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1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 篇 医学
    • 2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3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主题

  • 43 篇 发热
  • 23 篇 内毒素
  • 14 篇 致热原
  • 7 篇 camp
  • 6 篇 家兔
  • 5 篇 下丘脑
  • 5 篇 α-msh
  • 5 篇
  • 5 篇 甘氨酸
  • 4 篇 脑脊液
  • 4 篇 体温调节
  • 3 篇 腺苷环-磷酸
  • 3 篇 环腺苷酸
  • 3 篇 牛磺酸
  • 3 篇 异丙嗪
  • 3 篇 小鼠
  • 3 篇 精氨酸加压素
  • 3 篇 细胞凋亡
  • 2 篇 肿瘤坏死因子
  • 2 篇 发热机制

机构

  • 73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广东药学院
  • 1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 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 1 篇 白求恩医科大学
  • 1 篇 广东省暨南大学
  • 1 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 1 篇 暨大校医室
  • 1 篇 暨南大学-香港大学...
  • 1 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1 篇 江西医学院
  • 1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1 篇 广东省生殖医院
  • 1 篇 佛山市佛山科学技...
  • 1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1 篇 东莞市桥头医院
  • 1 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1 篇 广东省二医院
  • 1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作者

  • 50 篇 李楚杰
  • 14 篇 陆大祥
  • 12 篇 王华东
  • 10 篇 胡巢凤
  • 9 篇 王彦平
  • 8 篇 李弘
  • 7 篇 颜亮
  • 6 篇 张穗梅
  • 6 篇 戚仁斌
  • 6 篇 程少冰
  • 5 篇 蔡群
  • 4 篇 付咏梅
  • 4 篇 王达安
  • 4 篇 李菁
  • 4 篇 陈小琳
  • 3 篇 屈洋
  • 3 篇 董军
  • 3 篇 杨皓庄
  • 2 篇 王晓田
  • 2 篇 唐红梅

语言

  • 7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发热研究室!广州"
7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金银花解热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9期18卷 2071-2073页
作者: 谢新华 董军 付咏梅 唐红梅 暨南大学医学院
目的探讨金银花的解热作用及中枢电生理解热机制。方法复制IL-1β性发热新西兰兔模型,观察金银花的解热作用,并应用微电极细胞外放电记录技术观察金银花对IL-1β作用下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金银花对IL-1β性发热有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因子与发热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广东医学 2005年 第8期26卷 1156-1158页
作者: 谢新华 董军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部分非免疫细胞合成和释放,具有细胞间信息传递、免疫调节作用的一大类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其中部分细胞因子与发热反应关系密切,在发热中起重要作用:有些促炎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如IL-1,IL-6,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4年 第6期25卷 681-685页
作者: 任玮玮 李弘 张洹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端粒酶多聚酶联反应-酶联免疫测定(PCR-ELISA)方法,检测三氧化二砷作用后,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并比较两种细胞端粒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二届国际中西医结合、中医肿瘤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陆英 钟雪云 陈运贤 欧瑞明 陈求刚 陈志勇 朱小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广东省二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5-氟尿嘧啶(5-FU)225mg/kg腹腔注射复制骨髓抑制动物模型,治疗组予参芪扶正注射液5mL/kg,对照组予同剂量生理盐水。治疗1周后,做血细胞计数、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CFU-GM、C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发热的动物模型复制方法的改进:制备EP冷贮温度的新选择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 第3期15卷 285-286,288页
作者: 陈小琳 杨皓庄 王达安 戚仁斌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发热实验是病理生理教学体系中重要实验之一。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复制疾病模型的基本技能,观察发热病理过程,还可论证内生致热源(endogenouspyrogens,EPs)的作用,这在多年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ANTIPYRETIC ACTION OF DEXAMETHASONE ON EGTAZIC ACID-INDUCED FEVER IN RABBITS
收藏 引用
生理学报 1999年 第2期51卷 41-47页
作者: 王华东 王彦平 李楚杰 陆大祥 颜亮 戚仁斌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本文用脑灌注和Fura2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技术观察了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家兔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性发热效应和下丘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借此深入探讨地塞米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氨酸对内毒素诱导单核细胞产生IL-1和TNF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9年 第2期15卷 184-185页
作者: 丁勇 陆大祥 孙崴 张穗梅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内毒素(ET)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致病原,是引起临床发热的主要原因,而且又是引起休克、毒血症、霍乱、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或病理过程的重要因素。内毒素能激活单核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导致体液因子的紊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异丙嗪对家兔EGTA性发热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 第3期15卷 222-224页
作者: 王彦平 王华东 陈小琳 陆大祥 李楚杰 颜亮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目的:观察异丙嗪(promethazine,PMZ)对家兔EGTA性发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侧脑和静脉给药。用Fura-2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结果:(1)侧脑灌注0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MSH对EGTA性发热效应及脑腹中隔AVP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 第5期15卷 421-422页
作者: 胡巢凤 王彦平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目的和方法:观察脑腹中隔精氨酸加压素(AVP)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解热机制中的作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VP含量。结果:EGTA引起明显的发热反应(P<0.01),同时降低脑腹中隔AVP含量(P<0.0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MSH拮抗剂对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性发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 第5期15卷 423-425页
作者: 胡巢凤 王彦平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拮抗剂[D-Trp7,Ala8,D-Phe10]α-MSH(6-11)-amide对家兔内毒素(E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性发热的影响。方法:侧脑给药,ST-1型数字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