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0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2 篇 文学
    • 6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9 篇 新闻传播学
    • 8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7 篇 历史学
    • 17 篇 中国史
  • 8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主题

  • 8 篇 海外华文文学
  • 6 篇 新移民文学
  • 5 篇 马华文学
  • 4 篇 网络文学
  • 4 篇 华文文学
  • 4 篇 诗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世界华文文学
  • 3 篇 北美
  • 3 篇 叶维廉
  • 3 篇 文化产业
  • 3 篇 访谈录
  • 3 篇 文艺副刊
  • 3 篇 北美新移民文学
  • 3 篇 综述
  • 2 篇 纳博科夫
  • 2 篇 文学作品
  • 2 篇 知情权
  • 2 篇 叙事策略

机构

  • 121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广东省作家协会
  • 6 篇 广东教育学院
  • 5 篇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
  • 3 篇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 3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3 篇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
  • 3 篇 惠州学院
  • 3 篇 华侨大学
  • 2 篇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 2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 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 2 篇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
  • 2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1 篇 广东省中国文学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
  • 1 篇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
  • 1 篇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
  • 1 篇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作者

  • 17 篇 蒋述卓
  • 14 篇 王列耀
  • 11 篇 吴奕锜
  • 10 篇 池雷鸣
  • 9 篇 董天策
  • 9 篇 陈涵平
  • 6 篇 龙扬志
  • 6 篇 洪治纲
  • 6 篇 郑焕钊
  • 6 篇 颜敏
  • 6 篇 陈伟军
  • 5 篇 闫月珍
  • 5 篇 温明明
  • 4 篇 蒙星宇
  • 4 篇 陈玉珊
  • 3 篇 wu yi-qi
  • 3 篇 白杨
  • 3 篇 李凤亮
  • 3 篇 yan min
  • 3 篇 jiang shuzhuo

语言

  • 1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张贤亮:作者与男主人公——我读《感情的历程》
收藏 引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48卷 56-63页
作者: 夏志清 李凤亮(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 纽约10027 暨南大学中文系 广州510632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张贤亮的创作天赋使其成为20世纪最值得关注的中国作家之一。《感情的历程》是他的带有一定自传性色彩的小说集。在该作中,张贤亮对中西文学经典的广泛涉略和熟稔、对西方音乐和电影的喜爱以及惊人的记忆力,促成了其创造性写作的能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精英姿态的大众写作——北美新移民网络作家少君小说研究(1988-1998)
收藏 引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6期22卷 83-87页
作者: 蒙星宇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北美新移民的华文网络文学写作,在多重边缘的境地中生存并别具特色地繁荣发展。论文以北美新移民作家少君连续十年的《人生自白》百篇网络小说创作为例,研究北美新移民华文网络文学融汇各种因素和影响,最终形成"精英姿态的大众写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华语电影诗学的整体建构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6期 69-75,83页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暨南大学中文系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近30年的华语电影研究存在主体性和审美性的不足。因而,华语电影诗学应坚持以审美为中心,从美学、文化和产业跨学科比较研究的角度对华语电影的独特类型、主题模式、文化传统、身份意识、审美传统、产业模式等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选期刊与当代纯文学的生存和发展
收藏 引用
理论界 2012年 第9期 106-109页
作者: 罗执廷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纯文学(或称"严肃文学")的处境日渐艰难。在原创文学期刊、报纸、图书等传统的纯文学载体不景气或作用不力的同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读者(文摘)》、《青年文摘》这类文选期刊却有较好的市场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艺道合一:宗白华比较诗学的探源之路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 第7期 10-16页
作者: 郑焕钊 暨南大学中文系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宗白华是中国比较诗学史上真正能够博通中西、融汇古今,并做到圆融无碍的少数学者之一。他独辟"散步"之学术灵境,在"以大观小"而又"曲尽幽微"中臻于比较诗学的胜境。首先,他从中西哲学的整体出发,将中西哲学形而上学进行比较,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世纪90年代马华报纸与文学的互动、互塑
收藏 引用
惠州学院学报 2015年 第5期35卷 29-31,103页
作者: 王列耀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6003
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显著特征是文学园地稀少、报纸副刊作用极为重要。华文报纸不仅提供了华文文学的发表园地,也提供了华文文学的生长园地及发展氛围;但马华文学与报纸的真正关系是共谋中的互动,而不是依附之。
来源: 评论
华文行走文学的文化功能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09年 第5期 15-19页
作者: 蒋述卓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华文行走文学是华人走向世界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其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故乡回望与眷念的民族情结;二、地域文化血脉的精神呈现;三、面向世界的跨域比较;四、审美教育与文化知识传播。论文以一系列华文行走文学作家个案为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世界华文文学的学术前沿——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华文文学 2008年 第6期 100-102页
作者: 陈玉珊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第十五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代表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前沿问题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来源: 评论
"异族婚恋"与"后留学"阶段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以曾晓文小说为例
"异族婚恋"与"后留学"阶段的北美新移民文学--以曾晓文小说为例
收藏 引用
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王列耀 李培培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比较曾晓文留学美国创作的长篇小说《白日飘行》与旅加之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夜还年轻》,以及中短篇小说《遣送》、《卡萨布兰卡百合》、《苏格兰短裙和三叶草》等;不难窥见曾晓文“精神”的成长与创作的变化,尤其是她在寻求突破过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唤醒”文本中的历史:张松建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收藏 引用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1年 第1期 42-46页
作者: 白杨 暨南大学文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70后"学者张松建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成果颇丰,并形成了具有历史意识和个性特征的学术风格。他擅长从文化、政治、审美等层面切入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作品论,多侧面地展示内蕴在语言文字中的历史感受与知识者的文化抗争意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