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0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2 篇 文学
    • 6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9 篇 新闻传播学
    • 8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7 篇 历史学
    • 17 篇 中国史
  • 8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主题

  • 8 篇 海外华文文学
  • 6 篇 新移民文学
  • 5 篇 马华文学
  • 4 篇 网络文学
  • 4 篇 华文文学
  • 4 篇 诗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世界华文文学
  • 3 篇 北美
  • 3 篇 叶维廉
  • 3 篇 文化产业
  • 3 篇 访谈录
  • 3 篇 文艺副刊
  • 3 篇 北美新移民文学
  • 3 篇 综述
  • 2 篇 纳博科夫
  • 2 篇 文学作品
  • 2 篇 知情权
  • 2 篇 叙事策略

机构

  • 121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广东省作家协会
  • 6 篇 广东教育学院
  • 5 篇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
  • 3 篇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 3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3 篇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
  • 3 篇 惠州学院
  • 3 篇 华侨大学
  • 2 篇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 2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 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 2 篇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
  • 2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1 篇 广东省中国文学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
  • 1 篇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
  • 1 篇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
  • 1 篇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作者

  • 17 篇 蒋述卓
  • 14 篇 王列耀
  • 11 篇 吴奕锜
  • 10 篇 池雷鸣
  • 9 篇 董天策
  • 9 篇 陈涵平
  • 6 篇 龙扬志
  • 6 篇 洪治纲
  • 6 篇 郑焕钊
  • 6 篇 颜敏
  • 6 篇 陈伟军
  • 5 篇 闫月珍
  • 5 篇 温明明
  • 4 篇 蒙星宇
  • 4 篇 陈玉珊
  • 3 篇 wu yi-qi
  • 3 篇 白杨
  • 3 篇 李凤亮
  • 3 篇 yan min
  • 3 篇 jiang shuzhuo

语言

  • 1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无处发声的中国编剧——以《辛亥革命》剧本与电影比较为核心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 2013年 第2期 68-73页
作者: 陈林侠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一近年来,在电影产业化浪潮中,中国电影的票房屡创新高,无论是总体票房,还是单片票房都是成绩靓丽、不断攀升;另一方面,电影创作却陷入无限的尴尬。数量、种类虽多,但赢得观众称誉的影片越来越少,中国电影所占国内票房的比重下降。在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接续历史的整体之思——浅析叶维廉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31卷 1-8页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叶维廉反思现代文学研究的真知灼见,长期为他在古典美学和比较文学领域的成就所掩盖。综观叶维廉现代文学研究的思想,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以"历史整体性"的思维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探寻现代文学传统的新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传播与价值形塑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13年 第1期 183-193页
作者: 陈伟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研究员广州510632
网络空间结合虚拟实在技术,为社会思潮发生、传播提供了新平台,任何一种思潮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寄居的地盘。虚拟社区中的社会思潮很难被凝固为特定时间及空间中的思想符码,它们随着交流语境、运作策略及传播意图的变化而呈现为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 第12期 193-197,2页
作者: 饶芃子 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海外华文文学是一个世界性和民族性交汇的特殊汉语文学空间,是一种具有跨文化特色的世界性汉语文学现象。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学研究领域,它经历了自己的初创期、拓展期,现在正步入学科建设阶段,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探讨、认识海外华文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1990年代马华文学场域与地志文化散文的兴起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11期36卷 104-110,162页
作者: 陈庆妃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华侨大学文学院 福建泉州362021
马来西亚报纸副刊对90年代马华散文有覆盖性的影响,副刊是马华散文最主要的发表场域,副刊专栏的写作成就了新生代作家的代际崛起。
来源: 评论
蝴蝶研究对纳博科夫小说美学的发生学意义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5期35卷 130-133页
作者: 赵君 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州广东510632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纳博科夫对蝴蝶的痴迷及科学研究活动是其小说美学思想生发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因,即他的科学活动对他的小说美学思想具有发生学意义:对蝴蝶的迷恋与研究培育出纳博科夫独特的"元学精神",并让他发现科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存异与靠拢——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4期30卷 6-10页
作者: 王列耀 池雷鸣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随着时间的流逝,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发生了多元变化;东南亚华文作家的创作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在较具规模的当代转型中,可以发现许多新的气象:土生、土长的华裔作家,以极具冲击力的方式"闪亮登场",形成一种"新人"与&q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纯文学”视野下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目略析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4期29卷 88-92页
作者: 王列耀 颜敏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朝花夕拾》,"专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纯文学观"作为一种整体的传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大众化、经典化及学科化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4期31卷 24-30页
作者: 颜敏 暨南大学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自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作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大众化的参与力量、经典化的介入力量及学科化的主要力量,紧密地锲入了大陆对于"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想象与建构过程之中,成为研究"台港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启蒙视野中的梁启超情感诗学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 2010年 第4期 79-83页
作者: 蒋述卓 郑焕钊 暨南大学中文系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欧游经历促使梁启超对欧洲现代性文明展开反思,并促使他改变早期政治公民的启蒙目标而转向个体的德性人格启蒙,为此他回归传统,在对儒家"尽性主义"与孔子"仁"的阐释中,通过"情感教育"实现个体性与社会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