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52 篇 期刊文献
  • 2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1 篇 医学
    • 139 篇 临床医学
    • 1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7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7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9 篇 工学
    • 7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主题

  • 11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10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7 篇 心力衰竭
  • 7 篇 血液透析
  • 7 篇 肝纤维化
  • 6 篇 高血压
  • 6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6 篇 大鼠
  • 5 篇 脑梗死
  • 4 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4 篇 他汀类药物
  • 4 篇 冠心病
  • 4 篇 预后
  • 4 篇 预防
  • 3 篇 患者
  • 3 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3 篇 高脂血症
  • 3 篇 肝硬化
  • 3 篇 危险因素
  • 3 篇 肝星状细胞

机构

  • 55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55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20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15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1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8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4 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 4 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
  • 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4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3 篇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
  • 3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 篇 广东省广州市红十...
  • 2 篇 临床病态营养研究...
  • 2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
  • 2 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
  • 2 篇 广州市老人院

作者

  • 25 篇 吴同果
  • 22 篇 张素平
  • 21 篇 舒建昌
  • 21 篇 韦建瑞
  • 18 篇 徐武华
  • 17 篇 邓婉青
  • 16 篇 wu tong-guo
  • 16 篇 何锐
  • 15 篇 刘岩
  • 15 篇 赵强
  • 14 篇 钟小仕
  • 14 篇 王慕真
  • 13 篇 覃丹平
  • 13 篇 郭晓碧
  • 13 篇 zhao qiang
  • 11 篇 凌莉
  • 11 篇 蒋作锋
  • 10 篇 黄丽萍
  • 10 篇 李彪
  • 10 篇 陈思伟

语言

  • 17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收藏 引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 第9期34卷 1347-1350页
作者: 王亚蓉 郭壮波 黄丽萍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研究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cTnT)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确诊为AMI组95例,非AMI组43例,检测两组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肌钙蛋白I在监测非缺血性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1年 第7期81卷 393-395页
作者: 曾利剑 陈怡霓 伍敏仪 吴燕昭 林之瑜 罗卓然 韦建瑞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心实验室 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科 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广州510220
目的 探讨心肌钙蛋白I (cTnI)用于监测非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6 7例临床未见急性心肌梗死 (AMI)迹象的可疑心肌损伤患者分为 2组 :(1)急性心衰组 37例 ,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Ⅳ级 ;(2 )烧伤组 30例 ,体表烧伤总面积为 4%~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神经生长因子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2年 第12期20卷 912-914页
作者: 何雅军 朱海燕 舒建昌 吕霞 陈莲香 叶国荣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 510220广州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将HSC—T6与不同浓度NGF孵育后,用XTT比色法检测NGF对HS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NGF对HSC细胞周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疗效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5年 第1期12卷 22-25页
作者: 范红星 张素平 何锐 邓婉青 杜德坤 邓志国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评估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对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支架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的47例颈内动脉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31例采用支架辅助治疗,16例采用球囊辅助治疗。治疗后随访6...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尿毒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年 第1期27卷 61-62页
作者: 徐武华 刘谭佛 钟翠薇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肾内科 广州510220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脑电图室 广州510220
尿毒症时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损害常见,如何早期发现并尽早治疗是肾内科和神经内科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通过事件相关电位(P3)检查的方法,探讨尿毒症时P3的变化及其对早期诊断CNS损害的价值。
来源: 评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与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血浆内皮功能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康复 2005年 第27期9卷 38-39页
作者: 郭晓碧 郭衡山 王西平 陈思伟 韦建瑞 黄丽萍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 广东省广州市510220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运动耐量及内皮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于1999-05/2004-12在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完成。128例确诊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反搏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64例。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年 第8期19卷 1113-1114页
作者: 郭晓碧 郭衡山 王西平 韦建瑞 陈怡霓 黄丽萍 卢小卓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把 6 2例确诊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 (2 9例 )和药物治疗组 (32例 ) ,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 36d(1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比较研究——附30例报告
收藏 引用
医学 2001年 第6期32卷 346-347页
作者: 郭晓碧 衡山 梅克治 何锐 孙爱华 陈思伟 蒋作锋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 510220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阿托伐他汀组(10mg/d)和辛伐他汀组(10mg/d)均连续服药6周。结果:治疗6周末,阿托伐他汀组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56%、5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功能检查技术的新进展
收藏 引用
医学 2002年 第1期33卷 57-59页
作者: 郭晓碧 郭衡山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心内科510220
1 引言心脏在维持血液循环的功能中起的作用是通过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活动,把从静脉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排到动脉系统,以保持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心脏功能得以正常发挥有赖于正常的心电活动和心脏机械舒缩运动.心功能检查就是围绕这两方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4年 第2期35卷 157-160页
作者: 王亚蓉 李彪 郭壮波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 广东广州51022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MI患者209例及对照组98例;入院后6h内测定血清H-FABP,按照心功能Killip(Ⅰ-Ⅳ)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