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3 篇 期刊文献
  • 67 篇 会议
  • 1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32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8 篇 工学
    • 90 篇 土木工程
    • 88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77 篇 建筑学
    • 5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3 篇 机械工程
    • 2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4 篇 水利工程
    • 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光学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6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电气工程
  • 44 篇 理学
    • 15 篇 数学
    • 11 篇 物理学
    • 6 篇 化学
    • 5 篇 地球物理学
  • 10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4 篇 法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篇 政治学
  • 3 篇 历史学
    • 3 篇 考古学
    • 3 篇 中国史
  • 1 篇 农学
  • 1 篇 艺术学

主题

  • 16 篇 损伤检测
  • 15 篇 损伤识别
  • 11 篇 结构健康监测
  • 10 篇 结构损伤识别
  • 8 篇 移动荷载识别
  • 7 篇 力学性能
  • 6 篇 超声导波
  • 6 篇 管道
  • 6 篇 复合材料
  • 6 篇 时域法
  • 5 篇 内聚力模型
  • 5 篇 刚度退化
  • 5 篇 少量传感器
  • 5 篇 桥梁
  • 5 篇 接触效应
  • 5 篇 模态参数
  • 5 篇 数值模拟
  • 5 篇 偏最小二乘法
  • 5 篇 动力特性
  • 5 篇 有限元

机构

  • 306 篇 暨南大学
  • 11 篇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
  • 10 篇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
  • 7 篇 广州大学
  • 7 篇 东莞理工学院
  • 6 篇 绍兴文理学院
  • 6 篇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
  • 6 篇 广东省高等学校光...
  • 5 篇 广东工业大学
  • 4 篇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
  • 4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4 篇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
  • 4 篇 三峡大学
  • 4 篇 华南理工大学
  • 4 篇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
  • 4 篇 中山大学
  • 3 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 3 篇 广东省绿色建材与...
  • 3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3 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作者

  • 35 篇 余岭
  • 31 篇 袁鸿
  • 30 篇 马宏伟
  • 25 篇 欧阳东
  • 20 篇 yu ling
  • 17 篇 yuan hong
  • 17 篇 刘人怀
  • 17 篇 赵卫
  • 16 篇 ouyang dong
  • 15 篇 王璠
  • 15 篇 聂振华
  • 12 篇 鲁刘磊
  • 12 篇 陈晓平
  • 12 篇 薛江红
  • 11 篇 wang fan
  • 11 篇 朱军华
  • 11 篇 陈长缨
  • 10 篇 易承波
  • 10 篇 陈静芬
  • 10 篇 宁博

语言

  • 32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21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松质骨吸能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医用生物力学 2011年 第6期26卷 514-520页
作者: 何一帆 王璠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教育部“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2
目的对不同位置、具有不同受力特性的4种松质骨细观模型进行吸能特性分析。方法使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在单向冲击荷载下4种模型的吸能特性。结果根据各个模型的比吸能值,发现棱柱形细观结构模型为理想的吸能模型。为全面了解棱柱形细观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桥梁移动荷载识别及其PCGM预优矩阵选取
收藏 引用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年 第7期43卷 1293-1296,1306页
作者: 陈震 余岭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7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基于时域法(TDM)求解思路,结合桥梁移动荷载特点,采用预处理共轭梯度法(PCGM)由梁的弯矩响应、加速度响应及其响应组合来识别桥梁移动荷载,重点比较在方程组不适定以及测量响应受噪声影响情况下不同预优矩阵对识别精度的影响,从而得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预处理最小二乘QR分解法识别桥梁移动荷载的优化分析及试验研究
收藏 引用
振动工程学报 2018年 第4期31卷 545-552页
作者: 陈震 王震 余岭 邵文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河南郑州450045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基于时域内移动荷载识别理论,针对逆问题求解存在的典型不适定性问题,提出采用预处理最小二乘QR分解法(PLSQR)识别桥梁移动荷载。两轴时变移动荷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奇异值分解求逆的时域法(TDM)相比,由PLSQR方法识别移动荷载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低周循环弯曲金属梁强度弱化至破坏的模拟
收藏 引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 第1期51卷 9-15页
作者: 肖衡 李紫韬 詹林 王思宇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浙江杭州310013
基于全程耗散新弹塑性模型,给出金属梁高低周弯曲疲劳破坏的全程统一模拟结果.在不涉及通常引入的损伤变量及特设失效判据的基础上,直接表征金属梁在循环弯曲过程中弯曲强度全程渐变弱化直至丧失的复杂行为.在考虑金属材料从强化到软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对称铺设复合材料层合板非线性后屈曲分析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 2023年 第4期40卷 778-787页
作者: 张雅倩 刘轶轩 吴泳芙 金福松 薛江红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2
基于层合板壳理论,考虑反对称铺设层合板的拉弯耦合效应和后屈曲过程中的非线性几何变形,推导了由应力函数和挠度表示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后屈曲控制方程。引入无量纲参数对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进行无量纲化,以消除材料参数及几何尺寸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软基体混合胞孔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多次冲击性能
收藏 引用
爆炸与冲击 2022年 第6期42卷 60-68页
作者: 陈松 习会峰 黄世清 王博伟 王小刚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佛山软谷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528000
为了探索具有优异吸能性能的软基体混合胞孔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该类材料在多次冲击下的冲击响应和材料的可恢复性,对一种软基体混合胞孔材料—人工软骨仿生超材料(artificial cartilage foam,ACF)进行了不同速度下的单轴拉伸和压缩实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各向异性半空间中浅埋孔洞对地表反平面运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地震学报 2015年 第4期37卷 617-628,711页
作者: 陈志刚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中国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广州510632
本文采用复变函数方法研究了稳态水平剪切波(SH波)在各向异性弹性半空间中任意形状孔洞上的散射及其对地面运动的影响.在变换空间中构造出自动满足各向异性半空间水平表面上应力为零的散射波函数,并根据孔洞表面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交各向异性半圆形沉积谷对SH波的散射
收藏 引用
地震工程工程振动 2016年 第2期36卷 68-74页
作者: 陈志刚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广东广州510632 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2
采用波函数展开法给出了具有圆柱型正交各向异性半圆形沉积谷地形对SH波散射的解答,研究了入射波特性和沉积谷的各向异性对地面运动的影响。稳态SH波入射时,在圆柱型正交各向异性沉积谷中波函数的径向函数满足非整数阶的Bessel方程。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Volterra级数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振动响应非线性特征和损伤识别
收藏 引用
计算力学学报 2024年
作者: 李雪艳 赖煜山 刘恩 刘荣林 赵卫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当结构发生损伤时有可能引发结构的非线性振动,所以进行非线性识别可以检测结构损伤。而Volterra级数可以为非线性振动分析提供简明的分析模型,可以分离振动响应的线性和非线性成分,从而建立起更灵敏的非线性特征指标。在识别Volter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混合模式分层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收藏 引用
应用力学学报 2023年 第3期40卷 545-557页
作者: 刘志明 陈静芬 毛欢 陈君昱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32
本研究建立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混合模式弯曲破坏试件有限元模型,采用内聚力模型和黏结单元模拟复合材料界面层的力学行为,对现有复合材料层合板混合模式分层破坏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与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吻合良好。根据已建立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