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17 篇 期刊文献
  • 17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1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9 篇 法学
    • 10 篇 政治学
    • 8 篇 社会学
    • 7 篇 法学
    • 3 篇 民族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 篇 理学
    • 7 篇 地质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生态学
  • 19 篇 工学
    • 7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建筑学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管理学
    • 15 篇 公共管理
  • 18 篇 农学
    • 12 篇 兽医学
    • 3 篇 畜牧学
  • 13 篇 医学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10 篇 经济学
    • 8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10 篇 文学
    • 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10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4 篇 世界史
    • 2 篇 考古学
  • 8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3 篇 艺术学

主题

  • 6 篇 德国
  • 4 篇 中国
  • 3 篇 厌氧菌
  • 3 篇 牙形石
  • 3 篇 饲料价格
  • 3 篇 笔石
  • 3 篇 灵芝
  • 3 篇 欧盟
  • 3 篇 魏氏梭菌
  • 3 篇 创伤
  • 2 篇 兽医师
  • 2 篇 海外
  • 2 篇 教育变革
  • 2 篇 土地承包经营权
  • 2 篇 需氧菌
  • 2 篇 气候变化
  • 2 篇 欧洲
  • 2 篇 城市设计
  • 2 篇 空气微生物
  • 2 篇 表演

机构

  • 74 篇 柏林自由大学
  • 52 篇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 6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5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4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3 篇 多特蒙德大学
  • 3 篇 南京大学
  • 3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 2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2 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
  • 2 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
  • 2 篇 海南大学
  • 2 篇 国家食用菌工程技...
  • 2 篇 泰安市中心医院
  • 2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2 篇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作者

  • 7 篇 唐燕
  • 6 篇 柴同杰
  • 6 篇 张劲松
  • 5 篇 唐庆九
  • 5 篇 hafez mohamed ha...
  • 4 篇 张培君
  • 4 篇 王传尚
  • 4 篇 唐传红
  • 4 篇 冯娜
  • 4 篇 wolfgangmueller
  • 4 篇 张绍学
  • 4 篇 金枫梁
  • 3 篇 樊华
  • 3 篇 李政涛
  • 3 篇 周帅
  • 3 篇 wolfgang mueller
  • 3 篇 li zhengtao
  • 3 篇 王天健
  • 3 篇 wang tianjian
  • 3 篇 汪啸风

语言

  • 134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李105井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笔石生物地层研究
收藏 引用
地球学报 2025年 第2期46卷 273-282页
作者: 王传尚 胡勇 Jörg MALETZ 危凯 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23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北武汉430100 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研究所 德国柏林D-12247
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李105井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的笔石化石的研究,划分出两个笔石生物带,即Nemagraptus gracilis带和Cilmacograptus bicornis带,其时限为桑比期。根据乌拉力克组的沉积学特征,结合最新的岩相古地理研究进展,认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欧洲人的中国妇女观:从马可·波罗到今天
收藏 引用
妇女研究论丛 2000年 第1期 7-10页
作者: 罗梅君 杨立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ifferent descriptions of Chinese women given by Europeans in various periods since the 13 th century, and elaborates how they extended and deepened this topic in subjectmatter and scope.
来源: 评论
从王安石变法到文人引兰入画:“兰画题”的艺术史发生学探赜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3年 第2期 10-16页
作者: 展倩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 德国柏林14169
在王安石变法引发的新旧党争中,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北宋中晚期文人群体与屈原相似的政治际遇,引发其对屈原的深入共情和高度关注。基于此,以苏轼为核心的政治和艺术共同体也将屈原讴歌的兰——这一象征着屈原遗世独立精神的审美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人的民族性与孔子的典范人格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 2010年 第1期 225-240页
作者: 简涛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德国柏林14195
本文将前人关于中国人的民族性的论述归纳为12个方面,然后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今天中国人的眼光评判昨日中国人的性格,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以探求当代民族性的演变。关于民族性的形成,"文化与人格"理论认为儿童养育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多重结构:基于环境社会学两大范式的解析
收藏 引用
学习与探索 2020年 第2期 36-42页
作者: 李全鹏 温轩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长春130012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柏林14195
环境社会学针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包括两个基本范式,在“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范式中,能够看到村民生活世界中生活垃圾对村落自然生态产生危害的同时,农业种植、身心健康及人生规划等生活的多个层面也在承受着负面影响。在“环境问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创伤之后如何启蒙?——中国成长小说的后文革叙述
收藏 引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2期 113-120页
作者: 沈宏芬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自19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成长小说兴起了从后文革视角来书写文革期间成长经验的趋势。这个新的视角揭示了文革经验下个体成长的一个突出特征:失败的成长。这种失败的表现方式就是个体在时间上遭遇青春期的延曳,在空间上成为零余人。同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儒家道德权利与政治权利要义
收藏 引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 第4期 110-117页
作者: 单江东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研究所
作为社会身份和政治资格的人权在儒家"孔仁孟义"的思想体系中被表达为"內圣外王"之道,其在"修齐治平"的实现程序之中又以"公私之辨"和"义利之辨"标志出政治伦理原则和"以德限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亚投行的社会风险管理:中国特色还是国际特色?
收藏 引用
世界社会科学 2018年 第6期 151-153页
作者: 柯兰君 苏珊娜·普莱斯 王丽娜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
《中国政治学刊》(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s)在线版2018年5月刊载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柯兰君(Bettina Gransow)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苏珊娜·普莱斯(Susanna Price)合撰的《亚投行的社会风险管理: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卫礼贤的中国学术网络和汉学研究——从殖民特权到平等地位
收藏 引用
德国研究 2015年 第3期30卷 106-113+128页
作者: 罗梅君 张传泉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卫礼贤的中国学术网络和汉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青岛时期(1899-1920年)、北京时期(1922-1924年)、法兰克福时期(1924-1930年)。在工作关系中,卫礼贤的地位由殖民特权走向相对平等。卫礼贤与长期以来受到歧视的中国学人建立了丰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球背景下社会学领域的中国研究和中国的社会学——共享的知识与不同的研究视角
收藏 引用
中国研究 2021年 第1期 3-18,330-331页
作者: 柯兰君 高晓雪 谢静 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
社会学领域的中国研究通常被认为是西方社会科学/区域研究的一部分,而中国的社会学则属于中国的社会科学。两者的共同点是面向中国正在发生的快速社会变革提供的丰富的社会问题和挑战,以中国社会为研究重点。此外,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