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1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 篇 医学
    • 2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3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主题

  • 43 篇 发热
  • 23 篇 内毒素
  • 14 篇 致热原
  • 7 篇 camp
  • 6 篇 家兔
  • 5 篇 下丘脑
  • 5 篇 α-msh
  • 5 篇
  • 5 篇 甘氨酸
  • 4 篇 脑脊液
  • 4 篇 体温调节
  • 3 篇 腺苷环-磷酸
  • 3 篇 环腺苷酸
  • 3 篇 牛磺酸
  • 3 篇 异丙嗪
  • 3 篇 小鼠
  • 3 篇 精氨酸加压素
  • 3 篇 细胞凋亡
  • 2 篇 肿瘤坏死因子
  • 2 篇 发热机制

机构

  • 73 篇 暨南大学
  • 1 篇 广东药学院
  • 1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 篇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 1 篇 白求恩医科大学
  • 1 篇 广东省暨南大学
  • 1 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 1 篇 暨大校医室
  • 1 篇 暨南大学-香港大学...
  • 1 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1 篇 江西医学院
  • 1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1 篇 广东省生殖医院
  • 1 篇 佛山市佛山科学技...
  • 1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1 篇 东莞市桥头医院
  • 1 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1 篇 广东省二医院
  • 1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作者

  • 50 篇 李楚杰
  • 14 篇 陆大祥
  • 12 篇 王华东
  • 10 篇 胡巢凤
  • 9 篇 王彦平
  • 8 篇 李弘
  • 7 篇 颜亮
  • 6 篇 张穗梅
  • 6 篇 戚仁斌
  • 6 篇 程少冰
  • 5 篇 蔡群
  • 4 篇 付咏梅
  • 4 篇 王达安
  • 4 篇 李菁
  • 4 篇 陈小琳
  • 3 篇 屈洋
  • 3 篇 董军
  • 3 篇 杨皓庄
  • 2 篇 王晓田
  • 2 篇 唐红梅

语言

  • 7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发热研究室!广州"
7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α-MSH对内毒素性发热效应及下丘脑cAMP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年 第6期14卷 576-578页
作者: 胡巢凤 王华东 王彦平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发热研究室
目的: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内毒素(ET)发热效应及下丘脑组织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α-MSH能明显抑制ET引起的体温升高(P<005),同时降低ET引起的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异丙嗪解热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年 第4期14卷 389-391页
作者: 陈小琳 陆大祥 付咏梅 王华东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目的:观察异丙嗪解热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结果:(1)用1mg、5mg、10mg/kg体重三个剂量的异丙嗪给内毒素性发热的家兔注射后,产生了不同的解热效应。1mg组体温显著降低,双相热的第二峰被抑制;5mg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异丙嗪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及血清SOD和MDA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年 第3期14卷 290-292页
作者: 付咏梅 陈小琳 陆大祥 王华东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目的:观察异丙嗪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复制家兔内毒素性发热模型,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的活性,用改良巴比妥酸微量法测定血清MDA的含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牛磺酸降温时腹中隔、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年 第5期14卷 462-464页
作者: 李弘 付咏梅 李菁 暨南大学医学院发热研究室
目的:探讨牛磺酸的降温机制。方法:建立家兔ET发热模型,观察侧脑灌注牛磺酸对家兔体温的影响和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腹中隔、下丘脑区AVP含量的变化。结果:牛磺酸具有降低家兔ET发热和正常体温的作用,伴有腹中隔AVP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促黑素细胞激素对IL-1β刺激离体兔下丘脑释放PGE_2的抑制作用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8年 第2期19卷 5-8页
作者: 王达安 胡巢凤 杨皓庄 王彦平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采用体外组织培养法观察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刺激家兔下丘脑组织释放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结果显示,IL-1β与下丘脑组织培养后40min,培养上清液中PGE2含量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MSH对抗家兔IL-1_β性发热并增加脑腹中隔区AVP的含量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8年 第2期19卷 1-4页
作者: 王华东 胡巢凤 王彦平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采用新西兰家兔35只,随机分4组,分别观察了向侧脑注射生理盐水(NS)、白介素1β、白介素1β+α-黑素细胞刺激素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家兔结肠温度及脑腹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正常家兔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氨酸对内毒素部分生物学效应的拮抗作用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998年 第2期19卷 9-12页
作者: 丁勇 陆大祥 孙葳 张穗梅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在发现甘氨酸(glycine,Gly)是有可能成为内毒素(endotoxin,ET)拮抗剂的重要药物之一的基础上,从二个方面进一步观察了Gly拮抗ET的效应。(1)观察不同浓度的Gly对内毒素鲎试验凝胶形成的影响,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常家族和乳腺癌家族成员的Plakoglobin基因多态性差异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年 第1期14卷 31-31,42页
作者: 黎国华 宗承全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 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正常家族和乳腺癌家族成员的Plakoglobin基因多态性差异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免疫教研室广州510632)黎国华暨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宗承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RFLP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ig-ddUTP3'未端标记斑点杂交检测ApoB基因突变的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8年 第4期14卷 432-432页
作者: 俞锐敏 朱致惠 冯建生 周羽并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院内科
Dig-ddUTP3’未端标记斑点杂交检测ApoB基因突变的方法暨南大学医学院附院内科(广州510632)俞锐敏朱致惠医学院生化教研室冯建生周羽并国外已发现三种类型的家族性载脂蛋白B-100缺陷症(FDB),国内尚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兔EP性发热时血浆、脑脊液和不同脑区组织cAMP含量的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7年 第1期13卷 52-56页
作者: 徐方云 李楚杰 江西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用封闭群新西兰白兔60只,观察比较家兔EP性发热时血浆、脑脊液和不同脑区组织中cAMP的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家兔EP性发热时,下丘脑和脑脊液的cAMP含量明显升高,到达热限时,两者的cAMP含量增长同时受限,两者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