇 太阳能热发电
  • 18 篇 单螺杆膨胀机
  • 17 篇 传质
  • 17 篇 熔融盐
  • 15 篇 光催化
  • 14 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 14 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
  • 14 篇 燃料电池
  • 14 篇 污垢热阻
  • 12 篇 两相流
  • 12 篇 蓄热
  • 12 篇 热物性
  • 11 篇 热管
  • 11 篇 地源热泵
  • 10 篇 平板热管
  • 10 篇 天然气

机构

  • 452 篇 北京工业大学
  • 40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8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4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14 篇 北京建筑大学
  • 13 篇 传热与能源利用北...
  • 8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6 篇 教育部传热与过程...
  • 5 篇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5 篇 北京电动车辆协同...
  • 5 篇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 5 篇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5 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
  • 5 篇 唐山学院
  • 4 篇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
  • 3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 3 篇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
  • 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
  • 2 篇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

作者

  • 320 篇 马重芳
  • 189 篇 吴玉庭
  • 80 篇 郭航
  • 73 篇 刘中良
  • 66 篇 叶芳
  • 61 篇 桑丽霞
  • 58 篇 鹿院卫
  • 50 篇 夏国栋
  • 33 篇 陈永昌
  • 27 篇 王伟
  • 26 篇 杜春旭
  • 25 篇 熊亚选
  • 23 篇 唐志伟
  • 23 篇 俞坚
  • 20 篇 王军
  • 20 篇 李艳霞
  • 20 篇 王景甫
  • 17 篇 张灿灿
  • 15 篇 李群伟
  • 15 篇 王普

语言

  • 53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教育部传热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539 条 记 录,以下是461-470 订阅
排序:
外电场对自然对流条件下霜层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自然科学进展 2006年 第3期16卷 370-374页
作者: 张新华 刘中良 王皆腾 勾昱君 孟声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研究了自然对流条件下直流电场对竖直表面上霜层的厚度和结霜质量的影响.拍摄了有、无电场的情况下霜层生长的照片,发现外加电场可以控制霜层的厚度.另外,还分别研究了在电场条件下冷壁温度和环境温度对霜层厚度和结霜质量的影响.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米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_3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收藏 引用
中国稀土学报 2006年 第Z2期24卷 42-45页
作者: 桑丽霞 刘宇 李群伟 胥利先 马重芳 戴洪兴 何洪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工化学系 北京100022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合成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FeO3,利用XRD,SEM,TEM,XPS和UV-VIS DRS等表征手段分析了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形貌、粒径大小、表面物种和吸光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aFeO3具有完好的钙钛矿型结构,粒子大小均匀,其粒径为4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e含量对层状K-Fe-Ti金属氧化物光催化制氢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稀土学报 2006年 第Z2期24卷 15-18页
作者: 李群伟 桑丽霞 胥利先 王峰 马重芳 孙继红 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工化学系 北京100022
以KNO3,Fe(NO3)3.9H2O,TiO2为原料,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K-Fe-Ti层状金属氧化物,考察了这种催化剂的光催化制氢性能。发现Fe的含量并不是影响催化剂光催化制氢性能的主要因素,而催化剂的结构是影响光催化制氢效率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iO_2介孔分子筛的光催化制氢活性Ⅱ:热稳定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稀土学报 2006年 第Z2期24卷 32-34页
作者: 王峰 桑丽霞 胥利先 李群伟 马重芳 孙继红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 北京100022
以三乙醇胺为模板剂,合成了具有蚯蚓状孔道结构的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通过用XRD,BET法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用萃取法脱除模板剂后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的热稳定性,并发现其与光催化制氢反应相关联,同时探讨了催化剂比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其内流动的理论解
收藏 引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6年 第9期32卷 829-831,846页
作者: 刘恒伟 刘中良 张建 冯永训 颜廷敏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及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东东营257026
为了克服现有天然气脱水技术的不足,基于气体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超声波旋流脱水装置.介绍了其基本结构和分离机理,通过对装置结构的合理简化,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出了装置内各参数一维稳态流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污染物甲醛的光催化去除实验
收藏 引用
环境与城生态 2006年 第3期19卷 28-30页
作者: 李文彩 鹿院卫 常梦媛 王伟 马重芳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100022
为了分析流速、湿度、温度对内污染物甲醛的光催化氧化影响,在搭建光催化氧化分析动态实验台的基础上,利用浸渍准膜法制得TiO2光催化剂薄膜,并进行甲醛的光催化去除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逐步由传质控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涡旋发生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
涡旋发生器内部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计算
收藏 引用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作者: 王艳 俞坚 马重芳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涡旋发生器内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采用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和修正的k-ε湍流模型(模型),分析了不同流体入口速度对涡旋发生器内压力和切向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和切向速度随着流体入口速度的增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平微细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突缩局阻力特性
水平微细通道内气-液两相流突缩局部阻力特性
收藏 引用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作者: 李卓 俞坚 马重芳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
本文以氮气和去离子水为工质,采用缝隙测压的方法,测量了内径从330μm变化到580μm的微细管内气液两相流突缩局阻力特性.实验是在大气压力下进行的,氮气的折算流速的范围为12.2~349.8m/s,水的折算流速的范围为0.38~9.42m/s.实验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歧管式微通道热沉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歧管式微通道热沉换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
作者: 齐景智 夏国栋 刘青 张忠江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
本文采用去离子水为工质,对MMC热沉的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通道间肋片是影响热沉换热的最关键因素,与底板之间的连接至关重要;底板过厚,会使表面温度分布更均匀,但总热阻增大,削弱了换热;流体分配器对表面温度分布有一定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平板热管相变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平板热管相变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2006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作者: 张明 刘中良 马国远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传热与能源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
平板热管具有很好的均热性,能够避免电子器件散失时热点的产生,使电子器件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为了更好的研究平板热管的相变传热特性,制作了可视化平板热管,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冷却风速、不同工质对平板热管性能的影响.同时,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