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50 篇 期刊文献
  • 10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7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326 篇 农学
    • 73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590 篇 林学
    • 34 篇 作物学
    • 28 篇 园艺学
    • 16 篇 畜牧学
    • 15 篇 草学
  • 735 篇 工学
    • 368 篇 农业工程
    • 308 篇 水利工程
    • 144 篇 林业工程
    • 5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9 篇 城乡规划学
    • 27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2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9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4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3 篇 土木工程
    • 12 篇 建筑学
    • 11 篇 矿业工程
    • 1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89 篇 理学
    • 315 篇 生态学
    • 40 篇 大气科学
    • 23 篇 生物学
    • 12 篇 地理学
  • 64 篇 管理学
    • 38 篇 公共管理
    • 1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2 篇 经济学
    • 7 篇 应用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医学
  • 5 篇 艺术学
  • 3 篇 法学

主题

  • 76 篇 黄土高原
  • 62 篇 土壤水分
  • 46 篇 黄土区
  • 44 篇 水土保持
  • 41 篇 蒸腾速率
  • 40 篇 枯落物
  • 37 篇 北京山区
  • 37 篇 土地利用
  • 34 篇 土壤含水量
  • 33 篇 晋西黄土区
  • 31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1 篇 物种多样性
  • 31 篇 土壤
  • 30 篇 黄土丘陵沟壑区
  • 29 篇 退耕还林
  • 27 篇 土壤养分
  • 27 篇 土壤侵蚀
  • 27 篇 缙云山
  • 26 篇 植被恢复
  • 25 篇 生物量

机构

  • 1,504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159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80 篇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 33 篇 内蒙古农业大学
  • 32 篇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
  • 21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20 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
  • 17 篇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
  • 17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5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 1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14 篇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
  • 13 篇 宁夏大学
  • 13 篇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
  • 13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2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
  • 1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2 篇 沃德兰特生态环境...
  • 11 篇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

作者

  • 302 篇 余新晓
  • 119 篇 朱清科
  • 102 篇 高甲荣
  • 92 篇 陈丽华
  • 87 篇 丁国栋
  • 74 篇 张志强
  • 66 篇 赵廷宁
  • 63 篇 王玉杰
  • 60 篇 王云琦
  • 58 篇 贾国栋
  • 58 篇 毕华兴
  • 57 篇 张克斌
  • 51 篇 王百田
  • 47 篇 孙向阳
  • 45 篇 鲁绍伟
  • 45 篇 吴斌
  • 45 篇 朱金兆
  • 43 篇 张宇清
  • 42 篇 王冬梅
  • 42 篇 魏天兴

语言

  • 1,7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1751 条 记 录,以下是431-440 订阅
排序:
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分异特征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2期41卷 102-106页
作者: 常存 朱清科 张岩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分析了不同沟壑区动力效应模型(DEM)地形数据,揭示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地貌地形分布特征以及不同立地类型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沟壑区阴坡阳坡面积比例在不同坡度的分布特征各不相同。高原沟壑区两个坡向都呈左偏态分布,丘陵沟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箱培养下6种乔灌木扦插初期的生长适应性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4期41卷 5-9页
作者: 钱斌天 高甲荣 王越 顾岚 高宇婷 陈琼 教育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为了解北京地区6种常见乔灌木在扦插初期对水环境的适应性及生长初期根系的空间分布,以便于筛选适用于河流生态修复的土壤生物工程植物材料。采用水箱培养的方式,研究了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Moench)、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青海高寒区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3年 第5期33卷 1-5页
作者: 陈超 贺康宁 邹阳 王世雷 曹广月 徐特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以青海省大通县宝库林场5种典型人工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储量为34.69~67.84t/hm2,大小为落叶松林〉云杉落叶松混交林〉云杉林〉白桦林〉云杉白桦混交林。枯落物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西太岳山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密度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8期41卷 32-35页
作者: 迟璐 王百田 曹晓阳 王宁 王文静 聂森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
基于样地调查与内分析,运用清查平均生物量法和林木相对生长模型,研究了山西太岳山林区两种森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层含碳率变范围为4.24~6.07 ***-1,土壤层含碳率变范围为5.31~50.0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西中7种地衣的解剖结构及学性质
收藏 引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第9期41卷 94-97页
作者: 迟璐 王百田 曹晓阳 王瑞军 王宁 曹远博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10008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
对采自山西中7种地衣标本,从形态学、解剖学及学方面进行综合观察研究,利用薄层层析法(TCL)对地衣的学成分进行检测,并根据观察及检测结果对地衣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种地衣的基本结构具有相似性,均为异层型地衣,由上皮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聚合物类保水剂对山杏水肥利用效应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水土保持通报 2013年 第5期33卷 280-284页
作者: 王文静 王百田 吕钊 王明玉 张文源 舒鑫 刘金壮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10008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研究了不同用量保水剂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叶水势、根氮磷钾及生物量(地上分生物量、地下分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叶水势受到不同程度促进,且促进程度随保水剂用量增大而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溶质优先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灌溉排水学报 2013年 第3期32卷 33-38,53页
作者: 张英虎 牛健植 汪西林 韩旖旎 谭晶平 杜晓晴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土壤溶质优先迁移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详细分析了土壤内普遍存在的水分运动——优先迁移现象,系统综述了土壤结构和质地、土壤初始含水率、林木根系、石砾、降雨强度、灌溉模式等影响因素。最后简要总结和探讨了溶质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δ13C值的北京山区典型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收藏 引用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年 第4期21卷 593-599页
作者: 余新晓 杨芝歌 白艳婧 李轶涛 黄枝英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江西省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院 江西赣西336000
北京山区长年干旱缺水,研究北京山区典型树种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特征对于筛选抗旱造林树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北京山区典型树种(侧柏、油松、刺槐、栓皮栎)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特征,本文基于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测算出4个树种的水分利用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确定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 第14期29卷 245-255,F0003,F0004页
作者: 王希 王秀茹 薛剑 王红雷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北京100035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北京100094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及模式确定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分。该文针对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复杂状况,采用实地调查数据与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行政村为单元,介绍了一种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3种典型立地荆条种群及种间分布的空间点格局
收藏 引用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年 第2期30卷 226-233页
作者: 张金瑞 高甲荣 崔强 杨麒麟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明确荆条Vitex negundo ***群落种群及种间特征,以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对3种典型立地的荆条及种间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荆条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为随机分布,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立地分尺度下为集群分布;在99%的置信区间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