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87 篇 期刊文献
  • 149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1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75 篇 医学
    • 935 篇 临床医学
    • 52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3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0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5 篇 中西医结合
    • 6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8 篇 中医学
    • 24 篇 口腔医学
    • 8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66 篇 理学
    • 144 篇 生物学
    • 11 篇 生态学
    • 6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5 篇 数学
    • 4 篇 化学
  • 136 篇 管理学
    • 129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08 篇 工学
    • 3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8 篇 生物工程
    • 1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4 篇 软件工程
    • 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公安技术
  • 103 篇 教育学
    • 85 篇 教育学
    • 1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6 篇 体育学
  • 40 篇 农学
    • 23 篇 作物学
  • 10 篇 经济学
    • 10 篇 应用经济学
  • 9 篇 法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91 篇 大鼠
  • 64 篇 影响因素
  • 56 篇 流行病学
  • 55 篇 危险因素
  • 51 篇 meta分析
  • 50 篇 学生
  • 37 篇 大学生
  • 37 篇 细胞凋亡
  • 34 篇 高血压
  • 27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26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26 篇 儿童
  • 26 篇 糖尿病
  • 24 篇 小鼠
  • 22 篇 中国
  • 20 篇 超微结构
  • 20 篇 海马
  • 19 篇 伤害
  • 18 篇 预后
  • 18 篇 健康教育

机构

  • 1,467 篇 暨南大学
  • 92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91 篇 浙江大学
  • 78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74 篇 中山大学
  • 67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63 篇 青岛大学
  • 58 篇 同济大学
  • 38 篇 广州暨南大学
  • 35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3 篇 南方医科大学
  • 29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28 篇 中山医科大学
  • 23 篇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
  • 23 篇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
  • 22 篇 广东药学院
  • 22 篇 安徽理工大学
  • 21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19 篇 武汉大学
  • 18 篇 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69 篇 王声涌
  • 95 篇 潘三强
  • 92 篇 宿宝贵
  • 89 篇 沈伟哉
  • 88 篇 江振友
  • 85 篇 郭国庆
  • 82 篇 陈青山
  • 71 篇 夏潮涌
  • 68 篇 覃莉
  • 66 篇 荆春霞
  • 60 篇 吴赤蓬
  • 58 篇 吕来清
  • 55 篇 林晨
  • 52 篇 黄中新
  • 51 篇 夏苏建
  • 43 篇 董晓梅
  • 42 篇 池桂波
  • 41 篇 范存欣
  • 41 篇 林汉生
  • 40 篇 常青

语言

  • 2,13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统计学教研室"
2138 条 记 录,以下是1381-1390 订阅
排序:
眼皮肤白化病常见亚型的基因与基因突变
收藏 引用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年 第1期12卷 118-121页
作者: 李洪义 吴维青 郑辉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广州510089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白化病(albinism)是一组由黑素合成相关的基因突变导致眼或眼、皮肤、毛发黑色素缺乏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受累个体相应部位颜色浅淡或缺如,发育过程中眼部黑色素的缺乏又可导致视网膜中央小凹发育不良、视神经通路异常,出现眼球震颤、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细胞癌DNA干系倍体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体视与图像分析 2004年 第4期9卷 199-202页
作者: 李朋军 夏潮涌 潘运龙 黄中新 覃莉 唐海兰 暨南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广州510632
目的:测量与分析肝细胞癌DNA干系倍体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 4 5例肝细胞癌组织 4 μm、10 μm切片上DNA干系倍体值。4 μm组织切片测量肝细胞癌细胞核DNA的光密度,10 μm组织切片测量单个完整肝细胞癌细胞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椎板下棘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解剖杂志 2004年 第3期22卷 254-256页
作者: 张和平 刘尚礼 董炘 黄东生 李春海 刘畅 黄志松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广东佛山528300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广州510120 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4 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广州510515 中山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广州500089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形态特点,探讨其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具成人干燥椎骨和10件脊柱腰骶段标本的椎板下棘进行观测,分析其对椎间管构成的影响;结合MED术式的通道和操作过程,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慢性癫痫模型大鼠脑谷氨酸神经元的变化
收藏 引用
解剖科进展 2004年 第1期10卷 26-29页
作者: 姚君茹 潘三强 吕来清 高秀来 首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 北京100054 暨南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 探讨谷氨酸在戊四唑 (PTZ)化点燃癫痫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戊四唑点燃癫痫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按点燃进程 ,又随机分为Ⅰ级组、Ⅲ级组、Ⅴ级组和V级后 2 4小时组。运用免疫组织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退行性变方式的超微结构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报(自然科医学版) 2004年 第6期25卷 702-707页
作者: 章韵 王自能 郑佩娥 苗竹林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围产医学中心 广州广东510630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广州广东510630
 目的: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退行性变方式。方法:对7日龄SD大鼠采用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联合体积分数为7 7%低氧吸入1h复制模型。分别在复氧后4、24、72h及1周取材,观察左侧海马皮质部退行性变神经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本2002级汉族生与民族生解剖成绩分析
收藏 引用
农垦医学 2004年 第3期26卷 213-214页
作者: 赵咏梅 吴江东 芮东升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83200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统计学教研室 新疆石河子832002
解剖医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教中存在授课内容多、教材文字多、时偏少等问题.如何根据西医专业的特点,提高教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来源: 评论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评价残疾人家庭负担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数理医药杂志 2004年 第4期17卷 362-364页
作者: 张东枚 吴赤蓬 王声湧 邹宗峰 广东药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 广州510224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控制中心
为研究残疾对家庭造成的负担 ,探索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采用现场流行病调查与数理统计模型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了 486户残疾家庭 。
来源: 评论
白化病相关综合征的遗传与分子发病机制
收藏 引用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分册) 2004年 第4期30卷 229-231页
作者: 李洪义 吴维青 郑辉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研究室 广州510089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白化病是具有色素缺失表现的一类遗传性疾病的总称,如伴有其他异常,形成具有白化病表型的综合征,如Hermansky-Pudlak综合征和Chediak-Higashi综合征。Hermansky-Pudlak综合征有眼皮肤白化病表现、出血倾向并可伴有其他异常,分为1-6个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肠息肉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队列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公共卫生 2004年 第2期20卷 168-170页
作者: 陈坤 舒国通 马新源 郑树 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杭州310006 浙江省嘉善县肿瘤防治研究所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
目的 研究肠息肉与结直肠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 1989年 5月~ 1990年 4月 ,参加浙江省嘉善县大肠癌筛查的 10个乡镇 30岁及以上人口为研究队列 ,按是否具有肠息肉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从 1990年 5月~2 0 0 0年 1月进行随访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包膜蛋白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热带病与寄生虫 2004年 第2期2卷 110-113+126页
作者: 唐小龙 江振友 蔡淑玉 周昕 张荣波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510632 广州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2002年11月以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等地先后经历一次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感染的流行,由于其传播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又是新发现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