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5 篇 期刊文献
  • 1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8 篇 医学
    • 9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87 篇 临床医学
    • 5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9 篇 中西医结合
    • 1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12 篇 理学
    • 12 篇 生物学
  • 6 篇 工学
    • 3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5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4 篇 乙型肝炎病毒
  • 12 篇 乙型肝炎
  • 11 篇 慢性乙型肝炎
  • 10 篇 拉米夫定
  • 9 篇 肝纤维化
  • 8 篇 基因分型
  • 6 篇 dna
  • 6 篇 治疗
  • 5 篇 hbv
  • 5 篇 丙型肝炎
  • 5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5 篇 基因型
  • 5 篇 诊断
  • 5 篇 吸虫病
  • 5 篇 流行病学
  • 4 篇 树突状细胞
  • 4 篇 宫颈癌
  • 4 篇 结核分枝杆菌
  • 4 篇 免疫功能
  • 4 篇 肺结核

机构

  • 54 篇 暨南大学
  • 31 篇 山东大学
  • 28 篇 青岛大学
  • 26 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 21 篇 浙江大学
  • 18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14 篇 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 14 篇 中山大学
  • 12 篇 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 11 篇 汕头大学
  • 10 篇 南通大学
  • 7 篇 杭州师范学院
  • 7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7 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 7 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 6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扬州大学
  • 5 篇 北京地坛医院
  • 5 篇 武警医学院
  • 5 篇 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25 篇 朱师晦
  • 20 篇 王磊
  • 14 篇 杨思齐
  • 13 篇 陈智
  • 11 篇 肖锡昌
  • 10 篇 吴长有
  • 10 篇 余炳雯
  • 8 篇 汤伟
  • 8 篇 韩俊
  • 7 篇 汪晓莺
  • 7 篇 李丽
  • 7 篇 王克霞
  • 7 篇 唐永煌
  • 6 篇 李朝品
  • 6 篇 陈丽萍
  • 5 篇 刘润花
  • 5 篇 闫杰
  • 5 篇 胡秋霞
  • 5 篇 tang wei
  • 5 篇 田婵

语言

  • 28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
284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霍乱弧菌两类菌株甘露醇发酵过程中PTS操纵子转录水平差异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期31卷 51-54页
作者: 王海燕 郑霄 娄静 闫梅英 赵英伟 阚飙 苏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江苏苏州21512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目的比较El Tor型霍乱弧菌流行株与非流行株两类菌株在甘露醇发酵实验中甘露醇转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的普遍性,探索两类菌株发酵快慢的机理。方法对10株非流行株(快发酵菌株)和10株流行株(慢发酵菌株)在甘露醇发酵过程中的生长曲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霍乱弧菌甘露醇PTS操纵子中mtlR为转录抑制基因
收藏 引用
微生物学报 2007年 第3期47卷 522-525页
作者: 王海燕 闫梅英 赵英伟 阚飙 苏州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苏州21512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产毒和非产毒的El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对甘露醇发酵利用的速率有明显差别,在霍乱致病株的快速判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比较快发酵菌株(非产毒株)和慢发酵菌株(产毒株)mtlR缺失突变株与野生株在含0.2%甘露醇的M9培养液及甘露醇发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汉坦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汉坦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作者: 黄玉仙 杨佩珍 瞿涤 朱智勇 尹有宽 翁心华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出血热肾综合征(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n virus,HV)引起的,经鼠类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对病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如KIM、邱建明等已采用PCR技术,直接从病人血清中检测病毒的核酸,在出血热病程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YMDD变异的早期预测因子研究
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YMDD变异的早期预测因子研...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
作者: 王磊 闫杰 李晓迎 张照华 王耀宗 山东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山东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山东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山东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山东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目的:建立HBV多聚酶YMDD变异的快速检测方法;并藉此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以了解长期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YMDD变异的发生率及其早期预测因子.材料和方法:收集91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慢性肝炎68例、失代偿肝炎肝硬变23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NF-α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皮质醇合成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医药 2010年 第19期36卷 2296-2299,I0001页
作者: 夏海鸣 方媛 孙佳 黄培林 东南大学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南京市210009 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东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东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皮质醇合成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StAR的变化。方法 50U/ml的TNF-α或(和)10-9mol/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不同作用时间处理小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系Y1。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苦参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 第5期19卷 783-786页
作者: 陈丽萍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 037009
乙肝病毒感染会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异常、炎症反应紊乱和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可导致肝细胞损伤,最终引起肝硬化、肝衰竭及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病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过程,有研究表明早期肝纤维化是可逆的[1],宿主免疫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BSA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应答
收藏 引用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6年 第5期24卷 306-310页
作者: 黄茵 陈智 贾红宇 吴炜 蔡玲斐 周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研究所 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3 杭州师范学院基础医学部 杭州师范学院基础医学部免疫学教研室
目的探讨HBsAg重组腺病毒Ad-S转染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诱导HBV转基因(Tg)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及其可能的治疗作用。方法Tg小鼠的骨髓细胞体外扩增为DC,转染Ad-S或被HBsAg蛋白冲击后,与pcDNA3.1(+)-S质粒分别免疫Tg鼠,用流式细胞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α-干扰素中和抗体发生率及其时间规律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9年 第1期15卷 34-40页
作者: 童福易 唐永煌 白敬羽 程国才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医院传染病研究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 景德镇市第一医院
为了探讨α干扰素(IFNα)中和抗体(NA)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其时间变化规律性,采用抗病毒中和生物测定法(ANB)检测了32例健康人和116例IFNα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NA。结果健康人及IF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糖代谢异常的分子机制
收藏 引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 第15期35卷 3028-3030页
作者: 张晨宇 张锦前 王克霞 成军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
肝炎病毒慢性持续感染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所致,其可以通过病毒本身的直接作用,胰岛素抵抗、脂类代谢异常等间接作用,炎性因子水平改变、自身免疫反应等免疫相关因素,以及对胰岛素及其受体本身的影响,引发糖代谢相关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宫颈癌中CDC6、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09年 第11期36卷 2152-2154+2158页
作者: 陈丽萍 赵富玺 刘润花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 山西大同大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研究所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外科实验室
[目的]研究CDC6、Surviv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以探讨宫颈癌的发生机制,进一步寻找有利于宫颈癌诊断的新的分子标志物,以指导其诊断与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宫颈癌、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