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68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05 篇 农学
    • 213 篇 林学
    • 39 篇 园艺学
    • 3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6 篇 作物学
    • 5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畜牧学
    • 4 篇 草学
  • 178 篇 理学
    • 122 篇 生物学
    • 63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109 篇 工学
    • 91 篇 林业工程
    • 5 篇 生物工程
    • 4 篇 农业工程
    • 4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8 篇 医学
    • 5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临床医学
  • 5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21 篇 杨树
  • 20 篇 遗传多样性
  • 19 篇 核桃
  • 18 篇 良种
  • 15 篇 楸树
  • 13 篇 杉木
  • 13 篇 遗传变异
  • 12 篇 沙棘
  • 11 篇 无性系
  • 10 篇 美洲黑杨
  • 9 篇 平欧杂种榛
  • 9 篇 基因表达
  • 8 篇 光合特性
  • 8 篇 表型性状
  • 8 篇 ssr
  • 8 篇 日本落叶松
  • 8 篇 选育
  • 8 篇 亲缘关系
  • 8 篇 生长
  • 7 篇 生物量

机构

  • 10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4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27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21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1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3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2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0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9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8 篇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
  • 8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 51 篇 王军辉
  • 40 篇 张建国
  • 36 篇 苏晓华
  • 31 篇 段爱国
  • 27 篇 wang jun-hui
  • 26 篇 胡建军
  • 25 篇 丁昌俊
  • 25 篇 麻文俊
  • 24 篇 卢孟柱
  • 24 篇 裴东
  • 23 篇 王贵禧
  • 22 篇 马庆华
  • 21 篇 黄秦军
  • 21 篇 张俊佩
  • 20 篇 张冰玉
  • 19 篇 su xiaohua
  • 19 篇 杨桂娟
  • 17 篇 ma wen-jun
  • 17 篇 zhang jian-guo
  • 17 篇 郑勇奇

语言

  • 38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380 条 记 录,以下是301-310 订阅
排序: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林业科技通讯 2020年 第2期 3-6页
作者: 胡小燕 段爱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我国是世界人工林第一大国,人工林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作用。但我国森林类型复杂,地域广阔,使得碳储量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存在差异。为了更精确地估算森林植被和土壤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固碳能力,阅读和学习大量有关人工林碳储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西宁市沙棘产业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林业科技通讯 2019年 第3期 3-7页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对青海省西宁市沙棘资源分布、资源培育及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西宁市沙棘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西宁市沙棘产业市场前景进行了探讨,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宁市沙棘产业发展策略。
来源: 评论
胡杨CB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7年 第2期15卷 492-500页
作者: 贾会霞 李建波 孙佩 李开花 胡建军 卢孟柱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210037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新疆玛纳斯县林业局 玛纳斯832200
CBF(C-repeat binding factor)基因家族是AP2转录因子家族的一类成员,在植物抵御低温胁迫与提高抗寒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胡杨CBF基因家族的特性,本研究在胡杨基因组水平上共搜索到8个PeuCBFs成员,分布于6条scaffolds上,其中Peu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过量表达菊花DmDREBa基因提高转化烟草耐低温能力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16年 第5期36卷 721-729页
作者: 杨艳芳 武剑 朱凯 刘黎卿 陈发棣 喻德跃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5 福建省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公共实验室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361009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系 南京210095
各种环境因素,如干旱、高盐、激素和低/高温等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DREB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非生物胁迫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菊花DmD REBa基因导入烟草中并进行了耐低温能力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树miR393对FBL基因家族成员调控作用的鉴定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 第5期40卷 146-153页
作者: 唐芳 楚立威 贺学娇 舒文波 卢孟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南京210037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园艺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70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与林业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目的】揭示ptc-miR393对杨树FBL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剪切调控作用。【方法】首先将杨树FBL基因家族成员与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代表物种拟南芥、水稻和小立碗藓的FB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再对杨树FBL家族成员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菊花DmDREBa/b基因提高转基因烟草耐逆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6年 第11期14卷 3063-3072页
作者: 武剑 杨艳芳 王慧 朱凯 刘黎卿 陈发棣 喻德跃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福建省植物生理生化重点公共实验室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厦门361009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系 南京210095
研究组前期从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中克隆得到两个DREB同源基因-Dm DREBa/b,发现两者都受到低温诱导。为了进一步探究该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将Dm DREBa/b分别导入烟草,并对这两个基因进行了耐逆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杨树良种‘创新杨’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6年 第3期52卷 130-130页
作者: 李开花 胡建军 新疆玛纳斯县林业局 玛纳斯832200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100091
‘创新杨’是通过人工控制授粉选育而成,雄株,为美洲黑杨种内杂种,其母本为南抗杨,父本为帝国杨。9年生平均胸径19.9 cm,平均树高18.0 m,单株材积0.206 4 m^3,比对照‘中林2025杨’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22.0%。树冠长卵形,干形通直,冠幅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果无刺沙棘良种‘楚伊’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6年 第11期52卷 172-172页
作者: 崔令军 段爱国 张建国 罗红梅 单金友 李健雄 何彩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磴口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磴口01520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 绥棱152200
‘楚伊’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优良沙棘品种,属蒙古沙棘亚种,无刺或少刺,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3 kg以上,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可达6 000 kg·hm^(-2),区域化测定结果表明适宜于我国高纬度推广种植。
来源: 评论
大鲵野生种群可持续开发及保护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化石 2019年 第3期28卷 62-65页
作者: 彭霄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作为动物界的'活化石',最为众人熟知的莫过于国宝大熊猫,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800多万年了。还有一个物种历史更为久远,那就是早在约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就已广泛分布于低纬度地区,并生存至今的两栖动物活化石——大鲵(Andri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果沙棘良种‘橙色’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6年 第9期52卷 157-157页
作者: 段爱国 崔令军 张建国 罗红梅 单金友 何彩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磴口沙漠林业实验中心 磴口015200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浆果研究所 绥棱152200
‘橙色’是从俄罗斯引进的优良沙棘品种,属蒙古沙棘亚种,区域化测定结果表明适宜于我国高纬度推广种植,无刺或少刺,果实橙红色,果实VC含量高达177.04 mg·(100g)^(-1),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3 kg,单位面积产量达5 000 kg·hm^(-2)。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