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性行为促进10 mm以内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临床效果,为此提供相应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检索并纳入了知网、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WOS)及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2023...
详细信息
目的:系统评价性行为促进10 mm以内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临床效果,为此提供相应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本研究检索并纳入了知网、万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WOS)及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2023年5月31日前有关性行为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文献,提取排石率、排石时间及日需止疼药物剂次等数据,应用ADDIS 1.16.8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应用STATA 16.0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共416名患者。患者结石直径均在10 mm以下,其被分为常规治疗组、性行为组(3~4次/周性行为)及坦索罗辛组。两两对比结果表明,性行为组排石率、排石时间及日需止疼剂次优于常规治疗组;性行为组排石率高于坦索罗辛组,但其排石时间及日需止疼剂次与坦索罗辛组无明显差异。敏感性分析提示,排石时间及日需止疼剂次(性行为组vs常规治疗组)分析结果稳健。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模型一致性及收敛性良好,常规治疗组排石率明显低于性行为组及坦索罗辛组,性行为组排石率明显高于坦索罗辛组;常规治疗组日需止疼药物剂次明显高于性行为组。排石率、排石时间及日需止疼药物剂次等级排序结果皆提示:性行为组>坦索罗辛组>常规治疗组。结论:对于输尿管下段10 mm以内结石而言,3~4次/周性行为可促进其排出,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