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07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3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94 篇 医学
    • 634 篇 临床医学
    • 3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3 篇 中西医结合
    • 1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4 篇 中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59 篇 工学
    • 4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生物工程
  • 18 篇 理学
    • 15 篇 生物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127 篇 心房颤动
  • 97 篇 心血管病学
  • 70 篇 心血管疾病
  • 62 篇 心肌梗死
  • 60 篇 综述
  • 40 篇 自主神经系统
  • 37 篇 心律失常
  • 36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33 篇 心力衰竭
  • 28 篇 冠心病
  • 24 篇 心肌纤维化
  • 22 篇 炎症
  • 20 篇 高血压
  • 20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7 篇 氧化应激
  • 15 篇 心肌肥厚
  • 15 篇 细胞凋亡
  • 14 篇 交感神经
  • 14 篇 生物起搏
  • 13 篇 自主神经

机构

  • 711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79 篇 武汉大学
  • 58 篇 心血管病湖北省重...
  • 6 篇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
  • 3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3 篇 武汉市第四医院
  • 3 篇 武汉市第一医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
  • 2 篇 湖北省武汉市
  • 2 篇 长江航运总医院
  • 2 篇 福建省立医院
  • 2 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
  • 2 篇 湖北省心血管病重...
  • 2 篇 福建省心血管病重...
  • 2 篇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
  • 2 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2 篇 山西省运城市同德...
  • 2 篇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作者

  • 130 篇 江洪
  • 129 篇 黄从新
  • 82 篇 黄鹤
  • 60 篇 杨波
  • 58 篇 唐其柱
  • 57 篇 蒋学俊
  • 54 篇 赵庆彦
  • 47 篇 唐艳红
  • 42 篇 王晞
  • 41 篇 余锂镭
  • 40 篇 石少波
  • 39 篇 刘育
  • 38 篇 夏豪
  • 36 篇 王梦龙
  • 29 篇 万军
  • 27 篇 包明威
  • 27 篇 易欣
  • 25 篇 向晋涛
  • 25 篇 孔彬
  • 24 篇 冯高科

语言

  • 73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重点实验室"
731 条 记 录,以下是641-650 订阅
排序:
Pin1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
收藏 引用
广西医学 2017年 第4期39卷 504-507页
作者: 吴限 陈素琴 李莎 郭芙蓉 黎明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市430060
目的探讨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方法 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实验组(17只),其中实验组腹腔注射ISO,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用药21 d,最终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巨噬细胞在心肌梗死中的双重角色
收藏 引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 第6期9卷 758-760页
作者: 李晶 夏豪 杨洋 张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武汉430060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武汉430060 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60
巨噬细胞,最早由科学家Metchnikoff发现[1],以其吞噬能力为特点,几乎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有组织器官中。巨噬细胞是一类功能可塑性极强的细胞,不仅有组织器官特异性,且在同一组织中也存在多种表型、结构各异的巨噬细胞亚群[2,3]。急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益母草碱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导报 2017年 第2期23卷 78-81页
作者: 朱红玲 袁明杰 徐林 魏芳 李晓艳 蒋学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60
对益母草碱在体内外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认为益母草碱对缺血心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益母草碱能明显恢复心肌梗死大鼠的左收缩、舒张压,降低水肿和肺淤血,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并在细胞层面显著提高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40年回顾及展望
收藏 引用
广西医学 2017年 第9期39卷 1398-1402页
作者: 冯高科 易欣 陈晶晶 陈玺宇 蒋学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武汉市430060
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以其安全性、微创性、简单化的特点成为冠状动脉治疗发展的重点。从1977年第一次进行的冠心球囊扩张治疗开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至今已过40年。40年间,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方法日新月异,其中经历了4次主要的革命性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心血管中的调节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 第5期15卷 402-405页
作者: 张友京 赵庆彦 湖北省武汉市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0
目前,基础及临床试验研究均已证实,炎性反应与心血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2],抑制炎症反应可改善心肌的电重构、结构重构,逆转心肌损伤,改善高血压、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等疾的预后.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 anti-in...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左心耳封堵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17年 第1期23卷 37-40页
作者: 高虹 杨波 叶距亨 吴佳逢 周阳泱 梁海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湖北省心血管病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60 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目的 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与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0例,记录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 第8期15卷 739-743页
作者: 陈素琴 黎明江 吴限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430060
目的 评价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VIP、CBD数据库中比较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型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 第7期15卷 577-581页
作者: 陈玺宇 蒋学俊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病湖北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武汉市43006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越来越多.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的终末期,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心力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在全球的发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全世界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全世界超过2300万患者.依据左心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黄芪多糖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细胞损伤、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 第24期23卷 3338-3341页
作者: 芦新 杨波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血管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43200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过程中细胞损伤、线粒体途径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株,并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缺氧复氧组(H/R组)、黄芪多糖组(APS组),H/R组进行缺氧复氧处理,APS组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的同时给予黄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LR4在理性心脏重构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心脏杂志 2017年 第4期29卷 487-490页
作者: 彭建业 黄鹤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湖北武汉430060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60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430060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跨膜受体家族,在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都发挥关键作用。TLR4是最早被发现的TLR,能识别脂多糖和器官损伤后释放的内源性配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