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7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53 篇 文学
    • 12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8 篇 新闻传播学
    • 10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7 篇 法学
    • 25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民族学
  • 17 篇 历史学
    • 17 篇 中国史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7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5 篇 工学
    • 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2 篇 华语
  • 7 篇 海外华语
  • 7 篇 海外华文文学
  • 6 篇 新移民文学
  • 6 篇 新加坡
  • 5 篇 语言规划
  • 5 篇 文本分类
  • 4 篇 华语研究
  • 4 篇 马华文学
  • 4 篇 网络文学
  • 4 篇 华语传承
  • 4 篇 华文文学
  • 4 篇 诗学
  • 4 篇 综述
  • 3 篇 东南亚
  • 3 篇 文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世界华文文学
  • 3 篇 北美
  • 3 篇 语言传承

机构

  • 184 篇 暨南大学
  • 7 篇 广东省作家协会
  • 6 篇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 6 篇 广东教育学院
  • 3 篇 国家语委海外华语...
  • 3 篇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 3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3 篇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
  • 3 篇 华侨大学
  • 2 篇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 2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 篇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
  • 2 篇 惠州学院
  • 2 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 2 篇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
  • 1 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 1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 篇 浙江师范大学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0 篇 郭熙
  • 17 篇 guo xi
  • 16 篇 祝晓宏
  • 14 篇 刘华
  • 13 篇 liu hua
  • 12 篇 刘慧
  • 12 篇 王列耀
  • 10 篇 池雷鸣
  • 10 篇 蒋述卓
  • 10 篇 zhu xiaohong
  • 10 篇 吴奕锜
  • 9 篇 董天策
  • 9 篇 陈涵平
  • 8 篇 liu hui
  • 6 篇 洪治纲
  • 6 篇 陈伟军
  • 5 篇 温明明
  • 5 篇 李计伟
  • 4 篇 龙扬志
  • 4 篇 li jiwei

语言

  • 19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19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文学:记忆的邀约与重构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0年 第1期 56-59页
作者: 洪治纲 暨南大学中文系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既是人类记忆的产物,也是人类记忆的组成部分。一个作家,无论是在搜集材料、进行构思的前期准备阶段,还是在展示想象、虚构和抒情的创作过程中,他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走进记忆,揭开尘封的往事,接受记忆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世纪中国文艺运动的历史阐释-唐小兵教授访谈录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10年 第9期 98-105页
作者: 李凤亮 深圳大学文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唐小兵,1964年生于湖南邵阳,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后赴美留学,1991年获杜克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南加州大学,现为密执安大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文艺运动、中国先锋艺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接续历史的整体之思——浅析叶维廉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31卷 1-8页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叶维廉反思现代文学研究的真知灼见,长期为他在古典美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成就所掩盖。综观叶维廉现代文学研究的思想,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以"历史整体性"的思维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探寻现代文学传统的新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作为方法的“战争”——薛忆沩“战争”小说论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 2015年 第4期 55-61,184页
作者: 陈庆妃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华侨大学文学院
"‘个人’或者说个人忍负的‘普遍人性’是薛忆沩全部作品的共同主题,不管具体的背景是被乔装成爱情还是死亡、现在还是过去、战争还是和平。"1"个人与历史的冲突是我的文学着力探索的一个主题,而战争为我提供了进入这个主题的特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利用语义韵研究改进对外汉语学习词典释义及用例——以“可想而知”为例
收藏 引用
辞书研究 2013年 第6期 27-33,93页
作者: 刘慧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广州510610
文章运用语料库语言学中语义韵的研究方法,以"可想而知"为个案考察对象,对其在语料库中的常见搭配行为、语义韵特征等信息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四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中"可想而之"的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语视角下的中国语言规划
收藏 引用
语文研究 2006年 第1期 13-17页
作者: 郭熙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10
文章认为,不同时代的语言规划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视角,和平崛起中的中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规划,华语视角下的中国语言规划有自己的特点和任务,也有可行性。
来源: 评论
海外华语传播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收藏 引用
语言文字应用 2007年 第1期 44-48页
作者: 郭熙 祝晓宏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10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介绍海外华语传播很有必要,这种必要性的基础在于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华人社会共同语的学习、传播和使用。华语不再为中国所独有,它的各种变体都存在着互动关系。《报告》所做的工作既体现出语言观念的开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京大屠杀”的跨文化叙述与国家形象建构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2年 第4期 184-188页
作者: 陈林侠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南京大屠杀"的跨文化叙述,既是在全球化语境中处理民族国家的政治与文化经验,也是民族国家借助本民族重大历史事件塑造、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契机。关于"南京大屠杀",目前出现了"正史"、"艺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互联网上的思潮激荡与利益诉求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1期33卷 97-101页
作者: 陈伟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社会思潮具有符号或思想观念的特征,它非常容易在凝聚人气、放大舆论的互联网上传播。网络思潮的产生有着各种不同的源头,多重性的交流主体畅所欲言,拒斥统一的思想空间和文化符码。虚拟空间中多样化思潮凝聚的不同意见、态度和倾向,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VB电视新闻机构管理机制及其启示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年 第3期31卷 140-141页
作者: 谢毅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TVB(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简称无线电视)的新闻不仅在香港占有很大优势,2004年之前,它曾经是珠三角地区市民电视新闻类节目的首选,直至今日,也还在该地区保持较高的收视率。应该说,TVB的新闻是一个成功的范本。本文试图从组织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