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9 篇 期刊文献
  • 3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9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4 篇 理学
    • 133 篇 生态学
    • 41 篇 生物学
    • 15 篇 海洋科学
    • 6 篇 地质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化学
  • 105 篇 农学
    • 8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1 篇 作物学
    • 7 篇 水产
    • 2 篇 畜牧学
    • 1 篇 园艺学
    • 1 篇 植物保护
  • 86 篇 工学
    • 33 篇 水利工程
    • 2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9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24 篇 浮游植物
  • 23 篇 群落结构
  • 17 篇 浮游动物
  • 12 篇 沉积物
  • 10 篇 多样性
  • 9 篇 微藻
  • 9 篇 生长
  • 8 篇 生物量
  • 8 篇 拟柱孢藻
  • 7 篇 生物多样性
  • 7 篇 水库
  • 7 篇 总脂
  • 7 篇 枝角类
  • 7 篇 流溪河水库
  • 7 篇 轮虫
  • 6 篇 优势种
  • 6 篇 毒性
  • 6 篇 沉水植物
  • 6 篇 丰度
  • 6 篇 环境因子

机构

  • 297 篇 暨南大学
  • 21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14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2 篇 热带亚热带水生态...
  • 10 篇 广东省水库蓝藻水...
  • 7 篇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
  • 7 篇 广东省水文局广州...
  • 6 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 6 篇 中山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 5 篇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
  • 5 篇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5 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
  • 5 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
  • 5 篇 广东省生态学会
  • 5 篇 广东省水文局
  • 5 篇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
  • 4 篇 广东省中医院
  • 3 篇 华南农业大学
  • 3 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作者

  • 48 篇 韩博平
  • 37 篇 刘正文
  • 28 篇 张成武
  • 25 篇 han boping
  • 25 篇 王朝晖
  • 22 篇 林秋奇
  • 22 篇 高保燕
  • 21 篇 段舜山
  • 19 篇 liu zhengwen
  • 16 篇 肖利娟
  • 16 篇 wang zhao-hui
  • 15 篇 王庆
  • 15 篇 赵建刚
  • 14 篇 杨宇峰
  • 14 篇 雷腊梅
  • 14 篇 彭亮
  • 13 篇 zhang cheng-wu
  • 13 篇 张修峰
  • 12 篇 李爱芬
  • 12 篇 黄罗冬

语言

  • 29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29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十年如一日潜心碳研究 助力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专访暨南大学生态学系副教授刘春
收藏 引用
广东科技 2022年 第7期31卷 38-42页
作者: 刘启强 刘春 不详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刘春博士是暨南大学“绿色通道”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作为基础研究队伍中的青年翘楚,他在生态学领域开展了近10年的基础研究工作,为服务国家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于如何做好基础研究,他基于自身科研实践经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局域与区域过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群落构建的饱和与开放
收藏 引用
水生生物学报 2025年 第1期49卷 29-40页
作者: 韩博平 王璐 刘振元 周婷婷 黄琦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广州510632
自MacArthur和Wilson建立岛屿生物地理学的平衡模型以来,以生物多样性为核心的群落生态学进入了范式转变的阶段,从更为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群落构建这一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核心机制。与经典群落生态学不同,新范式的群落生态学将局域群落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暨南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的办学思考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10年 第6期29卷 582-585页
作者: 李爱芬 许忠能 韩博平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暨南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于2003年依托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创办,2004年开始招生,由生态学系和水生生物研究中心合一单位负责建设.该专业开办7年来,己培养了80名本科毕业生.结合近年来的办学实践,该文对专业建设目标进行了审视与定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暨南大学生态学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
收藏 引用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年 第3期11卷 46-47,131页
作者: 赵建刚 肖林 郭佳 苏虹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生态学专业实验室是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领导下的平台实验室。文中阐述了该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现状,剖析了现存的课程设置和实验室软件建设欠妥、缺乏专人管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成立专门的实验管理机构,建设开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暨南大学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09年 第4期28卷 382-384页
作者: 韦桂峰 胡韧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510632
植物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师的科研特长,对实验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改革研究以2007级生态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暨南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的办学理念与实践
收藏 引用
生态科学 2009年 第4期28卷 379-381页
作者: 李爱芬 乔永民 韩博平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态学系 广州510632
为适应社会需求,暨南大学于2003年依托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开办了生态学本科专业,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该文从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回顾了办学以来的教学实践。
来源: 评论
枝角类功能性状与功能多样性的分析与应用
收藏 引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3卷 1-14页
作者: 黄琦 张亚男 张晓莉 ERIC Zeus Rizo 王璐 刘平 韩博平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230011 维萨亚斯大学生物科学系 伊洛伊洛米高065023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127
基于性状的方法为理解物种分布、解析群落组装和确定群落生态功能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通常以复杂的食物网存在,由于组成群落的物种涉及多个营养级,因此合理选择性状,并将这些性状与对环境的响应和生态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部分饱和垂直流人工湿地抗生素去除性能及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5卷 177-187页
作者: 隋雪晴 左尚武 周磊 张雪琦 王月圆 卢烨彬 杨扬 成水平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环境生态工程研究所上海200092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杭州311122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州510632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 上海200092
为实现生活污水中抗生素的绿色高效去除,选取4种抗生素(磺胺甲噁唑(SMX)、甲氧苄啶(TMP)、土霉素(OTC)和环丙沙星(CIP))为对象,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装置,比较研究在低浓度(3.77~11.5μg·L^(-1))、高浓度(185~350μg·L^(-1)...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亚热带典型河流轮虫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空间与季节变化:以柳江为例
收藏 引用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43卷 15-24,45页
作者: 张亚男 何安尤 刘斐 黄琦 肖林 万凌琳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水生生物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0632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
以柳江为对象,探讨南亚热带典型河流轮虫物种和功能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并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探究了环境的空间异质性、轮虫的物种组成和功能性状组成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柳江这一典型的南亚热带河流中,轮虫多度低但物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食物质量对盔形溞(Daphnia galeata)和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生活史参数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湖泊科学 2019年 第3期31卷 846-852页
作者: 欧玉玲 郭诗元 陈洁萍 林秋奇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510632
枝角类体内氮磷比与生活史策略的选择密切相关,大型枝角类通常体内含磷量高、个体生长快、生殖率高,而小型枝角类体内含磷量低,个体生长相对较慢、生殖率低.由于大型枝角类对磷的需求比较高,我们假设大型枝角类生活史各参数对食物磷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