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青春期与睡眠的生理变化有关,且不同地区的青少年睡眠时间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青少年睡眠时间少、学习压力大,容易遭受失眠的困扰,进而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目的系统梳理中国青少年失眠的评估工具和影响因素,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10月开展,系统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5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3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12~18岁中国青少年失眠的有关文章,并提取文章中的作者、发表年份、地区、研究类型、样本量、评估工具、患病率和影响因素信息。结果通过检索数据库获得文献1440篇,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9篇,包括英文文献34篇、中文文献5篇,共涉及23项研究,样本量为62~33692,研究类型以横截面研究为主(15项)。23项研究共使用8种失眠评估工具;1项研究提供了失眠的客观测量数据;3项研究涉及量表本土化评估或开发;共检验了5种自评工具并提供了信效度数据,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50~0.83,2周后重测信度为0.40~0.8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85。中国青少年失眠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样,包括人口学因素(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遗传、身体健康状况等)、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及行为因素(运动、吸烟等)。结论中国青少年失眠评估工具种类多样且影响因素复杂,目前对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不足,失眠的客观测量数据匮乏,失眠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尚未明确,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显微内镜下减压术(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1月UBE与MED治疗LSS的所有研究。获取文献的作...
详细信息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显微内镜下减压术(M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1月UBE与MED治疗LSS的所有研究。获取文献的作者、发表年份、研究设计、受试者特征、样本大小、手术方案、年龄、性别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残疾指数(ODI)。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早期、末次随访时的腰部、下肢VAS评分、ODI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其中6篇为英文文献,1篇为中文文献;2篇为随机对照研究,5篇为病例对照研究。UBE组纳入251例患者,显微镜组纳入224例患者。相较于MED组,UBE组住院时间更短(MD=-2.28,95%CI:-3.42~-1.14,P<0.001),术后早期腰痛VAS评分更低(MD=-0.80,95%CI:-1.44~-0.1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腰部VAS评分,术前、术后早期和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ODI、硬脑膜扩张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MED,UBE治疗LSS术后早期腰痛缓解及住院时间更佳,但在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