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44 篇 期刊文献
  • 9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4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17 篇 农学
    • 72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84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31 篇 工学
    • 364 篇 农业工程
    • 305 篇 水利工程
    • 144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9 篇 理学
    • 315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医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5 篇 黄土高原
  • 61 篇 土壤水分
  • 46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6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1 篇 土壤
  • 29 篇 退耕还林
  • 28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生物量

机构

  • 1,495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3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2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8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宁夏大学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300 篇 余新晓
  • 119 篇 朱清科
  • 102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7 篇 丁国栋
  • 73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59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吴斌
  • 45 篇 朱金兆
  • 43 篇 张宇清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魏天兴

语言

  • 1,74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1742 条 记 录,以下是301-310 订阅
排序:
潮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对径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 第4期35卷 34-39页
作者: 娄俊鹏 张志强 郭军庭 项洋旭 姚安坤 何铁章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河北省丰宁县林业局 丰宁068350
[目的]分析潮河流域的景观空间格局变及其与径流的关系,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潮河流域50a多的水文气象资料,利用1979,1987,1991和2009年4期遥感影像,采用ArcGIS及Fragstats等景观分析软件计算。[结果]潮河流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水陆交错带典型立地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8期34卷 2003-2011页
作者: 李青山 王冬梅 信忠保 李扬 任远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研究根系与土壤关系是发掘河岸带生态退等问题内在原因的重要途径。在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选取缓坡、陡坡、江心洲、人工岸坡4种典型立地类型,对不同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根系生物量、比根长,以及根系特征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植被配置型式分类及生态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4年 第15期34卷 4423-4434页
作者: 任远 王冬梅 信忠保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通过以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40个样地实地调查其草本层盖度、植被类型、河岸带宽度、坡度、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位置、人为干扰度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现有植被配置型式进行汇总分类研究,划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类型绿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比较
收藏 引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年 第2期23卷 87-93页
作者: 孙伟 王玮璐 郭小平 彭海燕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研究绿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应,在北京市郊国道边或市区内有代表性的绿带设置30 m宽林带23个,测试不同类型林带对实时交通噪声、模拟交通噪声、白噪声和不同频率噪声(125~8000 Hz)的降噪值,并分析了季节和距噪声源的距离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晋西黄土区不同空间尺度径流影响因子的辨析
收藏 引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42卷 159-166页
作者: 王晓燕 毕华兴 高路博 常译方 许华森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目的】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晋西黄土区径流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当地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晋西黄土区坡面和小流域2个不同空间尺度下生态水文过程进行长期定位和半定位监测,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灰度关联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雨滴对击溅侵蚀的影响研究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4年 第2期28卷 74-78页
作者: 秦越 程金花 张洪江 丛月 杨帆 周柱栋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采用雨滴发生器产生雨滴,选用5种直径的雨滴在4种降落高度下,分别对5种含水量的壤土进行雨滴击溅实验,每组实验设定2个重复,分析雨滴直径以及雨滴动能对溅蚀量的影响,同时分析溅蚀量的粒径分选特征。结果表明:(1)当雨滴动能小于0.067 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CO_2浓度及干旱胁迫下高羊茅的生理响应和光谱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国草地学报 2014年 第4期36卷 72-78,91页
作者: 杨璐璐 华开 张学霞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为了探明CO2浓度升高对高羊茅生理及光谱特征的影响,探索高羊茅光谱特征与其生理特征之间的联系,利用对比和相关分析的方法,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高羊茅在不同水分(充足、轻度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和CO2浓度(390μmol/mol和700μm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县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年 第3期22卷 363-367页
作者: 钟华 孙保平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针对河北省张家口市特殊的生态区域地位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落后态势,为探讨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相互关系,以张家口地区的13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熵值法的协调评价方法对其县域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染色图像变异性分析的农地优先流程度定量评价
基于染色图像变异性分析的农地优先流程度定量评价
收藏 引用
第二届海峡两岸红壤区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晓冰 程金花 张洪江 张福明 张欣 阮芯竹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重庆市四面山森林资源管理局 重庆402296
应用统计学样本变异性分析方法,结合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对田间尺度下土壤染色剖面优先流染色区的图像进行变异性分析,评价不同处理条件下农地土壤优先流的发育程度.结果表明:土壤染色图像指数(染色面积比、基质流深度、优先流比、长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喀斯特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特征
喀斯特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特征
收藏 引用
2015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
作者: 唐夫凯 崔明 卢琦 刘玉国 周薇 周金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土地利用变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SOC)有重要影响。采用野外调查与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喀斯特峡谷裸地(BL)、草丛(GL)、灌木林(SL)和乔木林(WL)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