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老年结核病(TB)患者和非结核病人群健康素养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老年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老年结核病患者健康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收集乌鲁木齐市204名结核病患者和408名非结核病人员,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调查对象612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范围为60~89岁,汉族为431人,占70.4%。仅对照组5人具备健康素养;TB组与对照组除基本技能得分(2.4±1.9 vs 2.7±2.1)外,基本知识和理念(9.7±5.6 vs 8.6±4.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5.1±2.6 vs 4.1±2.2)及健康素养总分(17.2±8.9 vs 15.4±7.9)均为TB组高于对照组;多重线性回归显示:TB组中文化程度(β=3.351,P<0.01)、民族(β=-7.576,P<0.01)、有医疗保险(β=4.654,P<0.01)和个人月收入(β=3.327,P<0.05)是健康素养总分的影响因素。结论新疆地区结核病老年人群具备健康素养情况与非结核病老年人群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文化程度、民族、医保情况和收入情况是其影响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实施力度,对老年结核病患者实施健康干预时应有针对性。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在发病2周内就诊且未接受溶栓...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严重程度和短期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在发病2周内就诊且未接受溶栓或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RBP4水平,记录患者人口统计学及基线临床资料。在入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缺损程度,≤8分定义为轻度卒中,>8分定义为中重度卒中。在出院时或发病后14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短期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结果共纳入235例患者,男性134例(57%),女性101例(43%);年龄(66.8±12.7)岁(范围28~93岁)。轻度卒中200例(85.1%),中重度卒中35例(14.9%);171例(72.8%)转归良好,64例(27.2%)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中重度卒中组血清RBP4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卒中组[(29.28±10.43)mg/L对(36.88±10.61)mg/L;t=3.920,P<0.001],转归不良组RBP4水平显著低于转归良好组[(32.03±11.33)mg/L对(37.14±10.44)mg/L;t=3.264,P=0.001]。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清RBP4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较轻(优势比0.917,95%可信区间0.874~0.962;P<0.001)和短期转归良好(优势比0.955,95%可信区间0.927~0.983;P=0.002)独立相关。结论高血清RBP4水平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严重程度较轻,短期转归更好。
目的:了解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近1年里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行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方便抽样,共招募291名学生...
详细信息
目的:了解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近1年里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进行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方便抽样,共招募291名学生MSM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HIV检测。结果:调查完成问卷291份,有效问卷288份(98.97%)。近1年HIV检测率为58.68%,本次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学生MSM近1年进行HIV检测的促进因素有:年龄≥22岁(OR=2.59,95%CI=1.24~5.42,P=0.012)、艾滋病知识得分>10分(OR=2.45,95%CI=1.37~4.39,P=0.003)、主动进行过艾滋病免费咨询(OR=6.64,95%CI=3.80~11.60,P=0.000)。结论:重庆、四川、广西、新疆地区学生MSM近1年HIV检测率不高。影响近1年HIV检测的主要因素有为年龄、艾滋病知识得分、主动进行艾滋病免费咨询。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