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期刊网的数据资料,详细分析论证了我国医学期刊出版周期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的影响因子分别是0.337±0.234,0.386±0.256,0.569±0.405,0.517±0.339,经统计学 u 检验,月刊和半月刊影响因子明显大于季刊和双月刊。影响因子大于1的期刊共26种,其中季刊1种(3.85%)、双月刊7种(26.92%)、月刊17种(65.38%)、半月刊1种(3.85%)。影响因子较高的前20种期刊中,月刊占16种(80.00%),双月刊4种(20.00%)。2002年、2003年和2004年3个年度均有部分期刊出版周期发生变化(缩短了出版周期),出版周期变化前后的配对 t 检验结果显示,期刊出版周期缩短后其影响因子明显增大。因此得出结论,我国医学期刊随出版周期的缩短其影响因子逐渐增大。提示我们,在稿源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期刊的出版周期;半月刊的影响因子略小于月刊,提示我们,月刊到半月刊的过渡必须非常慎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改半月刊。否则,由于期刊质量的下降导致的影响因子下降将是致命的。
【目的】分析我国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 in Correlation with Impact Factor,SCR-IF)的状况,为我国SSCI收录期刊今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和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
详细信息
【目的】分析我国S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 in Correlation with Impact Factor,SCR-IF)的状况,为我国SSCI收录期刊今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我国和G7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以及新兴国家代表(韩国、印度、俄罗斯)的SSCI收录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样本期刊的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SCR),同时计算SCR-IF、非影响因子相关自被引率(Self-Cited Rate Non-Correlation with Impact Factor,SCR-NIF),以及二者比值(K),对11个国家SSCI收录期刊的SCR-IF、SCR-NIF、SCR、K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个国家SSCI收录期刊的SCR-IF均值均大于SCR-NIF均值和SCR均值,K的均值范围为1.358~3.040;我国SSCI收录期刊SCR-IF和SCR-NIF均低于法国、韩国、俄罗斯,SCR-IF还低于德国,SCR-NIF还低于意大利、印度,高于其他国家。我国SSCI收录期刊中,SCR-IF为0的期刊占比为9.09%,只高于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低于其他国家;我国SSCI收录期刊中,K>1.0且SCR-NIF>0.2的期刊占比为9.09%。【结论】我国SSCI收录期刊的SCR不高,但是SCR-IF高于SCR,可能与我国被SSCI收录期刊数量较少有关。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