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84 篇 期刊文献
  • 179 篇 会议
  • 5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46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44 篇 医学
    • 1,542 篇 临床医学
    • 68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41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63 篇 中西医结合
    • 24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69 篇 中医学
    • 47 篇 口腔医学
    • 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78 篇 理学
    • 259 篇 生物学
    • 10 篇 生态学
    • 5 篇 化学
  • 205 篇 工学
    • 7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59 篇 生物工程
    • 3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 篇 软件工程
    • 1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机械工程
    • 6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公安技术
  • 151 篇 教育学
    • 117 篇 教育学
    • 3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08 篇 管理学
    • 98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4 篇 农学
    • 59 篇 作物学
    • 5 篇 畜牧学
  • 8 篇 法学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文学
    • 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艺术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83 篇 大鼠
  • 99 篇 细胞凋亡
  • 58 篇 小鼠
  • 53 篇 超微结构
  • 51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49 篇 发热
  • 48 篇 内毒素
  • 46 篇 学生
  • 45 篇 大学生
  • 42 篇 糖尿病
  • 41 篇 影响因素
  • 39 篇 凋亡
  • 38 篇 一氧化氮
  • 38 篇 流行病学
  • 37 篇 危险因素
  • 37 篇 海马
  • 36 篇 治疗
  • 34 篇 细胞增殖
  • 33 篇 高血压
  • 32 篇 基因表达

机构

  • 3,178 篇 暨南大学
  • 246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29 篇 中山大学
  • 11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87 篇 广州暨南大学
  • 59 篇 中山医科大学
  • 55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49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45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39 篇 广东药学院
  • 35 篇 第一军医大学
  • 34 篇 南通大学
  • 32 篇 汕头大学
  • 32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
  • 29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29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26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26 篇 广州医学院
  • 25 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
  • 2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作者

  • 199 篇 王声涌
  • 131 篇 陆大祥
  • 128 篇 钟雪云
  • 119 篇 李楚杰
  • 106 篇 潘三强
  • 103 篇 沈伟哉
  • 103 篇 宿宝贵
  • 103 篇 郑辉
  • 100 篇 郭国庆
  • 100 篇 江振友
  • 96 篇 王彦平
  • 96 篇 王自能
  • 90 篇 王华东
  • 86 篇 陈青山
  • 83 篇 夏潮涌
  • 81 篇 蒋建伟
  • 78 篇 吴赤蓬
  • 78 篇 荆春霞
  • 76 篇 覃莉
  • 75 篇 颜亮

语言

  • 3,46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教研室"
3468 条 记 录,以下是2991-3000 订阅
排序:
药用蜈蚣食物消耗与生长的关系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年 第1期16卷 103-105页
作者: 陈忠平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药用蜈蚣食物消耗与生长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5℃时,食肉组蜈蚣在60天内平均每条消耗食物为5.3394g;每条平均每天食物需求量为0.0890g.体重净增量每条平均为1.2852g.按起始体重计每克体重平均增量为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药用蜈蚣幼体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年 第3期16卷 85-89页
作者: 陈忠平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在人工条件下,幼体蜈蚣的生长同曲线呈两段性,前慢后快;体长与体重的关系曲线也呈两段性。群养时每次摄食量约为总体重的1/3凰单独饲养时是群养的3倍左右。不同食物对幼体蜈蚣生长的影响不同。食物转化率前期为16.42%,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广州地区早孕妇女HCMV感染及其垂直传播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年 第4期16卷 18-21页
作者: 何文珊 冯建生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10例早孕妇女尿液及其胚胎绒毛的HCMVDNA。结果孕母尿液与胚胎绒毛的HCMvDNA阳性率分别为15.5%和7.3%,宫内感染率为4l2%,孕母尿液与胚胎绒毛的HCMV阳性数密切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FK506延长大鼠角膜再移植排斥反应植片的存活时间
收藏 引用
眼科 1995年 第4期 233-234+250页
作者: 申济奎 李辰 曾耀英 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教研室 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实验中心510632 广州市
采用纯系大鼠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研究了结膜下注射FK506对一眼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后另眼高危移植排斥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FK506能显著地延长植片的存活时间。认为:对于以往有移植失败的高危病例,尽早应用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十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枕动脉的临床解剖学
收藏 引用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5年 第1期17卷 22-24页
作者: 李仲购 刘运泉 潘三强 郑达人 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在44例成人头颅材料上对枕动脉走行分三段调查.第一段位于颈动脉三角内.长2.9±0.4cm,分出脑膜支、肌支;第二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深面,长5.8±0.5cm,分出乳突支、耳支、降支、颅后支,第三段是枕动脉浅出点至上横线的头皮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云南白蛉亚科昆虫的研究——四、贵真司蛉Sergentomyia(Neophlebotomus)kueichenae ***.的描述(双翅目:毛蛉科)(英文)
收藏 引用
Insect Science 1995年 第1期 13-17页
作者: 冷延家 何明生 云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病科 广州510632 昆明650032 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寄生虫教研室
1989年8月5—14日,作者等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5—9日)和勐远(12—14日)的自然石灰岩洞中捕获了大批白蛉。已定种名的有:长铗异蛉Idiophlebotomus longiforeps,云胜白蛉Plebotomus yunshengensis,上门白蛉P. tumenensis,江苏白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十二指肠引流术对胆汁淤积型肝炎退黄疸二例报告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年 第2期16卷 108-108,110页
作者: 唐永煌 暨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十二指肠引流术对胆汁淤积型肝炎退黄疸二例报告唐永煌(暨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510632,广州)胆汁淤积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临床上较为少见,其自觉症状较轻,但肝内梗阻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周).影响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ELISA检测小白鼠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特异性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年 第4期16卷 37-38页
作者: 戚锡亮 熊钟瑾 孔如静 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ELISA检测小白鼠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特异性戚锡亮,熊钟瑾,孔如静(暨南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510632,广州)关键词: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体中图分类号:R38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bFGF血清对家兔实验性矽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年 第2期16卷 12-17页
作者: 刘凯珊 司徒锐 廖剑辉 向军俭 林剑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 暨南大学生物系
采用抗bFGF血清对家兔实验性矽肺进行治疗。结果:90天的实验组矽结节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减小;对照组矽结节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夹杂少量胶原纤维,而实验组仍停留在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性矽结节阶段。到180天,对照组矽结节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生育期妇女宫颈炎和阴道炎中分离解脲脲原体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5年 第4期16卷 39-41页
作者: 刘小澄 林晨 黄环珍 徐建平 梁洁裳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检查203例生育期妇女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情况,其中官颈炎63例有37例阳性(58.7%),阴道炎89例有例阳性(69.6%),正常组51例有14例阳性(27,45%),生殖道炎症两组的感染率分别与正常组相比较,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