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1 篇 期刊文献
  • 40 篇 会议
  • 7 件 标准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4 篇 工学
    • 51 篇 城乡规划学
    • 43 篇 建筑学
    • 9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5 篇 土木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 篇 公安技术
  • 54 篇 管理学
    • 4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6 篇 经济学
    • 1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理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地理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4 篇 农学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公安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10 篇 杭州
  • 8 篇 杭州市
  • 7 篇 城市规划
  • 4 篇 城市建设
  • 3 篇 空间分布
  • 3 篇 空间规划
  • 3 篇 保护利用
  • 3 篇 风景园林
  • 3 篇 城镇化
  • 3 篇 空间规划体系
  • 3 篇 研究
  • 2 篇 多规合一
  • 2 篇 精准治理
  • 2 篇 瞬时极限游人容量
  • 2 篇 用途管制
  • 2 篇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 2 篇 创新策略
  • 2 篇 保护与利用
  • 2 篇 住房改革
  • 2 篇 保护

机构

  • 64 篇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
  • 28 篇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
  • 16 篇 同济大学
  • 13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12 篇 杭州市城市规划编...
  • 8 篇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杭州市规划局之江...
  • 7 篇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
  • 6 篇 杭州市规划局
  • 6 篇 杭州市综合交通研...
  • 6 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5 篇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
  • 5 篇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
  • 4 篇 东南大学
  • 4 篇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 4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4 篇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

作者

  • 20 篇 杨毅栋
  • 12 篇 潘蓉
  • 7 篇 郭大军
  • 7 篇 华芳
  • 7 篇 李荔
  • 7 篇 江佳遥
  • 5 篇 江凯达
  • 5 篇 应联行
  • 5 篇 郭崇文
  • 5 篇 汤海孺
  • 5 篇 洪田芬
  • 4 篇 刘奇志
  • 4 篇 倪彬
  • 4 篇 谢晖
  • 4 篇 吕剑
  • 3 篇 王富海
  • 3 篇 yang yidong
  • 3 篇 王珏
  • 3 篇 孙凯旋
  • 3 篇 朱筱

语言

  • 1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中心"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嘉兴西南三县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5年 第4期44卷 1393-1408页
作者: 干靓 朱佩露 杨颖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200092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92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杭州31001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规划研究院 上海200092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定量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助于掌握碳汇资源本底、识别碳汇重要空间、制定固碳增汇策略。本文以浙江嘉兴西南三县为例,综合碳储量和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双要素进行碳汇能力评价,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楼宇经济空间发展体系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10年 第1期34卷 52-58页
作者: 洪田芬 杨毅栋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楼宇经济的发展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被形象地比喻为都里的"垂直印钞机"。但目前国内城市楼宇经济的发展自发成分较大,并存在类型单一、配套设施不足、区域恶性竞争等问题。本文涉足楼宇经济这一空间规划全新领域,旨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老城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导则编制探索——以杭州老城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13年 第6期37卷 89-96页
作者: 华芳 王沈玉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针对老城区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样性要求、城市更新改造中历史信息的遗失、现行规划编制体系对老城保护管理的缺失等实际问题,在"规划设计导则"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体系构架与规划编制管理结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立与大都区建设管理相协调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体系——以杭州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汇刊 2002年 第6期 17-22,79页
作者: 冯雨峰 吴为 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与一般城市区相比 ,大都区的地域空间结构具有比较明显的特殊性 ,原有的城市规划体制与大都区已经不相适应。本文以杭州市为例 ,探讨了建立与大都规划建设管理相协调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体系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
来源: 评论
杭州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调查
收藏 引用
城市问题 2014年 第2期 70-74页
作者: 李钧 应联行 王珏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规划编制中心
人们在享受经济高速发展成果的同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其内容及形式也呈现多元化与多样化的特征。根据对杭州市区公共文化设施进行的广泛调研和考察走访的成果,系统分析了杭州公共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的现状信息及公众需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杭州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及发展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规划 2012年 第9期28卷 84-88页
作者: 潘蓉 杨毅栋 贺俏毅 江佳遥 葛蔓蔓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中心
商业空间的发展演变与城市化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交通方式变革及相关政策导向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在总结杭州商业空间发展现状和布局特征的基础上,剖析影响其商业空间布局的重大因素,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交通方式、资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镇风貌管控的制度化路径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20年 第3期44卷 57-64页
作者: 吕斌 陈天 匡晓明 吕晓宁 史怀昱 彭瑶玲 黄文柳 张卫华 吴晓雷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中心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青岛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人民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的。城镇风貌是城镇特色的最主要体现之一,是城镇的软实力,传承和塑造城镇特色风貌是惠及广大民的民生工程,是改善人居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以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城市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利用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 2013年 第4期37卷 81-85页
作者: 刘晓东 杨毅栋 舒渊 王学雄 江凯达 徐雁飞 杭州市规划局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杭州市规划局建筑管理处 杭州市规划局用地处
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转型时期,随着城区"退二进三"的快速推进,传统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规划管理中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规范和保障工业遗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成为紧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杭州西湖后申遗时代的保护与管理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 2011年 第9期27卷 39-42页
作者: 杨小茹 华芳 黄文柳 吕剑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研究室
西湖申遗成功,标志着杭州进入了后申遗时代。保护西湖是我们的永恒主题。面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城湖空间关系影响、景区开发建设、旅游和交通等方面的压力,西湖后申遗时代我们准备好了吗?从管理"国家公园"向管理"世界公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排水地下管线探测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工业水处理 2005年 第11期25卷 72-74页
作者: 王春华 张希 杭州市市政设施监管中心 浙江杭州310003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杭州310003
杭州市在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作中,利用排水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对政河道污染源进行调查,探测成果以数据库形式体现,建立起数字化的管网图件,同时配合截污纳管工作的实际需要,形成河道污染源数据库,成功地将数字管网技术应用到政、环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