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50 篇 期刊文献
  • 10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26 篇 农学
    • 73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90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35 篇 工学
    • 368 篇 农业工程
    • 308 篇 水利工程
    • 144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9 篇 理学
    • 315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医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6 篇 黄土高原
  • 62 篇 土壤水分
  • 46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7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1 篇 土壤
  • 30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生物量

机构

  • 1,504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3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2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20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宁夏大学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302 篇 余新晓
  • 119 篇 朱清科
  • 102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7 篇 丁国栋
  • 74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60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吴斌
  • 45 篇 朱金兆
  • 43 篇 张宇清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魏天兴

语言

  • 1,7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1751 条 记 录,以下是361-370 订阅
排序:
山西中油松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年 第2期28卷 81-85页
作者: 迟璐 王百田 曹晓阳 王宁 王文静 王瑞军 杨浩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083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十三陵林场 102200
以山西中油松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测算乔木、灌木、草本及凋落物的生物量,钻取并分析0~100cm土层土样150份,最后依据相关方程,得出各层次及生态系统的含碳率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植被含碳率变于42.88%~48.39%,凋落物含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石砾参数对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影响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4年 第4期46卷 589-598页
作者: 张英虎 牛健植 李娇 韩旖旎 杜晓晴 陈上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9
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一直是土壤学研究的热点,溶质运移理论主要应用于地下水污染、污染物运移、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等方面。溶质主要通过优先流和基质流进行运移,影响溶质运移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土壤结构、质地、水力传导率、体积质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温度和粒径分布对贝壳砂土壤水分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学报 2014年 第6期28卷 268-272,288页
作者: 朱丽平 夏江宝 赵自国 高源 赵艳云 李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滨州学院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滨州256603
为阐明贝壳砂及其粒径组成对温度的响应规律,探讨贝壳砂的土壤蓄持水分能力,在30℃和50℃条件下,测定分析原生境贝壳砂及其不同粒径贝壳砂土壤水分随温度的动态变。结果表明:2种模拟温度下,贝壳砂涵蓄水分的潜能和失水率均低于潮土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沙埋和水分对3种灌草植物种子萌发及出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4年 第4期12卷 106-111页
作者: 肖萌 丁国栋 汪晓峰 贺宇 李家国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选取柠条、紫花苜蓿和披碱草3种沙区常见灌草植物进行大田盆栽实验,研究种子在不同沙埋深度和供水条件下的萌发及出苗特性.结果表明:1)柠条和紫花苜蓿种子主要在2.5 ~5.0 mm供水量条件下出苗,柠条种子的最大出苗率为59.00%±7.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对乔木生长特征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4年 第1期22卷 69-79页
作者: 赵维军 张岩 朱清科 李萍 姚文俊 马欢 卜耀军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榆林学院 陕西榆林719000
近自然植被恢复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为了使人工整地等近自然植被恢复方法更为科学,选取陕北吴起县0.12km2的阴坡和0.06km2的阳坡作为研究区,利用相关分析与方差分析等方法比较黄土坡面缓台、陡坎、切沟和塌陷微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IDA的RC框架二层次延性关系
收藏 引用
建筑科学 2014年 第9期30卷 27-30,122页
作者: 邱永存 周建中 吴康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00037
为考查强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延性与局延性的内在关系,设计了1榀6层3跨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OpenSees平台,选取2条地震波作增量动力分析(IDA).分别考查了IDA基底剪力-顶点位移能力曲线的屈服点与极限点所对应的框架各杆端截面曲率延性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有机复合栽培基质对小麦施肥效应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4年 第3期30卷 78-84页
作者: 胡亚利 孙向阳 龚小强 田赟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提高农林废弃物的再利用率,减少农作物栽培对施肥的依赖,以农林废弃物堆肥发酵基质为栽培基质,通过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对冬小麦生长进行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肥以及肥相比,有机复合栽培基质对小麦增长促进作用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水北调北京段PCCP工程植被恢复效果
收藏 引用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4年 第3期12卷 69-72页
作者: 曹云生 高国军 陈丽华 杨苑君 李长暄 及金楠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100142
以南水北调北京段PCCP管线工程的植被恢复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PCCP管线工程特点及其穿越地区的环境特点,通过野外调查与内分析方法,对不同植被恢复措施的植被配置模式以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对土壤及植物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4期32卷 376-381页
作者: 魏婷婷 胡振琪 曹远博 李星宇 袁玉敏 林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目的】对毛乌素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当年和沉陷一年后的裂缝区和采空区的土壤理性质和植物生长生理指标随时间的变进行分析研究,为矿区生态的自我修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样地调查和内元素含量分析,并利用ANOVA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黔东南典型林分碳储量及其分布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5期36卷 54-61页
作者: 王伊琨 赵云 马智杰 戴群莉 廖雪菲 吕志远 王高敏 查同刚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贵州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选取贵州黔东南地区3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外业调查和内测定,研究常绿阔叶次生林、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的碳储量差异及在乔木层、林下层和土壤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常绿阔叶次生林、马尾松和柏木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分别为4...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