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30 篇 期刊文献
  • 276 篇 会议
  • 3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70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21 篇 医学
    • 1,768 篇 临床医学
    • 1,014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42 篇 中西医结合
    • 25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9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9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73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3 篇 中医学
    • 27 篇 口腔医学
    • 1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80 篇 理学
    • 363 篇 生物学
    • 11 篇 生态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85 篇 工学
    • 77 篇 生物工程
    • 6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40 篇 教育学
    • 132 篇 教育学
    • 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12 篇 农学
    • 99 篇 作物学
    • 4 篇 畜牧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3 篇 兽医学
  • 20 篇 管理学
    • 1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文学
    • 3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254 篇 大鼠
  • 130 篇 细胞凋亡
  • 95 篇 病理生理学
  • 81 篇 凋亡
  • 81 篇 小鼠
  • 65 篇 一氧化氮
  • 63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58 篇 基因表达
  • 51 篇 内毒素
  • 51 篇 肿瘤
  • 50 篇 发热
  • 45 篇 海马
  • 44 篇 糖尿病
  • 43 篇 高血压
  • 42 篇 再灌注损伤
  • 42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39 篇 结核分枝杆菌
  • 39 篇 心肌细胞
  • 39 篇 教学改革
  • 39 篇 一氧化氮合酶

机构

  • 1,152 篇 暨南大学
  • 255 篇 青岛大学
  • 198 篇 石河子大学
  • 192 篇 武汉大学
  • 143 篇 江汉大学
  • 141 篇 浙江大学
  • 120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118 篇 山东大学
  • 109 篇 汕头大学
  • 10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00 篇 延边大学
  • 98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89 篇 北京大学
  • 84 篇 中山大学
  • 62 篇 同济大学
  • 62 篇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 60 篇 南昌大学
  • 59 篇 青海大学
  • 58 篇 郑州大学
  • 52 篇 复旦大学

作者

  • 160 篇 陆大祥
  • 139 篇 欧阳静萍
  • 135 篇 徐珞
  • 119 篇 李楚杰
  • 111 篇 钟雪云
  • 109 篇 王华东
  • 103 篇 王彦平
  • 98 篇 何芳
  • 96 篇 张万江
  • 95 篇 郑辉
  • 86 篇 xu luo
  • 79 篇 颜亮
  • 79 篇 戚仁斌
  • 78 篇 胡巢凤
  • 74 篇 lu da-xiang
  • 73 篇 余应年
  • 71 篇 章乐
  • 68 篇 钟华
  • 67 篇 董军
  • 65 篇 付咏梅

语言

  • 3,704 篇 中文
  • 5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3709 条 记 录,以下是141-150 订阅
排序:
口腔扁平苔藓固有层淋巴细胞中Fas及Fas配体的表达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 第4期45卷 219-222页
作者: 雷蕾 谭为霞 周序珑 郑佩娥 暨南大学医学院口腔系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广州510632
目的检测Fas及Fas配体(Fasligand,FasL)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固有层淋巴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探讨Fas、FasL和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与OLP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毒素性休克的分子机制与中药防治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年 第1期24卷 87-90页
作者: 王华东 陆大祥 黄启福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北京中医药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尽管在过去50年中抗生素的应用和临床治疗措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仍高达40%~60%[1].内毒素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在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 评论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和T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年 第4期18卷 352-355页
作者: 张吉凯 胡毅玲 胡巢凤 王声湧 暨南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和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和多重PCR技术检测肺癌病例组 16 1人和健康对照组 16 5人的GSTM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M1)和GSTT1(glutathioneS -transferaseT1)基因缺陷型的频率 ,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GSTM1和GST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fos过度表达与Alzheimer病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99年 第1期15卷 83-86页
作者: 王跃春 王子栋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国外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4%~6%,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为346%~39%。其中发达国家2/3是由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牛磺酸对鼠脑缺血再灌注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年 第4期31卷 235-237页
作者: 任晓燕 张玉敏 曲忠森 葛宝林 青岛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鼠脑缺血再灌注(IR)时皮层、海马、纹状体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血管夹闭、松夹制作鼠IR模型。利用脑组织突触膜颗粒对3HL谷氨酸摄入量的测定及分光光度法观察谷氨酸转运体、丙二醛(MD...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甘氨酸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6年 第4期22卷 670-673页
作者: 陈梦飞 陆大祥 戚仁斌 王华东 王彦平 赵雪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将甘氨酸(Gly)包封于脂质体内,制备甘氨酸脂质体(glycine liposomes)微粒;观察甘氨酸脂质体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1)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Gly脂质体微粒,观察乙醚、氯仿、乙醚+氯仿3种不同有机溶媒对包封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p120mAb对gp120抑制大鼠海马脑片CA_1区LTP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5年 第5期21卷 355-358页
作者: 董军 江振友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和免疫学教研室 广州510632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 1)的包膜糖蛋白gp12 0特异抗体gp12 0mAb对gp12 0引起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突触传递及可塑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脑片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研究gp12 0mAb对gp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吗啡对离体兔小肠平滑肌电变化及环肌和纵肌收缩活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9年 第4期5卷 203-207页
作者: 王作强 温燕昌 暨南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本实验同时观察吗啡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平滑肌电活动,肠腔内压变化以及纵肌收缩活动三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吗啡可使离体兔十二指肠节律性环肌收缩加强,纵肌收缩减弱,以及平滑肌峰电位幅度,数量和峰电位发生率增加。吗啡的小肠兴奋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扇贝多肽对紫外线B辐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英文)
收藏 引用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3年 第7期24卷 70-74+104页
作者: 王春波 丁擘晓 郭沈波 王玉贞 韩彦弢 王跃军 病理生理教研室 青岛 266071 中国 青岛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黄海水产研究院 青岛 266021
目的:研究扇贝多肽(PCF)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线粒体的影响。方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内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UVB(1.176×1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川芎嗪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年 第10期26卷 1428-1430页
作者: 王达安 程少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广东广州510632
肺动脉高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至肺心病的关键病理环节,寻找理想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方法一直是防治COPD、肺心病的重要研究课题.川芎嗪已被证明能有效缓解肺心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清楚.本研究拟从保护肺血管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