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1 篇 期刊文献
  • 1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4 篇 工学
    • 27 篇 土木工程
    • 22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1 篇 建筑学
    • 20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8 篇 理学
    • 3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 篇 生态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法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主题

  • 6 篇 结构损伤识别
  • 5 篇 刚度退化
  • 5 篇 接触效应
  • 5 篇 结构健康监测
  • 5 篇 渐进失效分析
  • 4 篇 复合材料本构模型
  • 4 篇 少量传感器
  • 4 篇 稀疏正则化
  • 4 篇 损伤识别
  • 4 篇 塑性效应
  • 4 篇 应变率效应
  • 3 篇 形函数
  • 3 篇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
  • 3 篇 力学性能
  • 3 篇 隐式积分算法
  • 3 篇 复合材料
  • 3 篇 复合材料层合板
  • 3 篇 脱层
  • 3 篇 后屈曲
  • 2 篇 内聚力模型

机构

  • 84 篇 暨南大学
  • 6 篇 东莞理工学院
  • 3 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3 篇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
  • 3 篇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 2 篇 广东省绿色建材与...
  • 2 篇 广州理工学院
  • 2 篇 南方科技大学
  • 2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2 篇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
  • 2 篇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 2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 篇 湖南大学
  • 1 篇 广州大学
  • 1 篇 东南大学
  • 1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1 篇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
  • 1 篇 桥梁智能与绿色建...
  • 1 篇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
  • 1 篇 广州金土岩土工程...

作者

  • 13 篇 余岭
  • 10 篇 陈静芬
  • 10 篇 yu ling
  • 10 篇 薛江红
  • 8 篇 夏飞
  • 8 篇 xue jianghong
  • 7 篇 xia fei
  • 7 篇 金福松
  • 6 篇 jin fusong
  • 6 篇 马宏伟
  • 6 篇 刘志明
  • 6 篇 李雪艳
  • 6 篇 习会峰
  • 6 篇 聂振华
  • 5 篇 xi huifeng
  • 5 篇 赵卫
  • 5 篇 宁志华
  • 5 篇 肖衡
  • 4 篇 陈善富
  • 4 篇 潘楚东

语言

  • 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和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利用振动响应协方差参数和数据融合的损伤识别方法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 2021年 第1期34卷 141-149页
作者: 李雪艳 刘力菖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使用结构加速度响应协方差和应变响应协方差参数以及基于贝叶斯估计的数据融合理论进行结构损伤判定和损伤位置识别,理论推导证明响应协方差参数是结构模态参数的函数,结构损伤会导致响应协方差参数的改变,当只使用结构损伤前后的响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特征参数的栓接结合螺栓预紧力评估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9年 第4期38卷 121-128页
作者: 罗文峰 余岭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32
为了解决频响函数法在栓接结合特征参数辨识中的不适定性问题及期望通过定量评估螺栓预紧力以评估栓接结合损伤程度,采用正问题求解思路,提出依据动力方程定义参数辨识的目标函数并利用特征参数定量计算螺栓预紧力的评估方法。建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范数归一化和稀疏正则化约束的结构损伤检测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8年 第18期37卷 30-35,58页
作者: 骆紫薇 余岭 刘焕林 潘楚东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32
利用结构损伤空间稀疏性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结构灵敏度分析与稀疏正则化的损伤识别方法能有效识别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但在噪声等因素影响下,其识别结果容易出现误判和刚度强化等问题。针对此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蚁狮优化算法与迹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9年 第16期38卷 71-76,99页
作者: 陈承滨 余岭 潘楚东 陈泽鹏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32
针对基于群智能结构损伤识别既有方法的识别精度和抗噪鲁棒性不足问题,提出基于蚁狮优化算法与迹稀疏正则化的方法求解结构损伤识别问题。将结构损伤识别逆问题转化为数学中的约束优化问题,并根据模型修正原理利用结构模态参数定义优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感器优化布置的有效独立-改进模态应变能方法
收藏 引用
振动与冲击 2017年 第1期36卷 82-87页
作者: 詹杰子 余岭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32
针对经典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 -有效独立法(EI)容易丢失能量较大测点的不足,引入新的模态应变能修正EI法,提出有效独立-改进模态应变能法(EI-IMSE)。考虑模态数目的影响,通过空间桁架塔结构数值研究与矩形截面空心铰支梁的实验验证,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含脱层单向铺设层合梁非线性后屈曲分析
收藏 引用
工程力学 2019年 第11期36卷 230-240页
作者: 李萍 金福松 简方 夏飞 薛江红 熊颖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采用四分区模型,将含脱层单向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梁分为4个子梁,根据复合材料层合理论,考虑后屈曲路径上位于脱层界面上、下子梁之间的局受力与变形机制,建立了子梁之间接触力与变形之间的非线性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可伸长梁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运用少量传递率函数值与稀疏正则化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 2020年 第6期33卷 1181-1188页
作者: 刘焕林 骆紫薇 余岭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基于传递率函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因其无需结构荷载仅需结构响应信息的特点而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但是,利用传递率函数进行损伤量化的大多数该类既有方法只能实现结构损伤定位,而不能有效估算结构损伤程度。针对该问题,从频响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虑初始条件影响的移动荷载识别稀疏正则化方法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 2018年 第5期31卷 734-743页
作者: 潘楚东 余岭 刘焕林 骆紫薇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利用桥梁实测响应反演桥面移动荷载是桥梁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既有移动荷载正则化识别方法没有考虑未知初始条件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基于稀疏正则化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移动荷载识别方法。首先分别采用冗余字典与模态空间描述移动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平面P波在孔洞上的散射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工程振动 2019年 第6期39卷 106-112页
作者: 陈志刚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弹性波在孔洞上的散射问题可采用复变函数方法求解,用含有待定系数的“域函数”表示散射波的位移势函数,如何准确地求解该待定系数是获得问题解答的关键。本文根据孔洞边缘的径向和切向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求解待定系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考虑多尺度界面力学特性的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岔屈曲性能的等代化
收藏 引用
复合材料学报 2019年 第5期36卷 1132-1142页
作者: 金福松 薛江红 夏飞 李萍 熊颖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32
提出了一种等效理论来分析含损伤碳纤维增强树脂T300/QY8911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屈曲。针对含贯穿脱层层合板产生面外弯曲后的受力特点,引入损伤界面的接触效应,根据精确模型所给出的多尺度变形失效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刚度等效理论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