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干眼患者235例(280眼)。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142眼)和单纯用药组(138眼),对联合用药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单纯用药组给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用药前和用药1个月后对纳入对象进行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评分调查,并对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泪液分泌功能(Schirmer I试验)进行检查和比较。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自觉症状及临床症状均较用药前有所改善,联合用药组及单纯用药组治疗后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较单纯用药组泪膜破裂时间(BUT)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0),联合用药组治疗后较单纯用药组治疗后角膜荧光染色(FLS)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0),而两组干眼病人用药后泪液分泌功能(Schirmer I te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P=0.16>0.05)。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较单独使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好。
目的探索SLC2A9基因R265H位点突变与痛风易感性间的关联。方法检索6个电子数据库,获得SLC2A9基因R265H位点与痛风相关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运用RevMan 5.0和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包含5 182例参与者(痛风病人1 999例,正常对照3 183例)。经Meta分析发现,SLC2A9基因rs3733591位点SNPs与痛风易感性在TT vs CC+CT和CC vs TT+CT模型及C等位基因中存在统计学关联,在CT vs TT+CC模型中无统计学差异(TT vs CC+CT:OR=0.71,95%CI=0.61~0.84,P〈0.000 1;CC vs TT+CT:OR=1.23,95%CI=1.06~1.42,P=0.006;C等位基因:OR=2.39,95%CI=1.98~2.89,P〈0.000 1;CT vs TT+CC:OR=1.06,95%CI=0.94~1.20,P=0.36)。亚组分析发现,仅TT vs CC+CT和CC vs TT+CT模型在亚洲人群中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TT vs CC+CT:OR=0.66,95%CI=0.55~0.80,P〈0.000 1;CC vs TT+CT:OR=1.45,95%CI=1.19~1.77,P=0.003)。纳入研究结果间无异质性及发表偏倚。结论 SLC2A9基因rs3733591位点多态性与痛风易感性在亚洲人群中可能存在关联,且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