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 篇 医学
    • 12 篇 中西医结合
    • 1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题

  • 5 篇 本草考证
  • 3 篇 低场核磁共振
  • 2 篇 质构特性
  • 2 篇 两面针
  • 2 篇 桃仁
  • 2 篇 润制
  • 2 篇 艾叶
  • 2 篇 牡丹皮
  • 2 篇 含量测定
  • 2 篇 红脚艾
  • 1 篇 山柰酚-3-o-(2g-α...
  • 1 篇 小黄鱼
  • 1 篇 现代研究
  • 1 篇 槲皮素-3-o-(2g-α...
  • 1 篇 特征图谱
  • 1 篇 芦丁
  • 1 篇 小草蔻
  • 1 篇 干燥
  • 1 篇 红豆杉
  • 1 篇 性状鉴别

机构

  • 13 篇 暨南大学
  • 4 篇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
  • 4 篇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
  • 4 篇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
  • 3 篇 曹晖全国名老中医...
  • 2 篇 暨南大学药学院暨...
  • 2 篇 广东暨晴生物医药...
  • 2 篇 云南省曹晖专家工...
  • 1 篇 暨南大学药学院/暨...
  • 1 篇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
  • 1 篇 广东医科大学
  • 1 篇 保和堂制药有限公...
  • 1 篇 梅州市中大南药发...
  • 1 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1 篇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

作者

  • 16 篇 张英
  • 16 篇 吴孟华
  • 16 篇 曹晖
  • 15 篇 马志国
  • 10 篇 zhang ying
  • 10 篇 cao hui
  • 7 篇 ma zhi-guo
  • 7 篇 wu meng-hua
  • 7 篇 邓静
  • 5 篇 叶丽芳
  • 5 篇 彭杰
  • 4 篇 张睿蕊
  • 3 篇 ma zhiguo
  • 3 篇 deng jing
  • 3 篇 叶梦倩
  • 3 篇 wu ting-fen
  • 3 篇 ye li-fang
  • 3 篇 peng jie
  • 3 篇 wu menghua
  • 3 篇 吴婷芬

语言

  • 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药学院/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HPLC特征图谱结合多模式识别及熵权TOPSIS法的不同基原蒲黄药材质量评价
收藏 引用
中草药 2025年 第4期56卷 1377-1384页
作者: 田芳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暨南大学药学院 广东广州511400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1400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 广东广州511400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建立蒲黄Typhae Pollen的特征图谱分析方法,结合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价2种基原蒲黄质量,采用学模式识别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2种基原蒲黄的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24批蒲黄不同基原药材的特征图谱,采用“中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动力学过程的地黄润制科学内涵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2年 第13期47卷 3511-3518页
作者: 吴梦玫 叶丽芳 彭杰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暨南大学药学院 广东广州511400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1400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 广东广州511400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基于吸水动力学和膨胀动力学,结合水分相态、质构特性、成分含量量表征地黄润制过程。对地黄润制过程的吸水与膨胀动力学进行非线性拟合,采用低场核磁共振与成像技术(LF-NMR/MRI)研究润制过程中水的相态及分布变,采用质构仪研究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面针的本草考证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1年 第20期46卷 5436-5442页
作者: 吴孟华 马志国 张英 叶丽芳 曹晖 暨南大学药学院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王孝涛炮制传承工作室广东分部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两面针入药历史悠久,古今药用部位存在差异,《中国药典》仅用根,本草记载的药用部位还包含茎、叶、果实等。为寻找两面针茎与根可同等入药的历史依据,该文对两面针历代本草与地方志记载的正名与异名、品种、药用部位、生境、产地、加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菊花本草考证
收藏 引用
中成药 2022年 第6期44卷 1912-1917页
作者: 叶梦倩 邓静 彭杰 张睿蕊 吴孟华 马志国 曹晖 张英 暨南大学药学院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珠海519090
菊花名称繁多,在宋代及之前,以“鞠、蘜、蓻”等字记载,自《大宋重修广韵》转抄之误始,广泛应用“菊”字代替“鞠、蘜、蓻”等字,且菊花的名称各有深意,内涵丰富。随着产地种植环境差异及其采收加工方式的不同,形成怀菊、滁菊、杭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钱白花蛇的考证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3年 第22期48卷 6234-6248页
作者: 吴婷芬 邓静 王溪 刘红琼 滕云霞 马志国 吴孟华 黄炜忠 曹晖 张英 暨南大学药学院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516133
金钱白花蛇是中医临床应用的贵细动物类药材,现代文献一般认为其始载于民国时期(1936年)出版的广东地方炮制专书《饮片新参》。该文通过查阅历代典籍、地方志,并结合历版《中国药典》、各地炮制规范及现代科学研究报道,对金钱白花蛇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桃仁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成药 2023年 第11期45卷 3713-3717页
作者: 邓静 叶梦倩 彭杰 吴孟华 马志国 张睿蕊 曹晖 张英 暨南大学药学院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珠海519090
中药桃仁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桃核承气汤、身痛逐瘀汤以及桃红四物汤中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查阅本草典籍和现代文献,本文对桃仁历代加工与炮制方法进行系统考证,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梳理。桃仁最初为带皮阴干入药,至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桃仁药性与应用的古今比较
收藏 引用
中药 2023年 第4期46卷 1034-1042页
作者: 邓静 颜丹娜 吴孟华 马志国 张睿蕊 曹晖 张英 暨南大学药学院/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珠海519090
桃仁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桃核承气汤、身痛逐瘀汤及桃红四物汤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应用之广可见一斑。通过系统梳理历代本草典籍与现代文献,本文从桃仁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证候禁忌等方面进行古今比较。现代普遍认为桃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主要药效成分统计的两面针最佳采收期与合理药用部位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 第11期49卷 2889-2896页
作者: 蒙兰花 马庆 贡保草 姚英 刘信丹 马志国 曹晖 张英 吴孟华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11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528051
通过分析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月份、不同部位的两面针栽培品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变规律,并与野生品比较,确定两面针的最佳采收期和合理药用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Kinetex C_(18)(4.6 mm×100 mm,2.6μm),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GC-MS和学计量学的岭南红脚艾与传统艾叶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23年 第23期48卷 6334-6346页
作者: 邓静 吴婷芬 钟楚楚 马志国 曹晖 林泽斌 张英 吴孟华 暨南大学药学院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32 曹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广东广州510632 云南省曹晖专家工作站 云南昆明655211 广东暨晴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康养资源分中心 广东惠州516081
艾叶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岭南红脚艾基原南艾蒿与艾同为菊科蒿属艾组植物,为岭南民间艾叶的地方习用品。该研究运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对27批岭南红脚艾及13批传统艾叶样品挥发油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二者挥发性成分种类的异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和物性分析技术的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收藏 引用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23年 第2期44卷 203-210页
作者: 陈丽霞 叶丽芳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暨南大学药学院 广东广州511400 暨南大学岭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 广东广州511400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岭南资源分中心 广东广州511400 广东省中医药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目的:量表征牡丹皮饮片干燥过程的水分、物性变,为阐明牡丹皮饮片干燥机制、优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牡丹皮饮片干燥特性曲线,研究其干燥动力学特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及其成像技术(LF-NMR/MRI)和物性分析技术,分别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