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A测量骨密度(BMD)是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是BMD只能解释60%~80%的骨强度,除BMD外还有众多其他骨骼特征与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相关。且可以通过先进的影像技术获得这些骨骼特征。但是与传统的DXA相比较,这些技术的费用较高且获取不易。因此,在标准DXA测量基础和临床风险因素上,发展能够提升骨折预测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来满足临床实践要求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为此,骨小梁评分(trabecular bone score),一个从腰椎DXA图像衍生而来的灰阶结构指数被研究出来。ISCD专题工作组的目的是复习相关证据并提出如何在临床工作中使用TBS的建议。在临床中应用TBS来进行骨折风险评估、指导治疗、治疗监测和使用,以及在关于更高骨折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使用TBS被一一列出。我们通过专家组对工作组的建议和证据进行了仔细的评审后推出了此官方立场。
目的从定量角度初步探讨正常人肺实质肺循环及体循环的血流构成比情况,并比较正常不同区域灌注参数的差异,进一步探讨320排低剂量CT肺灌注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搜集胸片发现"可疑肺结节"、怀疑肿瘤肺转移或者食管癌患者需行胸部CT增强扫描者,最终将20例正常资料纳入研究。采用320排CT(Aquilion One,日本东芝医疗器械公司)进行肺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电压80 k V,电流70 m A,采用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后处理用最大斜率法数学模型,对容积数据用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生成4条时间-密度曲线,并记录各个曲线达峰时间;分析得到肺实质伪彩色血流灌注图像,分别显示肺动脉血流量(PA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AF)及灌注指数[PI,PI=PAF/(PAF+BAF)];然后分别从重力方向(腹侧、中间、背侧)和非重力方向(上部、中间、下部)评价,各个区域均选择连续3个层面的图像进行测值,分别获得每个区域的平均灌注参数(PAF、BAF、PI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常组肺实质重力与非重力方向各个区域肺灌注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每位受检者总的辐射剂量为4.02 m Sv。正常肺实质组灌注参数PAF在重力方向腹侧、中间、背侧分别为(123.2±32.9)ml·min^(-1)·100ml^(-1)、(137.1±33.6)ml·min^(-1)·100ml^(-1)、(158.5±38.7)ml·min^(-1)·100ml^(-1);PAF在重力方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9,P<0.001),但BAF、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重力方向上部、中间、下部PAF、BAF、PI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各个参数仅下部与上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20排低剂量CT灌注成像技术能从定量角度评估肺实质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流构成比情况。正常肺实质主要由肺循环肺动脉供血,大约为98.76%,体循环支气管动脉供血所占比例较小,PAF、BAF均受重力及血流分布影响。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