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8 篇 期刊文献
  • 14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8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39 篇 理学
    • 469 篇 生态学
    • 141 篇 大气科学
    • 89 篇 地理学
    • 76 篇 地质学
    • 30 篇 生物学
    • 18 篇 海洋科学
    • 16 篇 地球物理学
  • 755 篇 工学
    • 25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76 篇 农业工程
    • 121 篇 城乡规划学
    • 101 篇 水利工程
    • 6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5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4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0 篇 建筑学
    • 2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80 篇 农学
    • 47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3 篇 林学
    • 24 篇 作物学
    • 18 篇 园艺学
    • 17 篇 畜牧学
    • 17 篇 草学
  • 244 篇 管理学
    • 177 篇 公共管理
    • 30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3 篇 工商管理
  • 88 篇 经济学
    • 60 篇 应用经济学
    • 39 篇 理论经济学
  • 32 篇 教育学
    • 30 篇 教育学
  • 22 篇 历史学
    • 15 篇 考古学
  • 16 篇 医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艺术学
  • 2 篇 哲学

主题

  • 93 篇 多环芳烃
  • 49 篇 土壤
  • 47 篇 土地利用
  • 43 篇 广西
  • 40 篇 生态系统服务
  • 39 篇 中国
  • 35 篇 气候变化
  • 27 篇 可持续发展
  • 25 篇 深圳市
  • 23 篇 天津
  • 23 篇 北京
  • 22 篇 黑河中游
  • 22 篇 生态风险
  • 21 篇 土地利用变化
  • 20 篇 空间格局
  • 20 篇 降水量
  • 20 篇 gis
  • 19 篇 景观格局
  • 19 篇 物种多样性
  • 18 篇 重金属

机构

  • 1,270 篇 北京大学
  • 219 篇 南宁师范大学
  • 108 篇 广西师范学院
  • 94 篇 北部湾环境演变与...
  • 71 篇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
  • 6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50 篇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
  • 32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3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2 篇 教育部地表过程模...
  • 21 篇 兰州大学
  • 20 篇 海军工程大学
  • 19 篇 中国地理学学会自...
  • 19 篇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18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8 篇 天津市环境保护局
  • 1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18 篇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
  • 18 篇 云南大学
  • 17 篇 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73 篇 胡宝清
  • 168 篇 陶澍
  • 119 篇 彭建
  • 107 篇 李双成
  • 104 篇 王学军
  • 96 篇 蒙吉军
  • 84 篇 peng jian
  • 82 篇 hu baoqing
  • 80 篇 许学工
  • 80 篇 tao shu
  • 78 篇 方精云
  • 70 篇 吴健生
  • 64 篇 徐福留
  • 59 篇 刘焱序
  • 54 篇 周力平
  • 53 篇 沈泽昊
  • 50 篇 蔡运龙
  • 46 篇 meng jijun
  • 45 篇 wu jiansheng
  • 43 篇 侯彦林

语言

  • 1,780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教育部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178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西南喀斯特地区近45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43卷 223-229页
作者: 王钧 蒙吉军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基于黔、桂、滇3省(区)72个气象站点45年(1960—2004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借助小波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近45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变化的特征和总体趋势。研究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氮沉降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群落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19年 第6期27卷 607-618页
作者: 邹安龙 马素辉 倪晓凤 蔡琼 李修平 吉成均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氮沉降是驱动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认为氮沉降会改变物种多样性,而且在外源氮添加条件下,禾草类植物和落叶灌木比杂类草和常绿灌木更具竞争优势。不过该结论更多是从高寒草甸和荒漠草原等生态系统中得到,主要是针对同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黑河中游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9年 第15期39卷 5404-5413页
作者: 蒙吉军 王雅 江颂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对我国生态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则是保障该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评估了区域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气体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退耕还林增量;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 第4期60卷 758-766页
作者: 秦文宽 李晓杰 王旭东 朱彪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生态研究中心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针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特性及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响应机制这一土壤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首先阐述土壤DOC的特性,并总结其采集和测定方法。土壤DOC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溶解、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物与残体转化等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神经网络在客源市场分区中的应用——以武夷山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第2期43卷 240-244页
作者: 严汾 蒙吉军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客源市场分区对于旅游营销决策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对客源市场的分区缺乏定量化的方法。以武夷山市为例,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SOFM网络对其国内客源市场分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响旅游需求的11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将得到的3个因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评估DDT和林丹对淡水生物的生态风险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09年 第11期29卷 2407-2414页
作者: 王印 王军军 秦宁 吴文婧 朱樱 徐福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介绍了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SD)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原理与步骤,构建了淡水生物对DDT和林丹的物种敏感性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了DDT和林丹对不同类别生物的HC5(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5%the species)阈值,预测了不同浓度DDT和林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ORDB的地理空间对象模型M-L-E(S,A)改进研究
收藏 引用
测绘学报 2007年 第3期36卷 335-339页
作者: 王文博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1
针对地理数据中空间对象概念模型,尝试利用对象-关系数据库(ORDB)的一些优势,对已有的地理数据中空间对象的M-L-E(S,A)分层模型进行了改进,实体之间可以通过类、继承等方式产生和关联,地图和图层之间、图层和实体之间采用引用方式实现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5年
作者: 巢林 欧梦菲 魏昕昕 李忠国 孙兆林 裴广廷 毛兵 张建兵 黄柏华 明安刚 刘艳艳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 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桂林兴安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为探究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特征对林龄变化的响应,选取6个林龄(6、13、25、30、35和40a)的杉木人工林,采用相关性、逐步回归和冗余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林龄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规律,探讨土壤环境因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凋落物和根系去除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整合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59卷 532-538页
作者: 周岱瑒 冯继广 朱彪 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 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基于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凋落物去除和根系去除实验,获取61对土壤N_(2)O排放数据,通过整合分析方法,定量地评估去除凋落物和根系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与调控因素。结果表明,去除凋落物处理后,土壤N_(2)O排放显著降低(-16.5%);去除根系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种群的自然稀疏规律-- -3/2还是-4/3?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 第4期44卷 661-668页
作者: 韩文轩 方精云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由密度导致的植物种群的自然稀疏现象,是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但关于植物自然稀疏规律(种群密度和个体平均质量的幂律关系)的机理,却有两类截然不同的理论解释,分别对应着-3/2和-4/3幂律。作者重点介绍这两类自然稀疏幂律的代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