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6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 篇 历史学
    • 11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世界史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法学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3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哲学
    • 2 篇 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理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主题

  • 14 篇 澳门
  • 2 篇 清代
  • 2 篇 古地图
  • 2 篇 传教士
  • 2 篇 香港
  • 2 篇 近代
  • 2 篇 广东
  • 2 篇 葡萄牙
  • 1 篇 耶稣会士
  • 1 篇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 篇 鸦片战争
  • 1 篇 澳门土生族群
  • 1 篇 中文著述
  • 1 篇 海上丝绸之路
  • 1 篇 澳门史
  • 1 篇 熊三拔
  • 1 篇 彩票
  • 1 篇 人口
  • 1 篇 行政运作
  • 1 篇 实地考察

机构

  • 27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广西民族学院
  • 2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澳门理工大学
  • 1 篇 河南大学
  • 1 篇 湖北大学
  • 1 篇 南开大学
  • 1 篇 浙江舟山博物馆

作者

  • 9 篇 汤开建
  • 3 篇 陈才俊
  • 3 篇 赵利峰
  • 3 篇 叶农
  • 2 篇 金国平
  • 2 篇 张照
  • 2 篇 陈益歆
  • 2 篇 郭声波
  • 2 篇 徐杰舜
  • 1 篇 li xianqiang
  • 1 篇 tang kai-jian
  • 1 篇 陈文源
  • 1 篇 李长森
  • 1 篇 杨令侠
  • 1 篇 李贤强
  • 1 篇 赵殿红
  • 1 篇 guo shengbo
  • 1 篇 吴宏岐
  • 1 篇 颜小华
  • 1 篇 原祖杰

语言

  • 2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蔡汝贤《东夷图说》中的葡萄牙及澳门资料
收藏 引用
世界民族 2001年 第6期 59-66页
作者: 汤开建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又作,明蔡汝贤撰.该书分为两卷(图像一卷,图说一卷),成书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关于该书的真伪,余已另文详辩,于此不赘.本文主要介绍该书中所涉及的有关葡萄牙及澳门的资料.
来源: 评论
英国循道公会澳门档案中的早期传教士活动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2004年 第3期 144-152页
作者: 汤开建 张照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510632
本文根据英国循道公会在澳门的信函档案 ,分析条理了英国循道公会传教士们 ,尤其是俾士牧师早期在澳门期间的传教情况、教会内部事务以及当时的传教环境等问题 ,补充了在香港开埠后澳门基督新教活动的新材料 ,同时指出了澳门在循道公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香港图书出版业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启示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 2004年 第9期 106-110页
作者: 陈才俊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香港图书出版业始于 184 3年 ,经历了 2 0世纪 4 0年代、 6 0年代和 80年代的三次重大发展 ,现已成为香港的支柱产业 ,位居世界前列。其历史发展与经营现状 ,可供中国迈向世界出版大国提供借鉴与启示。
来源: 评论
晚清柏塘教案始末
收藏 引用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1期21卷 55-60页
作者: 汤开建 张照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柏塘教案是19世纪下半期在广东地区发生的最重要的民教冲突事件,其爆发的原因是广东人民反洋教情绪的高涨和伸德辉神父的骄横跋扈。清政府在柏塘教案处理过程中,对内残酷打压,对外奴颜婢膝。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政治传教方式虽然在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澳门圣保禄学院与中国西式高等教育的开端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 2003年 第4期24卷 97-102页
作者: 陈才俊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创办于 1 5 94年的澳门圣保禄学院不仅是澳门西式高等教育的肇始 ,而且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所西式大学。它的创办不仅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
来源: 评论
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办及其历史意义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研究 2005年 第8期26卷 84-88页
作者: 陈才俊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创办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医学高等教育的发端。该书院的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考试方法及师资建设等,全面引进近代西方教育体系,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来源: 评论
汤开建《委黎多〈报效始末疏〉笺正》评介
收藏 引用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5年 第9期 29-31页
作者: 陈文源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60132
在澳门史研究中,澳门开埠的导因、开埠初期的社会状态、澳门早期的行政运作以及早期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交涉等问题,一直以来均是中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其中不乏一些涉及大是大非的定性问题,通过研究,学界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也取得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耆英时期的粤澳(中葡)关系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6期22卷 66-72页
作者: 赵利峰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广州 510632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的割让引起粤澳(中葡)关系失衡,是有澳门议事会九请和中葡谈判的出现。就此,该文分析了耆英在粤澳(中葡)交涉中的目的、策略,及其在中外关系变化中的微妙作用,以及对其后粤澳(中葡)关系的影响。
来源: 评论
意大利籍耶稣会士熊三拔及其中文著作考述
收藏 引用
世界宗教研究 2017年 第6期 148-162页
作者: 叶农 陈益歆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
意大利籍耶稣会士熊三拔于1606年来华。在华传教多年,积极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结识诸多中国士大夫,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地了解。在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中,熊三拔是科学传教的先驱者之一。在中国传教约15年,留下了《泰西水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祝淮《新修香山县志》澳门图研究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3期22卷 62-71页
作者: 汤开建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32
清道光时期《新修香山县志》收录六幅与澳门有关的地图,在这六幅图中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澳门史地资料,其中许多澳门地名为这些图首次出现。本文透过对这些地名的研究,可更深一层揭示清代澳门城市历史发展之内涵。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