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65 篇 期刊文献
  • 7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3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75 篇 医学
    • 921 篇 临床医学
    • 45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55 篇 中西医结合
    • 1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8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4 篇 中医学
    • 16 篇 口腔医学
    • 6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42 篇 理学
    • 135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海洋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68 篇 工学
    • 30 篇 生物工程
    • 2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3 篇 农学
    • 30 篇 作物学
    • 3 篇 畜牧学
  • 20 篇 教育学
    • 19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7 篇 管理学
    • 4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94 篇 大鼠
  • 73 篇 细胞凋亡
  • 55 篇 发热
  • 53 篇 小鼠
  • 52 篇 内毒素
  • 39 篇 凋亡
  • 35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33 篇 甘氨酸
  • 24 篇 高血压
  • 23 篇 一氧化氮
  • 22 篇 家兔
  • 22 篇 基因表达
  • 22 篇 治疗
  • 22 篇 糖尿病
  • 21 篇 肿瘤坏死因子
  • 20 篇 再灌注损伤
  • 20 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20 篇 心肌细胞
  • 20 篇 海马
  • 19 篇 结核分枝杆菌

机构

  • 747 篇 暨南大学
  • 122 篇 青岛大学
  • 121 篇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
  • 76 篇 石河子大学
  • 65 篇 武汉大学
  • 62 篇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 58 篇 山东大学
  • 50 篇 延边大学
  • 46 篇 汕头大学
  • 43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 41 篇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
  • 34 篇 中山大学
  • 30 篇 北京大学
  • 29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27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7 篇 南昌大学
  • 26 篇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
  • 23 篇 青岛市立医院
  • 22 篇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 21 篇 江汉大学

作者

  • 143 篇 陆大祥
  • 125 篇 李楚杰
  • 103 篇 王彦平
  • 97 篇 王华东
  • 85 篇 钟雪云
  • 77 篇 颜亮
  • 76 篇 徐珞
  • 76 篇 戚仁斌
  • 75 篇 胡巢凤
  • 65 篇 付咏梅
  • 61 篇 董军
  • 52 篇 张万江
  • 44 篇 陈运贤
  • 40 篇 章乐
  • 39 篇 欧阳静萍
  • 38 篇 郭菲菲
  • 37 篇 孙向荣
  • 35 篇 吴芳
  • 35 篇 李菁
  • 34 篇 张穗梅

语言

  • 1,737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医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1738 条 记 录,以下是1711-1720 订阅
排序:
内生致冷原作用机制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8年 第2期 89-92页
作者: 李永昕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家兔侧脑内注射纯化内生致冷原(endogenous cryogen,EC)引起直肠温度下降和耳皮肤温度上升,其反应与静脉注射的情况相似,但直肠温度降低更加迅速,所用剂量仅为静脉注射达到同样效应时的1/80。静脉注射EC降温反应过程中,体温下降至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家兔内毒素双相热各期脑脊液和血浆cAMP含量的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8年 第3期 143-145页
作者: 颜亮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本研究用静脉注射内毒素复制家兔双相热模型,观察双相热各期颈动脉血浆和脑脊液cAMP含量的变化及其与体温变化的关系,结果如下:1.内毒素非热限剂量一次静脉注射引起典型双相热。脑脊液cAMP含量在两个热相高峰期相应出现两个上升波,间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限及热限加致热原负荷时脑脊液及血浆中cAMP含量变化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8年 第4期 208-211页
作者: 王晓田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为探讨内毒素(ET)和内生致热原(EP)热限的机制,在家兔静脉注射非热限与热限剂量的EF或EP后及热限加不同致热原负荷时,用竟争性蛋白结合法检测脑脊液和血浆样品中cAMP的含量。结果发现:(1).脑脊液中cAMP含量随EF性发热效应的增强而升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AMP热限及其与致热原热限的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8年 第1期 18-22页
作者: 蔡群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本实验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中枢内cAMP的生成受限可能是致热原性发热时热限的重要成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1)在一定范围内,家兔侧脑注射Db-cAMP(Dibutyryl cyclic AMP,双丁酰环腺苷—磷酸)可以引起依赖于剂量的发热效应,而大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杨酸钠静脉滴注对家兔EP性发热的解热效应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8年 第5期 272-275页
作者: 刘晓莹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发热研究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本研究用新西兰白色家兔50只,观察了不同剂量水杨酸钠(SS)静脉滴注对家兔正常体温及EP性发热的影响。结果表明:SS静脉滴注对家兔正常体温没有影响;不同剂量SS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家兔EP性发热效应,解热程度与SS剂量大小有关。其中,起始量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胰胆返流致胆道结石的实验研究(摘要)
收藏 引用
湛江医学院学报 1988年 第2期 140-141页
作者: 林木生 黄锦旋 李加惠 古建乃 罗继平 周振寰 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外科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院生化科
胆石症病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查清。据报道,国内外均有胰酶性胆管炎病例报告,证实人类有胰胆返流存在。近年有人发现,胰胆返流可致胆道化学性炎症、胆管扩张,胆管癌发生。因胆汁胶态稳定性破坏,推测胆汗中胰酶与胆石形成有关。但胰胆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肺软骨瘤型错构瘤
收藏 引用
癌症 1987年 第1期 76-77+85页
作者: 邓宝和 林继虞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错构瘤是一种非肿瘤性发育异常的肿块,可发生于许多器官和组织。最近我接收一例肺手术标本,病检证实为肺软骨瘤型错构瘤,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6岁,职员,胸闷咳嗽伴少量黄色痰一个多月,因低热及微畏寒感而入院。曾以感冒接受过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内生致冷原对家兔内毒素性发热第二热相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6年 第4期 218-223页
作者: 林格华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为验证内生致冷原(EC)能否影响内毒素(ET)性发热第二热相或热限水平,并确实脑脊液中cAMP水平是否与EC的降温作用有关,作者用90只新西兰兔进行实验。观察:①输注人尿或等量生理盐液对正常家免体温的影响,检测EC效应期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限及热限加致热原负荷时发热效应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6年 第1期 28-31页
作者: 王晓田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为研究内毒素(ET)和内生致热原(EP)热限的形成机制,观察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和EP的发热效应。确定ET及EP的热限剂量后对ET与EP热限的发热水平以及热限加不同致热原负荷时发热水平的变化进行观察比较。实验表明:***热限水平明显高于E...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磷酸腺苷在内生致热原性双相热机制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1986年 第1期 23-27页
作者: 陆大祥 李楚杰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为确定中枢介质是否参与EP性双相热机制的形成,作者用99只家兔分两部分观察:1.不同浓度EP对热型的影响;2.双相热各期CSF及血浆中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不同剂量EP静脉注射后引起不同的热型。说明双相热的产生与EP剂量密切相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