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9 篇 期刊文献
  • 14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39 篇 理学
    • 468 篇 生态学
    • 142 篇 大气科学
    • 89 篇 地理学
    • 76 篇 地质学
    • 30 篇 生物学
    • 18 篇 海洋科学
    • 15 篇 地球物理学
  • 755 篇 工学
    • 25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6 篇 农业工程
    • 121 篇 城乡规划学
    • 101 篇 水利工程
    • 6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0 篇 建筑学
    • 2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79 篇 农学
    • 47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3 篇 林学
    • 24 篇 作物学
    • 18 篇 园艺学
    • 17 篇 畜牧学
    • 17 篇 草学
  • 244 篇 管理学
    • 177 篇 公共管理
    • 30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3 篇 工商管理
  • 89 篇 经济学
    • 60 篇 应用经济学
    • 40 篇 理论经济学
  • 32 篇 教育学
    • 30 篇 教育学
  • 22 篇 历史学
    • 15 篇 考古学
  • 16 篇 医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哲学

主题

  • 93 篇 多环芳烃
  • 49 篇 土壤
  • 47 篇 土地利用
  • 43 篇 广西
  • 40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9 篇 中国
  • 35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可持续发展
  • 25 篇 深圳市
  • 23 篇 天津
  • 23 篇 北京
  • 22 篇 黑河中游
  • 22 篇 生态风险
  • 21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20 篇 空间格局
  • 20 篇 降水量
  • 20 篇 gis
  • 19 篇 景观格局
  • 19 篇 物种多样性
  • 18 篇 重金属

机构

  • 1,270 篇 北京大学
  • 219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108 篇 广西师范学院
  • 95 篇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
  • 71 篇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
  • 6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0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2 篇 教育部地表过程模...
  • 21 篇 兰州大学
  • 20 篇 海军工程大学
  • 19 篇 中国地理学学会自...
  • 19 篇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18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8 篇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 1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8 篇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
  • 18 篇 云南大学
  • 1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73 篇 胡宝清
  • 168 篇 陶澍
  • 119 篇 彭建
  • 107 篇 李双成
  • 104 篇 王学军
  • 96 篇 蒙吉军
  • 84 篇 peng jian
  • 82 篇 hu baoqing
  • 80 篇 许学工
  • 80 篇 tao shu
  • 78 篇 方精云
  • 70 篇 吴健生
  • 64 篇 徐福留
  • 59 篇 刘焱序
  • 54 篇 周力平
  • 53 篇 沈泽昊
  • 50 篇 蔡运龙
  • 46 篇 meng jijun
  • 45 篇 wu jiansheng
  • 43 篇 侯彦林

语言

  • 1,781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教育部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1783 条 记 录,以下是221-230 订阅
排序:
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05年 第1期24卷 11-18页
作者: 李双成 蔡运龙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大量研究证实, 地理学研究对象格局与过程及其时空特征均是尺度依存的,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尺度问题越来越展示出其重要性。针对地理学各个分支学科都不同程度存在诸如概念模糊、转换模式不统一、转换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标准等与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收藏 引用
地理学报 2002年 第2期57卷 127-134页
作者: 蔡运龙 傅泽强 戴尔阜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土地科学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耕地资源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占用使耕地资源更趋紧张。目前的市场机制必然驱动耕地资源不断向获利更多的用途转移,最终会危急食物安全。因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的能值分析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06年 第1期25卷 45-55页
作者: 段晓峰 许学工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黄河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开放地带,经济地位特殊而重要。而三角洲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带,在资源开发中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黄河三角洲永恒的主题。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通过一系列能值指标的建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津表层土壤PAHs分子标志物参数的空间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04年 第6期24卷 684-687页
作者: 刘瑞民 王学军 陶澍 沈伟然 秦宝平 孙韧 张文具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100871
以天津地区为例,在选取分子标志物的基础上,应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多种多环芳烃(PAHs)分子标志物的空间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污染源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分子标志物的计算和空间分布的模拟,可以帮助识别复杂情况下污染来源的分布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地区表土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收藏 引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年 第2期27卷 549-554页
作者: 沈亚婷 王开颜 张树才 叶友斌 沈琼 胡俊栋 王学军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采用网格法均匀布点采集了北京地区161个表土样品,测定了其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利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解析出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3种来源,并定量计算了3种源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特征污染源为煤炭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季风区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的影响评价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 第3期54卷 655-664页
作者: 冯瑶 赵昕奕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育部地表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利用中国北方季风区121个地表气象观测站2000—2013年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及MODIS遥感8天平均总初级生产量数据(MOD17A2),分别建立了14年内8天累积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和降雨量与累积总初级生产量的线性气候相关模型。基于模型所得区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天津地区表土中蒽和芘的频率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地理研究 2005年 第4期24卷 559-564页
作者: 段永红 李本纲 陶澍 王学军 徐福留 曹军 刘文新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用频率分析、逐步聚类和最小二乘拟合等方法研究了天津地区表土中蒽和芘含量的频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者都呈双峰分布,其中蒽的双峰特征尤为典型。可以用双高斯密度函数很好地拟合经对数变换的实际观测数据,证明天津地区蒽和芘都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理科学进展 2007年 第5期26卷 48-56,127-128页
作者: 孙海清 许学工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文从"绿色空间"这一城市发展中人与自然统筹的切入点入手,通过对北京市域绿色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的追踪,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角度,对1992年、1996年、2000-2004年土地变更数据进行分类汇总,通过计算绿色空间的信息熵,分区域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城市道路地表径流中PAHs的污染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8年 第1期28卷 160-167页
作者: 张巍 张树才 岳大攀 万超 叶友斌 胡俊栋 王开颜 高艳 王学军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以北京城市道路地表径流中的PAHs为研究对象,于2006年雨季在海淀区成府路和海淀路设置3个采样点采集了6场地表径流和同期雨水样品,分析了溶解相和颗粒相PAHs的浓度.对地表径流和雨水样品中PAHs的浓度特征,地表径流中PAHs在时间和空间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氮磷添加对温带和亚热带森林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 第4期58卷 730-738页
作者: 李瑞 冯继广 朱彪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选取黑龙江五营温带森林和福建武夷山亚热带森林两个站点,通过120天内培养实验,探讨氮磷(NH_(4)NO_(3)和NaH_(2)PO_(4))添加对两种森林表层土壤(0~20 cm)碳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通过降低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及其碳氮比来降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