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20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92 篇 文学
    • 6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9 篇 新闻传播学
    • 8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17 篇 历史学
    • 17 篇 中国史
  • 8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艺术学理论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3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主题

  • 8 篇 海外华文文学
  • 6 篇 新移民文学
  • 5 篇 马华文学
  • 4 篇 网络文学
  • 4 篇 华文文学
  • 4 篇 诗学
  • 3 篇 文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世界华文文学
  • 3 篇 北美
  • 3 篇 叶维廉
  • 3 篇 文化产业
  • 3 篇 文艺副刊
  • 3 篇 北美新移民文学
  • 3 篇 综述
  • 2 篇 纳博科夫
  • 2 篇 文学作品
  • 2 篇 知情权
  • 2 篇 叙事策略
  • 2 篇 陈河

机构

  • 122 篇 暨南大学
  • 8 篇 广东省作家协会
  • 6 篇 广东教育学院
  • 5 篇 海外华文文学与华...
  • 3 篇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 3 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3 篇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
  • 3 篇 惠州学院
  • 3 篇 华侨大学
  • 2 篇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 2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2 篇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 2 篇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
  • 2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1 篇 广东省中国文学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 1 篇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
  • 1 篇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
  • 1 篇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
  • 1 篇 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7 篇 蒋述卓
  • 14 篇 王列耀
  • 11 篇 吴奕锜
  • 10 篇 池雷鸣
  • 9 篇 董天策
  • 9 篇 陈涵平
  • 6 篇 龙扬志
  • 6 篇 洪治纲
  • 6 篇 郑焕钊
  • 6 篇 颜敏
  • 6 篇 陈伟军
  • 5 篇 闫月珍
  • 5 篇 温明明
  • 4 篇 蒙星宇
  • 4 篇 陈玉珊
  • 3 篇 wu yi-qi
  • 3 篇 白杨
  • 3 篇 李凤亮
  • 3 篇 yan min
  • 3 篇 jiang shuzhuo

语言

  • 12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历史化与再出发:由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引发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5年 第1期 20-24页
作者: 白杨 暨南大学文学院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在世界不同区域的华文文学版图中,北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华文文学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作力,欧华文学、大洋洲华文文学和东北亚华文文学突破了以往边缘化的局面,用文学实绩引起研究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汉诗的海外经验——张错教授访谈录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07年 第10期 50-61页
作者: 李凤亮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张错,本名张振翱,广东惠阳人,1943年生。早年自香港九龙华仁英文书院毕业后,于1962年进入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结识王润华、林绿、陈慧桦等人,共同创办《星座》诗刊。1966年大学毕业后回港,次年进入美国犹他州杨百翰大学英文系进修,196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身份的焦虑:论90年代马华文学论争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1期34卷 15-20,162页
作者: 王列耀 龙扬志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马来语文学长期被视为建构马来西亚国家文学的主体,少数族裔文学成为一种边缘化的存在,马华文学的"身份"因此成为新生代作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持续于整个90年代的马华文学论争围绕华文文学的文化属性展开,并涉及重写马华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文学知识谱系及其跨界建构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13年 第8期 153-158,160页
作者: 龙扬志 王列耀 暨南大学中文系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和台湾作为马华文研究的三个重要学术场域,由于立足点不同,造成区隔鲜明又相互冲突的话语体系。以文学研究文学史书写为主要诉求的知识谱系塑造,反映出马华文学在多元政治与文化环境中的复杂性。解决文学史与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三十年代文学景观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11年 第3期 174-179页
作者: 刘东玲 暨南大学中文系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社会经济与文学变化发展的关系,近年来引起学界研究的兴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30年代,是一个继"五四"以后又一个人才辈出、流派纷呈的年代。经济史家认为,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知识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比较视野下的历史书写及其形态——以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9期36卷 95-101,162页
作者: 池雷鸣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当下对于“历史”概念的理解,并非全指历史学视野中的历史,还应涵盖文学、美学语境下的“历史”;根据所涉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的具体文本情境,它具体呈现为三种书写形态,即“文革书写”、家族书写和加华史书写;这三种历史书写形态,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今好莱坞电影的中国元素解读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5期31卷 18-23页
作者: 周文萍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20世纪90年代至今,好莱坞的"中国热"经久不衰,中国故事、演员、功夫等元素成为好莱坞电影的常用因素。这是好莱坞进军中国电影市场的策略,也是伴随当今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加,华人/华裔电影人在好莱坞影响增大的结果。但与此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居残缺与故土召唤——论加拿大新移民华文小说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 2019年 第2期 215-225页
作者: 池雷鸣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拥有"双重经验"的新移民作家,将"新居残缺—故土召唤"的"双向结构"隐匿于小说创作中。在面对面的新居体验之中,新移民开始逐渐在种种"残缺"之中洞察"西方"的真相,但同时这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百年海外华人学者的文学理论与批评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17年 第2期 91-97页
作者: 蒋述卓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海外华人文学的理论与批评起步于清代学者的汉籍外译,经过20世纪前叶的学术拓展与积淀,至20世纪60年代后,已成为中国诗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历程中,海外华人文学的理论与批评由欧洲拓展至北美,形成了地域上的补充。海外华人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6期41卷 1-9页
作者: 颜敏 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
因历史经验、社会制度、区位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大陆和台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区域间的华文文学流播具有跨语境性。对华文文学跨语境传播过程和经验的清理,将敞开文学汇流过程的诸多问题和规律,有利于在世界性视野中重建华文文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