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7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8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3 篇 农学
    • 71 篇 林学
    • 5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9 篇 植物保护
    • 3 篇 园艺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 篇 草学
  • 56 篇 工学
    • 43 篇 林业工程
    • 6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建筑学
    • 2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8 篇 理学
    • 40 篇 生态学
    • 7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8 篇 医学
    • 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中西医结合
  • 6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3 篇 物种多样性
  • 9 篇 川中丘陵区
  • 7 篇 干旱河谷
  • 7 篇 生物多样性
  • 7 篇 人工柏木林
  • 6 篇 川西亚高山
  • 6 篇 植被恢复
  • 5 篇 海拔
  • 5 篇 川西北
  • 5 篇 人工林
  • 4 篇 气候变化
  • 4 篇 层次分析法
  • 4 篇 四川省
  • 4 篇 楠木
  • 4 篇 岷江柏
  • 4 篇 新记录
  • 4 篇 天然次生林
  • 4 篇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
  • 4 篇 岷江冷杉
  • 4 篇 若尔盖

机构

  • 107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19 篇 森林和湿地生态恢...
  • 19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15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14 篇 四川卧龙森林生态...
  • 13 篇 森林和湿地生态恢...
  • 10 篇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
  • 10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9 篇 成都理工大学
  • 8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8 篇 西华师范大学
  • 7 篇 绵阳师范学院
  • 7 篇 四川大学
  • 7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6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6 篇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
  • 6 篇 四川省林业工作总...
  • 6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4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4 篇 阿坝州林业和草原...

作者

  • 31 篇 冯秋红
  • 23 篇 刘兴良
  • 19 篇 慕长龙
  • 19 篇 陈俊华
  • 19 篇 马文宝
  • 18 篇 蔡蕾
  • 18 篇 潘红丽
  • 17 篇 邓东周
  • 16 篇 陈炙
  • 16 篇 谢天资
  • 16 篇 李旭华
  • 16 篇 黄振
  • 14 篇 谢川
  • 14 篇 吴世磊
  • 14 篇 鄢武先
  • 13 篇 贺维
  • 13 篇 陈德朝
  • 12 篇 贺丽
  • 12 篇 杨育林
  • 11 篇 刘一丁

语言

  • 187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森林与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地榆丛芽高效诱导及植株再生
收藏 引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23年 第2期59卷 404-412页
作者: 陈炙 宋丹 黄振 丁婷 李佳蔓 曹昆彬 左燕平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81
为建立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高效再生技术体系,以地榆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腋芽诱导、芽丛增殖、芽苗生长、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1.5mg·L^(-1)6-苄基腺嘌呤(6-BA)+0.5 mg...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间伐对西亚高山云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 第1期35卷 169-176页
作者: 井艳丽 李旭华 张袁 张馨月 刘美 冯秋红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81 绵阳师范学院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绵阳621000
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分,但长期间伐如何影响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特征尚不清楚。本研究分析了未疏伐(对照,4950株·hm^(-2))和间伐(1160株·hm^(-2))14年的云杉人工林表层(0~10 cm)和下层(20~30 cm)土壤理化性质、微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凋落叶输入量对西亚高山不同密度云杉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4年 第10期43卷 2967-2978页
作者: 李慧超 潘红丽 冯秋红 马文宝 邓东周 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 四川卧龙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四川汶川623006
凋落叶输入量变化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生化特性影响土壤酶活性以及其化学计量比。然而,凋落叶输入量变化对不同密度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程度是否一致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西亚高山高、低两种密度云杉人工林土壤为对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23年 第10期59卷 32-40页
作者: 陈涤非 王明玉 司莉青 赵凤君 李威 李伟克 舒立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国家林草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84
【目的】研究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四川省雷击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001—2021年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雷击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使用多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Biome-BGC模型的若尔盖不同沙地类型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4年 第6期43卷 1833-1840页
作者: 张晨凤 贺丽 董廷发 邓东周 刘俊雁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南充637009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81
若尔盖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同时也是我国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区域,然而目前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该地区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情况还不清楚。本文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了2007—2021年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若尔盖地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檗不同树龄矿质元素含量及其与根际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 第3期44卷 90-99页
作者: 孙志鹏 罗建勋 王刚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8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四川成都611800
【目的】探究黄檗不同树龄各部位和根际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以及矿质元素和土壤因子相关性,以期为黄檗幼龄林营养诊断、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黄檗1~3年生苗木为试材,对不同部位(叶、当年生枝和根)和根际土壤中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丘陵区火棘生物量模型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西北林学学报 2025年 第2期40卷 84-92,102页
作者: 陈俊华 刘一丁 刘威君 唐艺家 慕长龙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与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81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四川绵阳621006
植物的生物量是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的体现,研究植物的C、N、P含量及C/N、C/P、N/P的关系,能够反映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研究国家“双碳”目标下植物的固碳增汇机制。本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典型灌木-火棘作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湖北花楸种胚离体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种子 2023年 第5期42卷 133-139,156,F0003页
作者: 刘良梦 赵桃娟 黄振 刘欣 丁婷 陈炙 左燕平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81
为建立湖北花楸组培快速繁育技术体系,以湖北花楸种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胚萌发、茎段增殖和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北花楸种胚在MS+0.5 mg/L 6-BA+0.05 mg/L IBA+30 g/L蔗糖+7 g/L卡拉胶中萌发并正常生长,平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林龄对黄柏林下植物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5年 第1期43卷 184-192页
作者: 王刚 武华卫 贾晨 孙志鹏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610081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成都611130
【目的】探究不同林龄黄柏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为黄柏林培育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同林龄(2、5、8和12 a)黄柏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物物种组成,测定黄柏根际、非根际土壤pH和养分含量,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围封方式初期西北高寒草甸的群落结构和稳定性
收藏 引用
草业科学 2022年 第2期39卷 268-277页
作者: 贺丽 黄超 陈德朝 邓东周 鄢武先 吴世磊 李红霖 刘玉平 张利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81
为探讨西北高寒草甸的适宜管理措施,本研究以禁牧、限牧(生长季禁牧+非生长季放牧)、草畜平衡管理下的高寒草甸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以围栏外的退化草地为对照。采用野外调查与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围封方式初期西北高寒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