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85 篇 期刊文献
  • 179 篇 会议
  • 5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46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45 篇 医学
    • 1,543 篇 临床医学
    • 68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1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63 篇 中西医结合
    • 24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9 篇 中医学
    • 47 篇 口腔医学
    • 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78 篇 理学
    • 259 篇 生物学
    • 10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205 篇 工学
    • 7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9 篇 生物工程
    • 3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 篇 软件工程
    • 1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公安技术
  • 151 篇 教育学
    • 117 篇 教育学
    • 3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8 篇 管理学
    • 98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4 篇 农学
    • 59 篇 作物学
    • 5 篇 畜牧学
  • 8 篇 法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艺术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83 篇 大鼠
  • 99 篇 细胞凋亡
  • 58 篇 小鼠
  • 53 篇 超微结构
  • 51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49 篇 发热
  • 48 篇 内毒素
  • 46 篇 学生
  • 45 篇 大学生
  • 42 篇 糖尿病
  • 41 篇 影响因素
  • 39 篇 凋亡
  • 38 篇 一氧化氮
  • 38 篇 流行病学
  • 37 篇 危险因素
  • 37 篇 海马
  • 36 篇 治疗
  • 34 篇 细胞增殖
  • 33 篇 高血压
  • 32 篇 基因表达

机构

  • 3,178 篇 暨南大学
  • 246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29 篇 中山大学
  • 11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87 篇 广州暨南大学
  • 59 篇 中山医科大学
  • 55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49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45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39 篇 广东药学院
  • 35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34 篇 南通大学
  • 32 篇 汕头大学
  • 32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 2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29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26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26 篇 广州医学院
  • 25 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
  • 2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作者

  • 199 篇 王声涌
  • 131 篇 陆大祥
  • 128 篇 钟雪云
  • 119 篇 李楚杰
  • 106 篇 潘三强
  • 103 篇 沈伟哉
  • 103 篇 宿宝贵
  • 103 篇 郑辉
  • 100 篇 郭国庆
  • 100 篇 江振友
  • 96 篇 王彦平
  • 96 篇 王自能
  • 90 篇 王华东
  • 86 篇 陈青山
  • 83 篇 夏潮涌
  • 81 篇 蒋建伟
  • 78 篇 吴赤蓬
  • 78 篇 荆春霞
  • 76 篇 覃莉
  • 75 篇 颜亮

语言

  • 3,46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教研室"
3469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1220 订阅
排序:
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技术在病人流量分析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06年 第2期33卷 237-238+243页
作者: 石义芳 孔令人 于芳 陈培正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教研室 广州510632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教研室
目前,大多数病人流量分析技术,一般是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以季节指数的大小变化来反映病人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流量变化规律.并没有对病人流量做深入的分析,也没有对病人流量从多方位和多角度进行分析,比如,从时间、疾病类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横断大鼠穹窿-海马伞对其海马CA3区突触形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6年 第3期22卷 329-332页
作者: 王跃春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观察横断大鼠穹窿-海马伞对其海马突触形态的影响。方法:横断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FF)建立动物模型,于手术前、后对大鼠进行迷宫检查,重点对海马CA3区多形层突触界面的结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突触界面曲率减小,突触间隙宽度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L-6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及TFmRNA表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 第2期37卷 234-237页
作者: 唐小龙 江振友 董军 刘小澄 蔡淑玉 肖瑞 卢燕茹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广州510632)
目的研究IL-6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因子(TF)的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胰酶消化HUVECs并进行传代培养,用第二、三代细胞进行试验。测定IL-6(0.5ng/mL)处理前后细胞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内TFmRNA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oll样受体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蛋白在防御反应中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生理科学进展 2006年 第3期37卷 233-235页
作者: 胡巢凤 陆大祥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哺乳动物具有两个微生物识别系统,一个系统是由Toll样受体(TLRs)的膜结合受体家族组成;另一个系统是由位于胞浆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蛋白家族组成。入侵机体的微生物可能通过不同抗原激活多个模式识别受体,导致免疫反应的产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L7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06年 第6期33卷 962-964页
作者: 齐国隆 孔令人 邹宗峰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教研室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自从SARS暴发以后,国家和政府开始认识到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突发疫情监测系统、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系统、突发公共卫生指挥调度系统4大系统,计划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心脏的形态重塑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报 2006年 第5期37卷 552-556页
作者: 常青 张莉 贾琴 黄华梅 唐海兰 关洁宾 李自成 暨南大学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动物所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广州510630
目的研究在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心脏的形态重塑。方法新西兰雄性家兔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及AS模型组(A组)。于实验的第4、8、12周末每组随机处死家兔5~6只,定位取带有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心壁全层组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HCV-C蛋白抗原在人肝细胞株中的表达和鉴定
收藏 引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6年 第4期22卷 423-426页
作者: 李君武 许小亮 李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构建HCV-C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正常人肝细胞HL-7702中表达与鉴定。方法:从含有丙肝病毒全长基因的重组质粒pBRTM/HCV1-3011质粒中,扩增HCVcore基因片段,构建pcDNA3.1(-)/core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然后采用阳离子多聚体将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柴胡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年 第S1期26卷 119-122页
作者: 郑辉 左连东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大鼠异位内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内异症模型大鼠,分为5组,小柴胡汤低剂量组(5g·kg^(-1)·d^(-1),n=10)、小柴胡汤中剂量组(10g·kg^(-1)·d^(-1),n=10)、小柴胡汤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支睾吸虫蛋白酶体β2新基因的识别与克隆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6年 第8期22卷 720-723页
作者: 杨光 荆春霞 朱佩娴 徐劲 吴忠道 余新炳 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目的识别华支睾吸虫蛋白酶体β2亚单位新基因(CsPSMB2),表达其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sPSMB2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大规模cDNA文库随机测序,发现CsPSMB2新基因。并将其定向插入到pGEX-4T-1载体中。构建成功的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介绍一种方便的过滤除菌方法
收藏 引用
现代肿瘤医学 2007年 第4期15卷 577-577页
作者: 黄光胜 曾毅克 蒋建伟 南方医科大学内科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315 广东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广东湛江510120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经常需要配制无菌液体,有些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有些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而应过滤除菌.我们在配制RPMI1640、DMEM、0.25%胰蛋白酶、D-Hank's液等工作中,尝试采用一种方便的过滤除菌方法,现介绍如下: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